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初期(1945-1960)台灣報人類型比較研究—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作者:邱家宜
作者(外文):Eve Chiu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賴鼎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感知結構、選擇性傳統、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Zeng Xu-baiLei ZhenLee Wan-juWu Cho-liuselective traditionstructure of feel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8
解嚴以來,國家認同的分歧一直是台灣社會內部緊張的最大來源,新聞媒體的立場在統獨議題上隔空對陣、壁壘分明,欲探究這個現象,必須回到戰後台灣的歷史過程中去尋找原因。本論文選擇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四位報人,做為台灣戰後初期報人類型的代表,透過對其個別生命史的鋪陳,抽繹出各自不同的「感知結構」以及與此相關的認同樣態。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與1960年「雷震案」兩個關鍵時刻,這些不同「感知結構」經由「選擇性傳統」的運作呈現起伏消長,有的主導局面、盛極一時,有的噤聲失語、成為失落的世代。但一度被壓抑的「感知結構」因子未必死滅,經過一度蟄伏或轉進,其中重要元素,在下一階段「選擇性傳統」中重新再起,成為構成新興「感知結構」的重要內容。其中吳(濁流)式「感知結構」所蘊含的「亞細亞孤兒」意識,與將民族、文化與國家認同視為一體的曾(虛白)式「感知結構」,分據國家認同光譜的兩端,分別代表經歷「二二八事件」打擊、在日殖台灣成長的智識份子群體,以及隨國府來台、服務於國家霸權的智識份子群體。但由李萬居與雷震所代表的兩類智識份子,雖分別出身於台灣與大陸,卻在「二二八事件」與「雷震案」後,其「感知結構」中的認同樣態部份漸趨匯同,在受打擊而一度沉潛、蟄伏後的再起中,成為推動台灣民主化與言論自由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不論是影響力迄今未衰的曾式「感知結構」、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吳式「感知結構」,或兼及本土草根情懷與中華文化幽思的李式「感知結構」,以及伸張言論自由、民主程序正義的雷式「感知結構」,目前正同時顯現於當今的台灣社會,也同時都是台灣新聞媒體工作者所承繼的文化遺產,並將繼續透過「選擇性傳統」的運作,於下一波新興「感知結構」浮現的過程中,競逐主導權與影響力。
none
參考資料

原始史史料(或重刊本)、政府出版品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7)。《台灣史》,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續錄、補錄》,台灣省文獻委
員會。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
政報告》,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台灣一年來之宣傳》,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1965)。《臺灣光復二十年》,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諮議會(2001)。《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李萬
居先生史料彙編》,台灣省諮議會。
台北市記者公會(1961)。《民國五十年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台北市記者公會。
新生報資料組(1952)。〈自由中國一年來的報業〉,《報學》一卷二期。

中文部份
卜幼夫(1962)。《台灣風雲人物》,香港:新聞天地社。
小野秀雄著,陳固亭譯(1964)。《中外報業史》, 台北:正中。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1982)。《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
文 德(1989)。〈雷震、胡適、中國民主黨---記近代民主運動的一段歷史並悼念雷震先
生〉,《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pp7-23,台北:桂冠。
王世慶(許雪姬、劉素芬、莊樹華採訪,丘慧君紀錄)(2003)。《王世慶先生訪問紀
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文裕(1997)。《李萬居傳》,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大祐(1983)。〈歷史夾縫中的政治者—蔡培火〉,原載《八十年代》五卷六期,收入
陳永興、李筱峰編《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自
印。
王大佑(1983)。〈苦悶時代裏的反省---葉榮鐘與「南音」雜誌〉,原載《暖流》二卷一
期,收入陳永興、李筱峰編《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
筱峰自印。
王新命(1993)。《新聞圈裡四十年》,台北:龍文。
王思翔(1995)。〈戰後初期的台中文化界〉,收入周夢江、王思翔《台灣舊事》,台北:
時報。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new window
王明珂(2006)。《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ew window
王詩琅(譯)(1988)。 《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香。
王洪鈞(1998)。《台灣新聞事業發展證言》,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收入《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井出季和太,郭輝編譯(2003)。《日據下之台政》,台北:海峽學術。
方孝謙(2007)。《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
北:巨流。
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班(編印)(1984)。《慶祝常熟曾虛白先生九秩華誕
特刊》。
