:::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古典戲曲文體論
作者:鄭柏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o-Y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子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文體詩學曲學體式源流結構曲論戲劇戲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
本論文以古典曲論為對象,通過既有之中國古典文體論所揭示的議題與內涵為詮釋視域,將隱含於各曲論中的文體論知識予以系統化。由於文體論述零散於各曲論中,因此必須另行提出一套論述模式,來統攝相關之論點。由是,本文擇以「名實論」、「結構論」、「源流論」與「體式論」等四者為綱目,進行「中國古典戲曲文體論」之建構。「名實論」探討戲曲文體名號的能指與所指,「結構論」探討戲曲文體構成要素之內涵,「源流論」探討戲曲文學史建構方法、史觀及價值觀念,「體式論」則探討總體藝術形相及典範建構。
此四論具體論點的獲得,乃經由曲論廣泛閱讀,進而掌握其相關論述加以概念化,並置入系統化架構,所以文獻資料的選擇「立意抽樣」,提舉較具代表性之條目,做為證成論點之用。推論過程主要運用分析、歸納、分類、綜合與比較等「一般方法」,以之取得論述的有效性、一致性與系統性。又由於本論文以「文體論」的角度來研究戲曲,且經由曲論及相關資料的閱讀,發現戲曲的文體意識雖然已經成形,但無論是名號、結構、源流或體式都蘊含著古典詩學意識。因此本論文有兩個基本假定,做為資料採擇、文獻分析、論點推展的基礎,其一為「以中國古典之文體論述及其相關研究成果做為理解預設」,將《文心雕龍》以降的文體批評傳統及既有的研究成果做為閱讀理解的基礎,以之析離出曲論中與文體相關的論述,然後再通過分析、分類、歸納、綜合、比較,將散落於各曲論之文體論述加以系統化。其二為「曲論須置於古典詩學脈絡系統下進行理解」,如此一來將可更清楚呈現出戲曲文體論在中國古典文學批評中之地位與承變關係,也能更彰明曲論之深層義涵。
none
引用資料

編錄說明:
①「引用資料」為總列本論文曾以隨頁注引用之文獻資料。
②「引用資料」排序分為「古籍」與「現代學術論著」兩大類,
③「古籍」下依朝代先後為次,同一朝代下則依作者姓氏筆畫簡繁排序。
④「現代學術論著」下分「專書」、「單篇論文」、「學位論文」等三項,均依作者姓氏筆畫簡繁排序。
⑤「專書」為已出版之單行成冊之學術論著。此外,同一作者之單篇論文另行集結成書者、已出版之學位論文皆歸於此。
⑥「單篇論文」包含「期刊論文」、「專書論文」、「會議論文」,唯若作者將個人單篇論文集結成書者,則如⑤所言,歸入「專書」中,僅於隨頁注中說明其篇名及原載出處之版本項。

