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象數易學研究
作者:侯雪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ene-Guan Hou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李威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象數朱熹易學I-Chingthe Form and NumerologyZhu X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3
朱熹易學兼綜理、象、數,龐大的易學系統是在各個不同人生階段的影響下圓滿,其易學成就在於跳脫學派的框架,是在「就《易》論《易》」的解經模式下反覆激盪成熟,他的易學體系透過「圖書學派」的滲透影響,結合周子《太極圖》與邵雍「先天學」的珠聯璧合,又補程傳專言義理之不足,故其既非義理學派,亦非沿襲漢代象數學派,而是綜括兩者,相互滲透,係通易學奧旨,成一家之言。我們若將朱子整體思想歸結為「道問學」與「尊德性」兩個方面,那麼透過易學,不僅爲這兩方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成它a將這兩個方面,鑄合成為一個天人合一的整體系統。
朱熹從易歷三聖、易本卜筮之書,以此統合程傳義理、邵雍象數,並將其與周子太極圖化成內在規定,構成了理、象、數、占合一的易學結構。本文從朱熹生平及其易學思想歷程出發,論述朱熹整理《左傳》、《國語》祖述漢象數易學的淵源、解析《周易本義》釋卦體例、並從朱熹集象數易學的述創性,論朱熹纂承宋象數易學的內涵,最後歸結以朱熹象數易學的特質:太極不離陰陽、以象數為易學第一義、象之衍流必有所據,易當遍諸日用、易本卜筮之書及筮術、筮儀之考誤,而這也是本文之發現與貢獻。
Zhu Xi’s I-Ching learning blends image-number, and Though in the I-Ching learning system that was completed by the various stages of life. The I-Ching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out of the frame of the school of thought. It became more and more mature through the model of” explain the I-Ching by I-Ching .” His system of I-Ching learning theory affected by “ Books school of thought” combined Zhou Zi’s “ Picture of Tai Chi” with Shao Yong’s Nativism. ” It also made up the lack of the theory of Cheng biography. Therefore, it concludes both the school of thought and the Han Dynasty’s the school of the Form and Numerology. Then, it has its own school of thought. If we contribute Zhu Xi’s theory to the two aspects of “ explaining the knowledge” and honoring the morality”, With them, we can not only found the firm basic theory but also cast the whole system of the beauty unites successfully.
Zhu Xi’s generated the structure of I-Ching learning including theory, image-number, and divining from I-Ching’s evolution through Fu-his, King wen and Confucius and“ I ” was originally a kind of divination . He combines the theory of Cheng biography, Shao Yong’s “Nativism” and Zhou Zi’s “ Picture of Tai Chi” into a rule. The context starts from the life of Zhu Xi and his thought of I-Ching learning, discussing the origin of his Han‘s image-number, I in “ Annals of Zuo”, “ Guoyu,” analying the examples of Divinatory symbols in “ Book of Change’s Denotation”, and with the states creates of Zhu Xi’s I-Ching learnung theory, discussing the substance of form, numerology, and I in Sung And then to sum up the character of Zhu Xi’s I-Ching learning.
一、古籍(依作者生年先後為序)
左丘明、〔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左丘明、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出版社,1993年5月)
左丘明作、〔吳〕韋昭注:《國語》(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漢〕劉安著、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漢〕戴德纂、方向東整理:《大戴禮記滙校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漢〕京房著、〔吳〕陸績注、〔明〕范欽訂:《京氏易傳》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77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德志出版社,1968年)
〔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
〔晉〕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護法等諸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唐〕李鼎祚注、〔清〕李道平疏:《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卷48諸宗部5(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宋〕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智昭編集:《人天眼目》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卷48諸宗部5(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4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收入《性理大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收入《正統道藏》(東京:中文出版社,1986年10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程頤:《周易程氏傳》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宋]黎靖德編:《朱熹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朱熹:《易學啟蒙》(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56,《朱熹全書》 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別集》卷6,《朱熹全書》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宋〕朱震撰:《朱震集》(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10月)
[宋]趙汝楳,《周易輯問》(清乾隆內府刊本)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7月)
〔明〕胡廣等撰修:《性理大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臺北:中國孔學會,1971年)
〔明〕邵以正督校:《正統道藏》第3冊(東京:中文出版社,1986年10月)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李心莊 陳叔諒重編:《重編宋元學案》(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國圖舊鈔本)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清]王夫之:《周易稗疏》(清光緒14年江陰南菁書院刊本)
[清]王夫之:《船山易學》,《周易內傳發例》卷5(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發例》(線裝本)(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1933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435(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胡渭:《易圖明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毛奇齡:《春秋占筮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09(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光地編纂、劉大鈞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月)
〔清〕江慎修:《河洛精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4月)
[清]王懋竑:《易本義九圖論》,錄自《白田草堂存稿》(臺北:漢華文化事業公司,1972年)。
[清]王懋竑:《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性統纂:《五家宗旨纂要》收入《佛光大藏經》(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7年4月,禪藏,禪關策進外十部)。
[清]蔣良騏:《東華錄‧康熙八九》(朱絲欄舊鈔本)
[清]紀昀編:《四庫全書總目》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易類》經部1(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二、今著(依出版年代、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錢穆著:《朱熹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大綱》(臺北:華岡出版公司,1978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林尹等:《易經論文集》(臺北:黎明出版社,1982年)