中國人民大學港澳台新聞研究所(編)(1998)。《報海生涯:成舍我百年誕辰紀念文
集》,北京:新華。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台灣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丘念台(1962)。《嶺海微飆》,台北:中華日報。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
金會。
司馬文武(1989)。〈雷震---「反攻無望論」者的一生〉,原載1982年三月七日《自立晚
報》,收入《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桂冠。
------------(1989a)。〈紀念雷震〉,《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桂冠。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政大歷史系。
朱文伯(1966)。〈敬弔李萬居先生〉,《民主潮》十六卷四期。
--------(1989)。〈憶雷震與胡適兩先生〉,《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
桂冠。
朱傳譽(1965)。〈台灣革命報人林呈祿和他所辦的革命報刊〉,《報學》 三卷五期。
江慕雲(1992)。《為台灣說話》,台北:稻香。
成露茜、唐志宏、李明哲(2011)。〈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和實踐:成舍我的「非資本主義
大眾化報刊〉,《新聞學研究》第106期。
李萬居(1957)。〈十年如一日〉,十月二十五日《公論報》社論。
李子堅(1989)。〈我所認識的雷儆寰先生---前《自由中國》編輯黃中訪談記〉,原載
1979年四月《新土》雜誌,收入《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桂冠。
李 怡(1989)。〈雷震回憶錄出版十年〉,《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
桂冠。
李西勳〈1995〉。〈台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台灣文獻》46卷第三期,頁new window
173-207。
李金銓(2008)。〈自由化,而非全面民主主化〉,《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new window
台北政大出版社。
--------(2009)。〈台灣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台灣傳媒再解構》pp3-20。
李秋生(1948)。〈台灣問題的癥結〉,上海《亞洲世紀》二卷二期(2月10日出版)。
李筱峰(編)(1983)。《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自
印。
李筱峰(1986)。《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
---------(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 :自立晚報。
---------(1990)。《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
---------(1991)。《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
---------(1991a)。〈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第4期。
---------(1993)。《島嶼新胎記》,台北:自立晚報。
---------(1996)。〈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究》,第八
號,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1996)。〈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台灣史論文集》,台北:玉山社。
---------(2000)。《台灣史一百件大事---戰前篇》,台北:玉山社。
李敖(編)(1988)。《雷震研究》, 作者自印。
李鴻禧(1992)。〈雷震之憲法學者像素描〉,澄社(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
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
李南雄(1981)。〈記一位台灣報界、議壇雙棲人物---懷念先父李萬居先生〉,《八十年
代》二卷六期。
李賜卿(1981)。〈追思李萬居先生〉,《自由鐘》第十期。
李登輝口述,張炎憲主編(2008)。《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一)---早年生活》,台北:允
晨。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2010)。《李宗仁回憶錄》,台北:遠流。
宋伯元(1994)。《連震東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宋 英(1989)。〈歷史正給你最公正的裁判---安息吧!儆寰!〉,《雷震全集1---雷震
與我(一)》pp57-77,台北:桂冠。
沈雲龍(1979)。〈追懷我的朋友李萬居〉,《八十年代》第一卷第五期。
--------- (1987)。〈初到台灣---憶述四十年前一些往事〉,《傳記文學》,第51卷第6
期。
--------(1988)。〈二二八事變的追憶〉,《歷史月刊》,第三期。
呂紹理(2002) 。〈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政大new window
歷史學報》,No.19:297-334。
呂東熹(2010)。《政媒角力下的台灣報業》,台北:玉山社。
呂婉如(2000)。《「公論報」與戰後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1947~1961)》,臺灣師範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克魯泡特金(天均等譯)(1987[1977])。《無政府主義》,台北:帕米爾。
何義麟(1996)。〈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No. 8,new window
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1997)〈戰後初期台灣出版事業發展之傳承與移植(一九四五~一九五O)〉,
