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高祖研究
作者:傅幼冲
作者(外文):Fu, You-Chong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廣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史記》漢高祖劉邦帝王之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7
摘要
本文以漢高祖研究為題,乃以司馬遷《史記》為主軸,班固《漢書》與其它史料為輔軸,以漢高祖作為主要的探究對象,並依史料的爬梳剔抉,對劉邦的神異事蹟、劉邦與儒家文化、黃老文化之關係、劉邦的帝王之道、劉邦分封諸侯王等內容,依次分析評述。
首章分成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研究方法等小節。其中文獻回顧與探討一節,梳理劉邦建國期間學術思想、劉邦個人特質、漢高祖分封諸侯王之源流、漢高祖分封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以及秦楚漢之際諸侯王之歷史貢獻等均甚有參考價值。
次章,則對「漢高祖劉邦的神異事蹟」進行深入的探析,分別以〈高祖本紀〉與〈高帝紀〉中有關劉邦的神異事蹟、《史記》其它篇章中有關劉邦的神異事蹟、劉邦神異事蹟所代表之意義等相關論題,作全面而有系統之探討。
第參章「漢高祖劉邦與儒家文化」,主要有漢高祖的文化水平、漢高祖對儒家文化態度的轉變、陸賈《新語》思想與對漢高祖的影響等小節。首先就漢高祖的文化水平作一釐清與整理,而漢高祖對儒家文化態度的轉變一節,強調高祖不修文學是指天下未定前,天下即定,經由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等一連串的整治措施後,立制垂範,而規模稍弘遠矣。再者,陸賈《新語》的出現,實際上對劉邦所發生真實的影響比重很輕,但對於我們民族生命的延續,文化的維持,依然有很重大的意義。
至於第肆章「漢高祖劉邦與黃老學說」,乃賡續劉邦建國期間的學術思想,可分為漢初黃老學說興起之背景、漢高祖與黃老之術、漢高祖重要功臣與黃老之術等小節。目的在於探討漢高祖劉邦與黃老學說之間的脈絡關係,經通盤分析研究,期能增補漢高祖政權下,有關黃老學說的學術思想研究之成果。
第五章「漢高祖的帝王之道」,以漢高祖的帝王之道為主題,透過《史記》與漢高祖相關文本的聯系與解讀,梳理司馬遷筆下之漢高祖形象,以尋繹太史公筆法的背後深意,對劉邦何以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布衣帝王,做一通盤全面的論述。
第六章為「漢高祖分封諸侯王析論」。主要是討探漢高祖分封諸侯王源流、漢高祖分封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以及漢高祖的分封策略所帶給後世的影響、秦楚漢之際諸侯王之歷史貢獻等小節,期能就上述議題,闡幽析微,拾遺補闕。
末章結語,則將本章研究之成果,及可參考發展研究之方向予以說明。
關鍵詞:《史記》、漢高祖、劉邦、帝王之道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Emperor Gaozu of Han, mainly from Sima Qian’s “Gaozu Benji” in “Shiji”, and also from Ban Gu’s “Hanshu” and other researches. It analyzes and evaluates Liu Bang’s miraculous deed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Confucianism and Hwang-Lao Theory, Liu Bang’s principle of the emperor, and the enfeoffment of duke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otive, the documents, and its arrangement and explanation. In the section of document discussion, it organizes Liu Bang’s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thinking in the period of establishing the kingdom, the cause of Emperor Gaozu of Han’s Enfeoffment, the think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u Bang’s enfeoffe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dukes of Qin, Zhu, and Han.
The second chapter deeply,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Liu Bang’s miraculous deeds and its meaning from “Gaozu Benji”, “Gaodiji”, and other chapters in “Shiji”.
The third chapter, “Emperor Gaozu of Han, Liu Bang and Confucianism”, mainly discusses the cultural level of Emperor Gaozu of Han, the Confucian thinking of Lu Jia’s “Xinyu”, and the changing attitude of Emperor Gaozu of Han to Confucianism in different sections. Firstly, it clarifies and organizes Emperor Gaozu of Han’s cultural level. In the section of the changing attitude of Emperor Gaozu of Han to Confucian culture emphasizes that people thought he did not concern literature; however, this thought was changed after he received his throne. He made a series of political reforms and set rule modals, such as he asked Xiao He to revise the law, and Han Xian to declare military law. Moreover, Lu Jia’s “Xinyu” actually did not tremendously affect policies, but it extended our national life and maintained our culture, and had significant meaning.