朱自清:《經典常談》(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吳承仕:《檢齊讀書提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6年)
南懷瑾:《易經雜說》(臺北: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黃壽祺、張善文主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四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社,1990年5月)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周山:《易經新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胡瀚平:《周易闡真導論》(臺北: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1991年)。
張岱年、成中英:《中國思維偏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5
月)。
李大用:《周易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日〕中村璋八、安居香山輯:《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李廉:《周易的思維與邏輯》(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周山:《周易文化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年6月)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7月)
胡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1994年)
郭書春:《古代世界數學泰斗劉徽》(臺北:明文書局,1995年)
張祥平:《易與人類思維》(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4月)
胡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new window
蔡方鹿:《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南懷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張其成:《易圖探秘》(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1月)
翟廷晉主編 趙慶麟、周山副主編:《周易與華夏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北京:宗教出版社,2002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new window
謝大寧:《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
束景南:《朱熹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胡瀚平:《話解易經》(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1月)
梁韋弦:《程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8月)
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10月)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朱伯崑主編 李申、王德有副主編:《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2004
年1月)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劉保貞:《易圖明辨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
盧央著:《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楊慶中:《周易經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1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1-4冊)(北京:崑崙出版社,2005年4月)。
劉玉建:《周易正義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12月)
侯敏:《易象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
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9月)
尚秉和著、常秉義點校:《焦氏易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1月)
劉玉建主編、梁韋弦著:《漢易卦氣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1月)
郭彧編:《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4月)
釵悕~:《京氏易傳發微》(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1月)new window
徐芹庭:《易圖源流-中國易經圖書學史》(臺京:中國書店,2008年1月)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new window
李尚信《卦序與解卦理路》(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
柯蘭霓、李岩譯、 張西平、雷立柏審校:《耶穌會士白晉生平與著作》(鄭州:
大象出版社,2009年)

三、期刊論文(包含會議論文)
簡博賢:〈退溪易說疏釋〉,《興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9年1月,頁59-66。new window
曾春海:〈船山易學與朱熹易學觀之比較研究〉,《哲學與文化》第20卷9期,1993年9月,頁875。new window
千炳墩:〈朱熹對《易傳》「本體」的理解〉,《鵝湖》第19卷10期,1994年4月,頁13-20。
高懷民:〈朱熹「易為卜筮之書」述評並論其對近世易學研究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1期,1995年10月,頁1-17。
洪景潭:〈朱熹論《易》占之吉凶〉,《中國文學研究》第10期,1996年5月,頁221-234。new window
于維杰:〈朱熹易學〉,《中國國學》第24期,1996年10月,頁73-83。
韓琦:〈白晉的《易經》研究和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漢學研究》第16卷1期,1998年6月,頁185-201。new window
余敦康:〈朱熹的易學思想〉,《中國哲學史》第4期,1997年4月,頁39-40。
羅麗達:〈白晉研究《易經》史事稽考〉,《漢學研究》第15卷1期,1997年6月,頁173-185。new window
胡瀚平:〈易學在西方〉,《國文學誌》,1998年6月頁89-103。
韓琦:〈白晉的《易經》研究和康熙時代的「西學中源」說〉,《漢學研究》第16卷1期,1998年6月,頁185-201new window
曾春海:〈比較王弼與程頤的「易」注及本體論〉,《哲學與文化》第25卷11期,1998年11月,頁994-1007。new window
胡瀚平:〈宋易佛學關係考〉,《國文學誌》第4期,1999年6月。
陳進益:〈孔穎達《周易正義》試論〉,《健行學報》第19卷第1期,1999年12月,頁303-314。
問永寧:〈楊簡易學思想初探〉,《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2期,2001年1月,頁107-133。
馮錦榮:〈「格義」與六朝「周易」義疏學-以日本奈良興福寺藏「講週義疏論家義記殘卷」為中心〉,《新亞學報》第21期,2001年11月,頁113-136。new window
胡楚生:〈引史證經,義取鑑戒-楊萬里《誠齋易傳》試探〉,《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上),2002年6月,頁1-9。new window
曾春海:〈對比朱熹與伊川的易學〉,《哲學與文化》第30卷3期,2003年3月,頁121。new window
王仲堯:〈僧肇般若學與王弼易學〉,《普門學報》第14期,2003年3月,頁65-98。
楊雅妃:〈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試探〉,《問學》第5期,2003年3月,頁61-76。new window
秦家懿:〈太極論:朱熹的祕傳學說〉,《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6月,頁197-217。
陳坤祥:〈朱熹「周易本義」注「卦位未詳」探論〉,《孔學與人生》第29期,2004.08,頁17-31。
杜保瑞:〈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頁175-177。new window
孫劍秋:〈《邵子先天易哲學》〉,《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
彭文興:〈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頁179-183。new window
曾春海:〈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第六章〈朱熹的易學〉〉,《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頁173-174。new window
張西平:〈《易經》研究:康熙和法國傳教士白晉的文化對話〉,《文化雜誌》2005年,頁83-93。
張 元:〈朱熹講歷史(3)-評伊川易傳中的史例〉,《歷史月刊》第205期,2005年2月,頁118-119。
高溥懋:〈王弼易注與虞翻易注之比較〉,《古今藝文》第31卷第4期,2005年8月,頁48-60。
閻耀棕:〈《周易禪解》所收《易》圖之詮釋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29期,2010年1月,頁151-186。new window
閻耀棕:〈《左傳》、《國語》之易說思維研究〉,《國文經緯》第5期,2010年5月。

四、學位論文
簡宗修:《朱子理氣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梁承武:《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朴隆模:《朱熹「理氣」哲學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雷喜斌:《朱熹易學思想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張克賓:《朱熹易學思想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張朝南:〈《周易本義》與《朱熹語類》易論比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8期,1994年6月,頁1-17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