台灣史料研究》N. 10,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1997)。〈《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兩份刊物看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
動〉,《台灣史料研究》No.10,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2005)。〈媒介真實與歷史想像---解讀1950年代台灣地方報紙〉,《台灣史料
研究》No.24。
---------(2005a)。〈戰後初期台灣日文報刊的流通與管制〉,東海大學研討會。
---------(2007[2006])。〈「國語」轉換過程中台灣人族群特質之政治化〉,《跨越國境
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台北:稻鄉。
---------(2007)。《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台北:稻鄉。
---------(2007a)。〈光復初期台灣知識份子的日本觀(1945-1949)〉,《光復初期的台
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黃俊傑編),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8)。〈近代台灣去殖民化過程中的語言問題---以蘭記書局之考察為中心〉,
《東亞世界中的日本政治社會特徵》,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
中心。
武安隆、王家驊(1984)。《日本明治維新》,北京:商務。
吳純嘉 (1999)。《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應出的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經濟
與社會文化變遷》,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星(1996)。〈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new window
國立台灣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
吳三連(1991)。《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
吳三連、蔡培火等(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1977)。〈吳公濁流生平事略〉,《台灣文藝》第53期,第6頁。
吳濁流(1977a)。《亞細亞的孤兒》,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1》,台北:遠行。
--------(1977b)。《功狗》,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2》,台北:遠行。
--------(1977c)。《波茨坦科長》,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3》,台北:遠行。
--------(1977d)。《南京雜感》,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4》,台北:遠行。
--------(1977e)。《黎明前的台灣》,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5》,台北:遠行。
--------(1977f)。《台灣文藝與我》,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6》,台北:遠行。。
--------,鍾肇政譯(1987)。《台灣連翹》,年代文庫。
--------(1988),《無花果》,台北:前衛。
金生麗(1955)。〈台灣採訪話舊〉, 《報學》一卷八期。
---------〈1956〉。〈台灣採訪話舊〉, 《報學》一卷九期、十期。
---------〈1957〉。〈台灣採訪話舊〉, 《報學》二卷二期。
---------〈1960〉。〈台灣採訪話舊〉, 《報學》二卷八期。
林元輝(2009)。《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一)、(二)、(三)、(四)
冊),台北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林正杰(1989)。〈以民進黨的成立紀念雷震先生〉,《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
台北:桂冠。
林德龍(1992)。《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台北:自立晚報。
林呈祿(王詩琅採訪、紀錄)(1991[1968])。〈林呈祿先生訪問紀錄〉,收入黃富三、
陳俐甫編《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及台灣大學歷史系出
版。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new window
林玉体(1989)。〈剷除黨化教育的先聲〉,《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
桂冠。
林南晴(1983)。〈思鄉何不歸故里—林獻堂先生的晚年心境〉,收入陳永興、李筱峰編
《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自印。
林海音(1977)。〈鐵和血和淚鑄成的吳濁流〉,《吳濁流作品集》(序),台北:遠行。
林富美(1998)。《台灣政經系絡中的報業發展---以聯合報為例,探討媒介雙元特質對報
業組織作為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載爵(1983)。〈黑色的太陽—張深切的里程〉,原載夏潮三卷三期,收入陳永興、李
筱峰編《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自印。
林怡瑩(2000)。〈由《人民導報》看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報業的影響〉,《新聞學研究》
No.63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
林淇瀁(2003)。《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O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
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麗雲(2004)。《台灣傳播研究史》,台北:巨流。