The fourth chapter “Emperor Gaozu of Han Liu Bang and Hwang-Lao Theory” is the extension from the academic thinking of Liu Bang in the period of founding the Han empire. It can be divided to section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ing of Hwang-Lao Theory in the early Han period, Emperor Gaozu of Han and Hwang-Lao Theory, and Emperor Gaozu of Han’s important courtiers and Hwang-Lao Theory. The chapter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eror Gaozu of Han and Hwang-Lao Theor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expects to supplement the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Hwang-Lao Theory under the authority of Emperor Gaozu of Han.
The fifth chapter “The Principle of the Emperor of Emperor Gaozu of Han” sees through the theme by studying “Shiji” and related articles about Emperor Gaozu of Han, and further examines the profound meaning behind Sima Qian’s writing. It also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why Liu Bang obtained the regime from peasant level.
Chapter six “The Analysis of Emperor Gaozu of Han’s Enfeoffment of Duke”, mainly discusses the sections of the cause of Emperor Gaozu of Han’s Enfeoffment, the think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feoffe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ategy of enfeoffment to later genera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dukes of Qin, Zhu, and Han. The chapter hopes to research, analyze, and supplement the above subjects.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 and it stat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Shiji”, Emperor Gaozu of Han, Liu Bang, the principle of the emperor,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秦〕商鞅撰,嚴萬里校:《商君書》台北:台灣商務,民國45年4月初版。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第1版。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民國68年9月再版。
〔漢〕司馬遷撰,〔清〕姚苧田選評:《史記菁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漢〕賈誼,〈治安策〉,收錄於謝冰瑩等註譯,《新譯古文觀止》,三民書局,民國76年7月。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漢〕王充著,《論衡》,台北:宏業書局,民國72年4月出版。
〔漢〕王充著,袁華忠、方家常譯注:《論衡》,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
〔漢〕班固撰,《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補正:《說文解字注》,黎明文化出版,民國63年9月初版。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98年10月初版四刷。
〔漢〕桓寬撰,盧烈紅注譯:《新譯鹽鐵論》,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曹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清〕阮元校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
〔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民國上虞羅氏影印吉石盦叢書本。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新校胡宋本文選》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9月初版。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清〕光緒十九年廣雅書局刊本。
〔唐〕李善注,《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7年9月初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80。
〔唐〕劉知幾撰,姚松、朱恒夫譯注:《史通外篇》,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12月初版.。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初版。
〔宋〕蘇洵著,金棗莊、金成禮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卷一〈漢紀三〉: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第1版。
〔宋〕周紫芝,《四庫全書‧太倉稊米集》卷四十四〈漢高帝論〉,引自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第1版,2009年2月北京第2次印刷。
〔宋〕王質,《四庫全書‧雪山集》卷四〈漢高帝論〉,引自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0月第1版。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部叢刊本。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文淵閣四庫書本。
〔宋〕劉辰翁,《班馬異同》卷二。引自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卷十,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宋〕黎靖德編輯,《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5年12月出版。