一、古籍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宋)王灼,《碧雞漫志》,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宋)張鎡,《仕學規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3集,冊2)。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姚同壽,《樂郊私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寶顏堂秘笈第1函)。
(元)夏庭芝,《青樓集》,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高明著,錢南揚校注,李殿魁補校注,《琵琶記》(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元)燕南芝庵,《唱論》,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元)鍾嗣成,《錄鬼簿》,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王世貞,《曲藻》,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王驥德,《曲律》,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朱權,《太和正音譜》,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何良俊,《曲論》,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呂天成,《曲品》,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李開先,《中麓閒居集》,收於《李開先全集》上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
(明)李開先,《詞謔》,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沈寵綏,《絃索辨訛》,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胡文煥,《新刻群音類選》第4冊,收於《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據明萬曆間文會堂輯刻「格致叢書」之一種影印)。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明)凌濛初,《譚曲雜劄》,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徐復祚《曲論》,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徐渭,《南詞敘錄》,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張琦,《衡曲麈譚》,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葉子奇,《草木子》(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頁83。
(明)賈仲明,《錄鬼簿續編》,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明)魏良輔,《曲律》,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支豐宜,《曲目新編》,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毛先舒,《南曲入聲客問》,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王德暉、徐沅澂,《顧誤錄》,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平步青,《小棲霞說稗》,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李調元,《雨村曲話》,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姚燮,《今樂考證》,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0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徐大椿,《樂府傳聲》,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徐慶卿輯,(清)鈕少雅訂,《南曲九宮正始》,收於《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清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高奕,《新傳奇品》,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梁廷枏,《曲話》,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笠閣漁翁,《笠閣批評舊戲目》,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焦循,《劇說》,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黃文暘,《重訂曲海總目》,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黃周星,《製曲枝語》,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黃圖珌,《看山閣閒筆》,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黃旛綽,《梨園原》,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楊恩壽,《詞餘叢話》,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楊恩壽,《續詞餘叢話》,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劉熙載,《藝概》,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9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清)錢謙益撰,(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唐宋元編(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上冊(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隋樹森輯,《全元散曲》第1冊(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二、現代學術論著
(一)專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任訥等,《元曲研究》乙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朱棟霖、王文英,《戲劇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
朱榮智,《元代文學批評之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艾治平,《婉約詞的流變》(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收於《吳梅講詞曲》(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吳毓華,《戲曲美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呂效平,《戲曲本質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第15版)。new window
汪涌豪,《中國文學批評範疇及體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俞為民,《曲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俞為民、孫蓉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
柯秀沈,《元雜劇的劇場藝術》(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胡忌,《宋金雜劇考》(上海:古典文學社,1957年)。
徐子方,《明雜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6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張庚,《戲曲藝術論》(臺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上冊(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張清徽,《明清傳奇導論》(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年)。new window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8年,24版)。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陳建華,《元雜劇批評史論》(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傅謹,《戲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曾永義,〈元雜劇體製規律的淵源與形成〉,收於《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new window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曾永義,《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曾永義,《戲曲與歌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童慶炳,《文體與文體的創造》(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楊曉靄,《宋代聲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葉長海,《曲律與曲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葉長海,《戲劇——發生與生態》(北縣:駱駝出版社,1990年)。
鄔昆如編,尤煌傑等著,《哲學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山林,《詩詞曲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趙建新等,《曲學初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文峰,《戲曲史志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劉世生、朱瑞青編著:《文體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禎,《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蔡孟珍,《曲學探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1945∼2001)》(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北縣:志一出版社,1995年)。
盧元駿,《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0年)。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謝柏梁,《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修訂1版)。new window
羅錦堂,《錦堂論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羅麗容,《曲學概要》(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羅麗容,《清人戲曲序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羅麗容,《戲曲面面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曲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龔鵬程,《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原著,聖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s)註,孫振清譯,《亞里斯多德形上學註》上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二)單篇論文
1.期刊論文
李延賀,〈王世貞及其反對者:關於晚明戲曲批評範式的建立〉,收於《中華戲曲》第24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沈堯,〈戲曲的文學性〉,收於《戲曲研究》第2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0年)。
俞為民,〈祁彪佳兩「品」中的戲曲理論〉,收於《中華戲曲》第20輯(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夏寫時,〈論湯顯祖的創作歷程和理論追求〉,收於《戲曲研究》第23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
孫崇濤,〈關於南戲與傳奇的界說——致徐扶明先生〉,收於《戲曲研究》第29期(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張新建,〈王驥德與徐渭〉,收於《戲曲研究》第20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
陸林,〈試論周德清為代表的元人戲曲語言聲律論〉,收於《戲曲研究》第45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
鄭柏彥,〈論「韓孟詩派」在文學史論述中的建構方法及其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14期(2009.01)。new window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收於《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8.09)。new window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收於《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new window
2.專書論文
吳承學,〈辨體與破體〉,收於羅宗強編,《古典文學理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會議論文
胡壯麟、劉世生,〈文體學研究在中國的進展〉,收於《文體學研究在中國的進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二屆文體學研討會論文集)。
顏崑陽,〈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收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會議論文集》(2004)。

(三)學位論文
侯淑娟,《明代戲曲本色論》,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06)。
鄭柏彥,《元雜劇敘事研究》,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