--------(2009)。〈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台灣傳媒再解構》pp117-198,台
北:巨流。
林衡道,陳三井、許雪姬訪問,楊明哲紀錄(1992)。《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周安儀(1981)。《中國新聞從業人員群象》(上)、(下),台北:黎明。
周夢江(1995)。〈二二八事變見聞錄〉,周夢江、王思翔《台灣見聞錄》,台北:時報
周婉窈(1989)。《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晚報。new window
--------(2009a)。〈「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史的研究(代序)〉,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
--------(2009b[1995])。〈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
其問題〉,《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
--------(譯)(1989) (Marc Bloch著)《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
洪炎秋(1964)。〈國語日報五十年〉,原載《社會教育年刊》一月號,收入(1974)
《教育老兵談教育》。台北:三民。
故林呈祿先生治喪委員會(1983),〈林呈祿先生行述〉,原刊《台灣風物》十八卷四期,
收入陳永興李筱峰編《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自
印。
范 泓(2004)。《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范 泓(2008)。《民主的銅像--- 雷震先生傳》,台北:威秀資訊。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 (林正芳譯)(1999)。《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胡 適(1989[1952])。〈自由中國雜誌三週年紀念會上致詞〉,《雷震全集13---雷震
與自由中國》,台北:桂冠。
胡 適(1989[1958])。〈從爭取言論談到反對黨〉,《雷震全集13---雷震與自由中
國》,台北:桂冠。
胡 適,萬麗鵑編註(2001)。《萬山不許一溪奔---胡適雷震書信來往書信選集》,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南方朔(1989)。〈為有源頭活水來---雷震先生逝世十週年祭〉,《雷震全集1---雷震與
我(一)》,台北:桂冠。
洪桂己(1957)。《台灣報業史的研究》,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
柯喬治(George Kerr),陳榮成譯(1991)。《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
姚大中(1988)。《日本天皇制度與明治維新》,台北:經世。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1995)。《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
義。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編)(2005)。《台灣國家認同》,台北:國家展望基金會。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台北:允晨。
翁慧雯(1994)。《文學與政治:七O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台灣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孝儀(主編)(1990)。《抗戰時期收復台灣之重要言論》,國民黨黨史會。
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台北:自立晚報。
馬之驌(1984)。《新聞界三老兵》,台北:經世。
夏道平(1989)。〈後死者的悲歡---從一封信談起〉,《雷震全集2---雷震與我(二)》,
台北:桂冠。
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台北:韋new window
伯。
徐秀慧(2004)。《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清華new window
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new window
係),台北:三民。
張瑞成(編)(1990)。《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四集,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張煦本(1982)。《記者生涯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張超英口述、陳柔縉執筆(2006)。《宮前町九十番地》,台北:時報。
張炎憲等編(1987-1990)。《臺灣近代名人誌》 一、二、三、四、五冊,台北:自立晚
報。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惠編(1998)。《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史料基
金會。
張炎憲(1987)。〈陋巷清士王詩琅〉,張炎憲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 台北:
自立晚報。
張良雄(1989)。〈永懷民主救星雷震先生〉,《雷震全集2---雷震與我(二)》,台北:
桂冠。
張良澤(1975)。〈吳濁流的社會意識〉,《中外文學》三卷九期、十期。
----------(1977)。〈「吳濁流作品集」總序〉,《吳濁流作品集》,台北:遠行。
----------(1988)。〈無花果解析〉,《無花果》,台北:前衛。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入《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new window
許雪姬(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二十九卷第四期。new window
--------(1996)。〈評李萬居評傳〉,《國史館刊》復刊第二十期。
--------(主編)(2008)。《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市文化局。