〔明〕李贄,《史綱評要》,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明〕凌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史記評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明〕郝敬,《批點史記瑣瑣》,〔明〕萬曆崇禎間郝洪範刻山草堂集增修本。
〔明〕王夫之,《讀通鑒論》,台北:世界書局,2010年8月1版3刷。
〔清〕姚苧田,《史記菁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
〔清〕方苞,《望溪集外集補遺》,〔清〕光緒二十年廣雅書局刊本清咸豐元年戴均衡刻本。
〔清〕吳見思評點,《史記論文》,台北:中華書局,民國56年11月。
〔清〕牛運震,《史記評注》。〔清〕嘉慶二十三年刻空山堂全集本。
〔清〕牛運震,《讀史糾繆》。〔清〕嘉慶二十三年刻空山堂全集本。
〔清〕湯諧撰,《史記半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清〕光緒十三年廣雅書局刊本。
〔清〕梁玉繩,賀次君點校:《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006重印),1981年4月第1版。
〔清〕王鳴盛撰,《十七史商榷》,〔清〕乾隆五十二年洞涇草堂刻本。
〔清〕王鳴盛撰,陳文和、王永平等校點:《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月。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清〕趙翼著,《廿二史劄記》,《清》嘉慶五年淇貽堂刻本。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清〕姚鼐輯,王文濡校註:《古文辭類纂評註》,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1年5月初版。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9月初版。
〔清〕章學誠,孫德謙著,《文史通義.太史公書義法》,台北:世界書局,2011年4月五版六刷。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書印書館,1999年10月第1版。
〔清〕林伯桐,《史記蠡測》,收錄於《二十五史三編》第一冊《史記》之屬,長沙市,岳麓書社出版,1994年12月第1版。
〔清〕錢泰吉,《甘泉鄉人稿》卷三〈書蕭相國世家後〉。引自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
〔清〕曾國藩纂,《經史百家雜鈔》,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1月初版。
〔清〕劉熙載著,《藝概》,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3年。
〔清〕郭嵩燾撰,《史記札記》,台北:世界書局,2010年1月2版2刷。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台北:台灣時代書局,民國64年1月初版。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1年9月初版。
〔清〕孫詒讓著,李笠校補:校補定本《墨子閒詁》,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0年2月3版。
〔清〕崔適著,張烈點校,《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第1版)。
〔清〕李景星,《四史評議》,長沙:岳麓書社出版,1986年11月第1版。
〔清〕吳見遠,李景星著:《史記論文.史記評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年12月1第1版。

二、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寡多排列)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台北市:東大圖書,民79年4月初版。new window
王子今,《史記的文化發掘》,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王志剛、陳文德,《弱勢大贏家:劉邦大傳》(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版。
王叔岷撰,《史記斠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版。
王國維等著,《司馬遷---其人及其書》,台北:長安出版社,民國74年9月初版。
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心理學》,台北:台灣商務印館,1986年。
王强,《史記漢書人物講讀》,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
王學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王毅注譯,《新譯新語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1995年8月初版。
王壽南,《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初版。
方孟銓、林子鈞、劉昊、戴聲濤、李治編著:《改變中國歷史的故事》,第七冊,台北:莊嚴出版社,民國76年3月。
司修武,《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81年初版。new window
司馬遼太郎著、鍾憲譯,《項羽對劉邦:楚漢雙雄爭霸史》(上)(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田昌五、安作璋主編:《秦漢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8年5月,第2版。
安作璋、孟祥才,《漢高帝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第1版。
江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台北:師大書苑,民國80年4月。
朱星,《中國皇帝評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
朱東潤,《史記考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月第1版。
朱釋本,《老子校釋.附帛書老子》,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4年3月。
何世華著,《史記美學》,(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81年初版)。
何清谷校注,《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出版。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台北:里仁出版社,民86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店,2000年3月第1版。
李勉著,《老子詮證》,台北:東華書局,民國76年4月初版。
李偉,《弱勢大贏家:劉邦修身、治國、平天下之道》,臺北:詠春圖書,2001年。