--------(2009)。〈編者序〉,《黃旺成先生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許宗力等(2000)。《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
陳世宏等編(2002)。《雷震案史料彙編:雷震獄中手稿》,台北新店:國史館。
陳興唐(主編)(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台北:人間。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89)。《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
京出版社。
陳三井等(1992)。《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其昌(1975)。〈緬懷愛國志士的民主精神〉,《自立晚報》四月十日。
陳逢申(2008)。〈黃旺成先生日記序〉,《黃旺成先生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
史研究所。
陳 菊(1989)。〈萬山不許一溪奔〉,《雷震全集2---雷震與我(二)》,台北:
桂冠。
陳 恕(2002)。《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東
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明編(1989)。《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
陳國祥、祝萍(1987)。《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new window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陳碧笙(1996)。《台灣人民歷史》,台北:人間。
陳翠蓮(1987)。《日據時代台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台灣大學
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恆嘉(1996)。〈以「國語學校」為場域,看日治時期的語言政策〉,張炎憲、陳美蓉、
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吳三連基金會出版。
陳新萌(1984)。《慶祝常熟曾虛白先生九秩華誕專刊》,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
班。
梁辛仁(1947)。〈我們對不起台灣 ---二二八民變的分析〉,《新聞天地》第二十二期
(4月1日出版)。
康樂(編譯)(1985)。《韋伯選集Ⅲ:支配的類型》,台北:允晨。
連溫卿(1988)。《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香。
莊永明(1990)。〈輿論界的尖兵---黃旺成〉,張炎憲等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五冊,
台北:自立晚報。
黃旺成(王世慶採訪、紀錄)(1991[1967])。〈黃旺成先生訪問紀錄〉,收入黃富三、
陳俐甫編《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及台灣大學歷史系出
版。
黃朝琴(1989)。《我的回憶》,收入張玉法、張瑞德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龍文。
黃良平(1981)。《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雲林:甘地出版社。
黃順興(1981)。〈憶萬居先生〉,《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
雲林:甘地出版社。
---------(1990)。《走不完的路》,台北:自立晚報。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new window
--------(1996)。〈近五十年台灣語言政策的變遷〉,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
近百年史論文集》,吳三連基金會出版。
傅 正(1989)。〈雷案回憶補註〉,《雷震全集 12---雷案回憶(二)》,台北:桂冠。
葉石濤(1966)。〈吳濁流論〉,《台灣文藝》第十二期。
葉明勳(1995)。《感懷集》,台北:躍昇。
---------(1996)。《感懷續集》,台北:躍昇。
葉榮鐘(1983)。〈明智的領導者林獻堂先生〉,原載《大學雜誌》100 期,收入陳永興、
李筱峰編(1983)《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
自印。
---------(1985)。〈一段暴風雨時期的生活紀錄〉,《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
---------(1985a)。〈台灣省光復前後的回憶〉,《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
---------(1985b)。〈林獻堂先生簡歷〉,《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
---------(1985c)。〈台灣民族運動的領導者---林獻堂〉,《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
爾。
---------(1985d)。〈杖履追隨四十年〉,《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
---------(2000)。《半壁書齋隨筆》,台中:晨星。
---------(2002)。《葉榮鐘日記》,台中:晨星。
---------(2002a)。《葉榮鐘早年文集》,台中:晨星。
---------(2002b)。《近代台灣金融經濟發展史》,台中:晨星。
葉榮鐘、蘇薌雨、洪炎秋(1979)。《三友集》,台中:中央。
葉芸芸(1988)。〈三位新聞工作者的回憶---二二八事件歷史見證人訪談之一〉,《望遠》
雜誌三月號。
葉建麗(1994)。《新聞歲月四十年》, 台灣新生報。
彭懷恩(1987)。《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自立晚報。
彭琳淞(2004)。〈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20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
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
程宗明(1999)。〈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劃性供應,1945-1967〉,《台灣社會研究季new window
刊》第三十六期。
曾虛白(1969)。〈哭父文〉,《屐痕心影》,台北:三民。
--------(1969a)。〈十五年來的政大新聞研究所〉,《新聞學研究》第三期。
--------(1976)。《晨曦漫步感觸》,台北:華欣。
--------(1977)。〈我們要有自己的新聞政策〉,《檻外人言》pp120-136,台北:幼獅。
--------(1978)。《上下古今談》,台北:華欣。
--------(1981)。〈從大眾傳播學角度研討高雄暴力事件〉,《曾虛白自選集》,台北:
黎明。
--------(1981a)。《擊楫中流集》,台北:時報。
--------(1982)。〈申論三民主義新聞政策〉,《迎曦集》,台北:時報。
--------(1987)。《潛熾的心》,台北:黎明。
--------(1988)。《曾虛白自傳》(上),台北:聯經。
--------(主編)(1989)。《中國新聞史》(六版),台北:三民。
--------(1990a)。《曾虛白自傳》(中),台北:聯經。
--------(1990b)。《曾虛白自傳》(下),台北:聯經。
--------(1992)。《談天下事》,台北:正中。
--------(1992a)。〈出賣中國的市儈記者群〉,《談天下事》,台北:正中。
--------(1992b[1952])。〈我們要戰鬥文藝〉,《談天下事》,台北:正中。
--------(1992c[1952])。〈繼承五四精神我們要武裝文藝〉, 《談天下事》,台北:正
中。
--------(1992d[1952])。〈記者節開幕辭〉,《談天下事》,台北:正中。
--------(1992e[1955])。〈哪一天反攻大陸〉,《談天下事》,台北:正中。
--------(1992f)。〈自序〉。,《談天下事》,台北:正中。
--------(1992g)。〈賀立院劃時代成就---成立三七五減租法案〉,《談天下事》,台北:
正中。
--------(1992h)。〈歡慶農民造福月---行政院又通過公地放領〉,台北:正中。
曾士榮(1994)。《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案例
(1944-1945)》,台灣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
曾健民(2004)。〈日據末期(中國抗戰時期)的「台灣光復運動」〉,洪宜勇主編《台
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
楊亮功 (1988)。 〈二二八事變奉命查辦之經過〉,收入蔣永敬等編《楊亮功先生年
譜》,台北:聯經。
揚 風(1946)。〈冬初話台灣〉,上海《文匯報》11月21日。
楊肇嘉(1970)。〈台灣新民報小史〉,《楊肇嘉回憶錄(二)》,台北:三民。
楊肇嘉(1970a)。〈我做了公僕〉,《楊肇嘉回憶錄(二)》,台北:三民。
楊瑞先(曼池)(1968)。《珠沈滄海》,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
輯》,文海。
楊瑞先(1979)。〈「魯莽書生」李萬居〉,《中外雜誌》,第二十六卷第六~第二十
八卷第三期。
楊錦麟(1993)。《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
----------(1989)。〈李萬居與台灣民主運動〉,《海峽兩岸首次台灣史交流論文集》,廈
門大學。
楊秀菁(2002)。《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譯)(Raymond Williams)(2002[1994]) 《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
遠流。
褚昱志(2010)。《吳濁流及其小說之研究》,台北:秀威。
雷 震(1989)。《雷震全集1---雷震與我(一)》,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2---雷震與我(二)》,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3---雷案始末(一)》,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4---雷案始末(二)》,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8---我的母親》,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9---我的學生時代(一)》,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10---我的學生時代(二)》,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11---雷案回憶(一)》,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12---雷案回憶(二)》,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13---雷震與自由中國》,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27---給蔣氏父子的建議與抗議》,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30---雷震密藏書信選》,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31---第一個十年(一)》,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31---第一個十年(二)》,台北:桂冠。
------------------- 。《雷震全集33---第一個十年(三)》,台北:桂冠。
--------(1989a)。〈我們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雷震全集14---雷震與
政黨政治》,台北:桂冠。
--------(1989b)。〈與陳兼院長論反對黨〉,《雷震全集14---雷震與政黨政治》,台北:
桂冠。
--------(1989c)。〈雷震給蔣氏父子等五人的「救亡圖存獻議」〉,《雷震全集27---給蔣
氏父子的建議與抗議》,台北:桂冠。
新台灣雜誌社(1946)。《新台灣》,創刊號。
鄒韜奮紀念館(2004)。《鄒韜奮研究》,上海:學林。
董顯光(1981[1973])(曾虛白譯)。《董顯光自傳》,台灣新生報社。
蒲魯東,孫署冰譯(2009)。《什麼是所有權:或對權利和政治原理的研究》,北京:商
務印書館。
彰 生(1983)。〈台灣的社會民主主義者—連溫卿〉,收入陳永興、李筱峰編《台灣近
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李筱峰自印。
樂恕人(1966)。《中國名記者的故事》,文化大學新聞系。
橫地剛著,陸平舟(譯)(2002)。《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