李晚芳,《讀史管見》,收錄於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
李零譯注:《孫子譯注》〈計篇〉,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初版。
汪惠敏,《史記政治人物述評》,台北:師大書苑,民國80年4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說鴻門宴的坐次〉,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71年1月初版。
易中天注釋:《新譯國語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11月初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4年初版。
林品石註譯:《呂氏春秋今注今譯》〈恃君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4年2月初版。
林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 1994年8月。
林啟彥著,《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出版社,民83年初版。
林劍鳴,《秦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國81年出版。
林劍鳴,《新編秦漢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2月。
林慶勳、竺家寧等編著,《文字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民國84年9月初版。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季燁,《劉邦》,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吳福助,《史漢關係》,台北:文史哲出版,民國64年4月初版。new window
吳福助,《史記解題》,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孟祥才,《秦漢人物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
孟祥才,《中國歷史‧秦漢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初版。
孟祥才,《先秦秦漢史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施丁、廉敏編,《史記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高明,《秦漢史論稿》,台北:五南圖書,2002年8月初版。
高敏,《睡虎地秦簡初探》,台北:萬卷樓,民國89年。
姚偉鈞、陳業新著,《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台北市: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業部,2000年。
秦漢唐,《楚漢爭霸—劉邦用人方略》,台北:文經閣出版社,2005年。
孫文聖,《劉邦》,哈爾澳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6年。
孫家洲,《劉邦與漢初三傑》,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孫曉主編,《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彙編.史記》,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1月初版。
徐文珊,《史記評介》,台北:維新書局,民國69年8月再版。
徐南村,《鹽鐵論集釋》卷八〈誅秦第四十四〉,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4年初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卷二,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初版。
陶希聖、曾資生編校,《中國政治制度史》,第二冊秦漢,台北:啟業書局,民國68年。
國立編譯館:《教育心理學》,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9年8月初版。
增修《辭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陳直,《史記新證》〈貨殖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陳直,《漢書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陳桐生,《《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
陳桐生,《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台北:洪葉文化,2002年9月初版。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民國59年5月初版。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民國78年5月9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91年4月初版。
黃中業,《漢高祖劉邦傳/毛澤東評點的帝王大傳》,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黃展岳,《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台北:允晨文化,民國88年8月。
勞榦,《秦漢史》,文化大學出版,2001年9月。
程金造,《史記管窺》,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月第1版。
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張文立,《秦始皇評傳》,台北:里仁書局,民89年。
張金鑑,《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7年7月初版。
張軍,《楚國神話原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1月初版。
張春興,《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66年。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民81年初版。
張桂萍,《《史記》與中國史學傳統》,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12月。
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秦漢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初版。
張富春,《〔清〕吳見思《史記論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初版。
張强,《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學新探》,台北:崧高書社,民74年11月出版。
張舜徽,《張舜徽壯議軒日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11月。