人間。
蔡相煇(1991)。〈李萬居傳〉,《台灣文獻》,四十二卷第二期。
蔡秀女(1999)。〈楊千鶴的記者生涯〉,收入施叔青、蔡秀女編《世紀女性台灣第一》
,台北:麥田。
--------(1981),〈台灣民主運動的典範〉,《亞洲人》(台灣),七月號。
-----------(1971a)。〈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的濫觴〉,《臺灣民族運動史》,自立晚報
鄭牧心(1987)。《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鄭 梓(1985)。《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台灣省參議會史研究(1946-1951)》,作者
自印。
--------(1988)。《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華世。
--------(1995)。〈「光復元年」台灣社會圖像之一---以《台灣新生報》為中心的探討〉,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鄭貞銘(2001)。《百年報人2:跨世紀的報人》,台北:遠流。
鄭貞銘(2001)。《百年報人3:一代新聞宗師》,台北:遠流。
橫地剛著,金培懿譯(2005)。〈一九四七年的「五四」文藝節「緘默」如何被打破?〉,
收入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劉寧顏(總纂)(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文化事業篇》,台灣省文獻會。
錢塘江(1965)。〈台灣光復初期的採訪工作〉,《採訪集粹》,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1970)。〈我的採訪故事〉,收入樂恕人編《名記者的塑像》,台北:莘莘。
錢安慶(1983)。〈青山碧海共長存—記(紀)念台灣思想家林茂生〉,原載《亞洲人》
二卷一期,收入陳永興、李筱峰編《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
理想》,李筱峰自印。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盧冠群(1945)。〈台灣文化重建之路〉,《台灣新生報》11月23日,收入《台灣省施政
方針》(1945),台北:光復。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1993)。《悲劇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
北:時報。
賴澤涵主編(1993)。《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賴秀峰(1973)。《日據時代台灣雜誌事業之研究》,政治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
薛心鎔(2003)。《編輯台上:三十年代以來新聞工作剪影》,台北:聯經。
薛化元(xxxx)。〈《自由中國》民主憲政史料的歷史意義〉,《xxx》,吳三連史料基金
會。
--------(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
香。
--------(1998)。〈戰後十年台灣的政治初探(1945-1955)---以國府在台統治基盤的建立為
中心〉,收入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惠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pp.13-38,台北:
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1999)。〈《自由中國》雜誌歷史定位的再思考〉,收入台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
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台北:稻香。
謝然之(1955)。〈十年來的新生報〉,《台灣十年》,台灣新生報。
謝東閔(1988)。《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台北:聯經。
謝德錫(1987),〈辦報論政的「魯莽書生」李萬居〉,台灣《民眾日報》十一月十八日,
收入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
謝漢儒(2002)。《早期台灣民主運動與雷震紀事---為歷史留見證》,台北:桂冠。
龍應台(2010[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
戴寶村(1990)。〈遠識高文的政治、文化人---葉榮鐘〉,張炎憲等編《台灣近代名人誌》
第五冊,台北:自立晚報。
戴國煇(魏廷朝譯)(1992)。《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
---------(1992)。《愛憎二˙二八》,台北:遠流。
---------(1994)。《台灣結與中國結---睪丸理論與自立、共生的構圖》,台北:遠流。
---------(2000)。《台灣近百年史的曲折路---寧靜革命的來龍去脈》,台北:南天。
戴獨行(1998)。《白色角落》,台北:人間。
鍾肇政(1977)。〈風雨憶故人〉,《吳濁流作品集》(序),台北:遠行。
-------- (1987[1986])。〈拼命文章不足誇---紀念吳濁流先生逝世十週年〉,收入《台灣連
翹》,年代文庫。
鍾逸人(1995[1988])。《辛酸六十年》(上), 台北:前衛。
聶華苓(1989)。〈憶雷震---附雷震夫婦來信十封〉,《雷震全集2---雷震與我》。
魏 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敬典(1952)。〈談談臺灣報業發行〉,《報學》一卷三期,台北市編輯人協會。
藍博洲(1991)。〈誰知英烈竟屍陳---「人民導報」宋斐如〉,《陳屍、流亡、二二八》,
,台北:時報。
---------(2008)。《消失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燈》,台北:印刻。
---------(1993)。《白色恐怖》,台北:揚智。
蘇 新(1993)。《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
顧培根先生治喪委員會(1984)。〈顧公培根先生行誼〉。
龔選舞(1991)。《龔選舞回憶》(一)、(二),台北:時報。
龔德柏(2001)。《龔德柏回憶錄:鐵筆論政書生色》(上)、(下),台北:龍文。


英文部份
Anderson, Benedict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Verso.