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嶽麓書社出版,1995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台北:里仁書局,民86年初版。
傅樂成主編,鄒紀萬著:《秦漢史》,台北:眾文圖書,民83年9月2版。
傅樂成,《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76年9月再版。
葉孝信,《中國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3月。
楊樹增,《史記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廖從雲《中國歷代縣制考》,台灣中華書局,民國58年2月初版。
廖伯源,《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台北:台灣商務,民國87年。
廖伯源,《秦漢史論叢》,台北:五南圖書,民國92年。new window
鄭會欣編著,《劉邦立國》,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
鄭圓鈴,《《史記》黃老思想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87年。
趙生群,《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翟文明,《劉邦圖傳》,北京:中國箋戲劇出版社,2003年。
蔡信發、沈謙編著:《詩詞曲賞析》,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79年2月初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校訂本),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7年7月版。
劉光義,《司馬遷與老莊思想》,台北:台灣商務,1986年6月初版。new window
魯迅,《漢文學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謝祥皓,劉宗賢著:《中國儒學》,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謝冰瑩等註譯,《新譯古文觀止》,三民書局,民國76年7月。
韓兆琦,《新譯史記》,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2月初版。
韓兆琦,《史記箋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2004年12月初版。
韓兆琦,《史記博議》,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1月。
韓復智、葉達雄等,《秦漢史》,台北:空中大學用書,民國76年8月。
羅慶康,《劉邦新傳》,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
賴漢屏,《史記評賞》,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9年初版。
魯洪生,《讀懂《周易》》,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初版)。
錢鍾書,《管錐編》第三冊《全漢文》卷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熊禮匯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淮南子》,台北:三民書局,民國2008年1月二版一刷。
羅慶康,《劉邦新傳》,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羅立剛註譯:《新譯蘇洵文選》,三民書局,2006年初版。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3年6月。

三、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寡多排列)

于東新,〈略論漢初的黃老之學與儒學〉,保定:《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14-17。
王文杰,〈大風歌與垓下歌---對兩位歷史人物的鉤沉〉,《報人閱讀》,2006年第3 期,頁38-41+51。
王文顏,〈司馬遷筆下的高祖形象〉,《孔孟月刊》,第27卷第12期,民國78年,頁27-35。new window
王世民,〈西周金文中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第三期。收錄於:《中國先秦史論壇》2007年3月。
王仲孚,〈鼓蕩秦漢風雲的張良〉,《中央月刊》,第9卷第3期,1977年1月,頁113-117。
王珍珍,〈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略論司馬遷的天命觀〉,合肥:《科教文匯》,2008年04期,頁172。
王堯,〈司馬遷與微時劉邦〉,河南:《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11月,第5卷第11期,頁72-76。
田慶餘,〈說張楚〉,《楚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1-29。
史云貴,〈西漢郡國並行制探略〉,《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頁153-155。
朱新林,〈鄒衍五行說考論〉,《江南大學學報》,第7卷第2期,2008年4月,頁61-65。
佟守琴,〈劉邦的性格與其功業的關係〉,《昭鳥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月,第23卷第1期,頁58-61。
李波,〈從史記看劉邦的用人藝術〉,《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2期,頁40-42。
李禹階、劉力:〈陸賈與漢代經學〉,《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1期,2009年1月,頁36-37。
李庫,〈黃老思想與漢初政治〉,《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9年3月,頁10-13。
李威熊,〈創業的典範—劉邦〉,《幼獅月刊》,第48卷第6期,民國67年12月,頁13-17。
呂倩,〈分封郡縣論爭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10,頁140-141。
汪少華〈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1期,2001年1月,頁117-123。new window
汪高鑫,〈陸賈的歷史著述與歷史思想〉,《安徽大學學報》,第25卷第4期,2001年7月,頁6-11。
肖振宇、張永華:〈劉邦統御之術述評〉,《張家口師專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年2月,頁17-20。
周幼濤:〈試論百越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3年6月,頁20-26。
林祥,〈《大風歌》與漢初政局〉,《甘肅理論學報》,1997年6月,頁58-61。
胡興華,〈陸賈生平功績考〉,大連:《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12期,頁104-105。
柳玉振,〈漢高祖的故鄉—豐縣〉,《江蘇文物》,76年6月,頁24-26。