Benedict, Ruth (1959). Patterns of Cultur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理論實作綱要》宋偉航譯(2004)。台北:麥田。
Brennen, Bonnie (1993). Newswokers Fiction: Raymond Williams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Histo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7(10), 95-107.
Carey, James W. (1989[1975]).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丁未譯,(2005),北京:華
夏。
-------------------- (1997[1974]). The Problem of Journalism history. In Eve Stryker and Catherine
A. Warren (Eds.),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pp.86‐94).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Putting the World at Peril: a Conversation with James W. Carey. In
Eve Stryker and Catherine A. Warren (Eds),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pp.95-116).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rickson, John E. (1975). One Approach to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reporting. Journalism of History,
2(2), 40-41.
Eagleton, Terry (1976). Criticism and Politics: The Works of Raymond Williams. New Left Review,
95, 3-23.
------------------- (1989). Introduction. In T. Eagleton (Ed.), Raymond William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Polity Press.
Femia, Joseph V. (1981). 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 : hegemony,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Oxford.
Fromm, Eric (1942). The Fear of Freedo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asic Books.
Gramsci, Antonio (edited by David Forgasc) (2000). The Antonio Gramsci reader :selected
writings, 1916-1935.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1994). Letters from Pri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獄中札記》
(1988),台北:谷風。
Grenfell, Michael (Ed) (2008). 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s. U.K. Stocksfield: Acumen.
Higgins, John (2001). The Raymond Williams Reader. Blackwell.
Higgins, John (1999). Raymond Williams: Literature, Marx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
Routledge.
Hillier, Jean and Rooksby, Emma (2005). Habitus : A Sense of Place. Aldershot: Ashgate.
Inglis, Fred (1995). Raymond Williams. Routledge.
Jones, Paul (2004). Raymond Williams’s Sociology of Culture: A Crtical Reconstr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Lerner, Daniel (1963).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U.S.A.:
Free Press.
Mark McNally and John Schwarzmantel (Eds.) (2009). Gramsci and global politics :hegemony and
resistance. Routledge。
Marzolf, Marion (1975). Operationalizing Carey---An Approach to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Journalism. Journalism History 2(2), 42-43.
Michele, Laura Di (1993). Autobiography and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in Border Country. In
Dennis Dworkin & Leslie G. Roman (Eds.), Views Beyond the Border Country. Routledge.
Nord, David P. (2006). James Carey and Journalism History. Journalism History (32)3, 122-127.
O’Connor, Alan (1989). Raymond Williams: Writing, Culture, Politics. Blackwell.
Peters, John Durham (2006). Raymond Williams's Culture and Society as Research Method. In
Questions of Method in Culture Studies. Blackwell.
Schudson, Michael (1997). Introduction/ The Problem of Journalism History. In Eve Stryker
Munson and Catherine A. Warren (Eds.),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impson, David (1995). Raymond Williams: Feeling for Structures, Voicing “History”. In
Christopher Prendergast (Ed.), Cultural Materialism On Raymond William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illiams, Raymond
1.(1975[1961]). The Long Revolution. Greenwood.
2.(2005[1980]). Literature and Sociology. In Culture and materialism—Selected Essays.
Verso.
3.(1983[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4.(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1979). Politics and Letters: Interview with New Left Review. London: New
Left Review.
6.(1981). Towards a Sociology of Culture, in Culture, 9-32. London: Fontana
Press.
7.(1984[1974]). Drama in a Dramatised Society. In Writing in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8.(2005[1980]). Literature and Sociology: In Memory Of Lucien Goldmann. In
Culture and Materialism: Selected Essays. Vers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