施丁,〈司馬遷寫當代史〉,收錄於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頁185-189。
2002年2月,頁17-20。
范天成,〈劉邦《大風歌》情感底蘊新探----兼論漢初翦滅異姓諸侯王之得失〉《人文雜志》,1994年第3期,頁113-118。
夏益,〈漢高祖與漢初異姺諸王新論〉,《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年5月,第28卷第2期,頁71-74。
庫曉慧,〈從漢初郡國並行制的演變看中央集權的逐步加強〉,《沈陽大學學報》,第21卷第6期,2009年,頁83-85。
崔向東,〈論劉邦項羽的性格及對成敗的影響〉,《錦州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頁32-36。
孫宇男:〈陸賈對儒家治國思想新闡釋之考證〉,大連:《牡丹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頁10-11。
莊輝明,〈對秦漢強幹弱枝政策的再思考〉,《歷史教學問題》,第4期,2002年,頁7-11。
孫娟,〈《史記》感生神話與司馬遷表現藝術〉,北京:《唐都學刊》,第22卷第3期,2006年5月,頁89-93。
袁達,〈《史記》的志怪和司馬遷的思想〉,《南都學壇》,第15卷第5期,1995年,頁1-7。
唐德榮,〈略論劉邦的分封思想〉,《求索》,2000年第5期,頁119-123。
唐德榮,〈論郡國並行體制的特點〉,《湖南社會科學》,〈文教.歷史〉,2004年第4期,頁148-150。
許云欽,〈漢初分封之得失與賈誼的主張〉,《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0期,頁79-81。
姚聖良,〈黃帝傳說的發展演變與黃老學的階段性特點〉,《青海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頁114-118。
張宇,〈淺析《史記》存在大量非實錄史料之原因〉,《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7期,頁53-55。
張秋升,〈陸賈的歷史意識及其文化意義〉,《齊魯學刊》,1997年第5期,頁62-72。
張振台,〈駁《漢高祖劉邦生年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1卷第4期,1994年),頁49-50。
張筠,〈從對漢高祖的神話材料的處理看司馬遷的歷史觀〉,《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頁77-80。
張強,〈從《大風歌》看西漢禮樂與文學之關係〉,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1年6月,頁73-78。
盛麗麗、呂建濱,〈漢高祖兩度實行分封制探因〉,《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8年2月,頁123-124。
曹家齊,〈劉邦布衣集團與西漢政權的建立〉,《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頁91-95。
湯其領,〈漢初封國制探析〉,《史學月刊》1998年第6期,頁34-38。
湯其領,〈西漢郡國並行論〉,《史學月刊》,2001年第4期,頁33-37。
湯其領,〈劉邦漢初分封王侯探析〉,《江海學刊》,1996年第2期。頁123-126。
項永琴,〈為獨尊儒術導夫先路者----陸賈〉,《文史知識》,1989年5月,頁32-33。
項永琴,〈試論陸賈在學術、思想領堿的創造性貢獻〉,《煙台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4年3月,頁28-30。
陳改娟,〈論蕭何的明哲保身策略〉,《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頁63-68。
黃宛峰,〈叔孫通、陸賈與漢初的儒學走向〉,開封市:《史學月刊》,1995年第3期,頁17-22。
黃雲僧,〈漢高祖〉,台北:《獅子吼》雜誌社,民國62年,頁21-24。
楊大忠,〈《史記》西漢史中天命神怪思想初探〉,《船山學刊》,2006年第2期,頁64-66。
楊自平,〈評析《史記》論劉邦的功業與歷史定位〉,《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民97年53期,頁29-48。
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傅斯年全集》第二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new window
董平均,〈西漢王國分封制度探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頁15-19。
詹士模,〈劉邦集團的興起與滅秦成功的原因〉,《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民國93年12月第2期,頁157-180。
詹士模,〈漢高祖神奇事研究〉,《嘉義農專學報》第46期,1996年,頁111-122。
鄭善諄,〈漢高祖劉邦傳古的《大風歌》與《鴻鵠歌》〉,《歷史月刋》,2004年2月,頁130-131。
趙烜末,〈楚漢戰爭中劉邦戰略思想試析〉,《福建論譠》,第5期,1994年,頁39-46。
劉磐修,〈從芒碭到豐沛:漢高祖劉邦起兵發微〉,徐州:《安徽史學》,2008年第5期,頁12-15。
羅家雲,〈秦代的法治實踐及其歷史教訓〉,《玉溪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7期,2009年,頁22-25。
韓曦,〈試論老子與陸賈無為思想的異同〉,《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8卷第1期,1997年2月,頁18-22。
詹石窗、張欣:〈《黃帝四經》的價傎觀及其意義〉,《廈門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頁27-34。
熊呂茂,〈馬王堆漢墓《黃帝四經》之學派歸屬辨析〉,長沙:《求索》,2009年10月,頁200-212。
寧國良:〈論黃老思想與劉邦的治國實踐〉,《西北大學學報》第35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09-112。
鄭善諄,〈漢高祖劉邦傳古的《大風歌》與《鴻鵠歌》〉,《歷史月刋》,2004年2月,頁130-131。
蔣非非:〈漢初蕭曹相位之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頁92-99。
劉敏,〈關於漢初封王的兩個問題〉,《南都學壇》,第17卷第1期,1997年,頁5-9。
劉慶濤、左玉蓮,〈試論漢初封國與西周分封制度〉,《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頁90-92。
鮑延毅,〈劉邦與「文化」及文士〉,《國文天地》17卷10期,91年3月,頁77-78。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陳民裕,〈凌隆稚《史記評林》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民國95年。
楊頡慧,〈西漢前期黃老學說下的法律思想與法治實踐研究〉,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李秋蘭,〈《史記》敘事之書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7年。
張梅燕,〈明太祖設置國子監及其作用(明太祖儲養與利用文人學士)〉,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
蔡僑宗,〈祖御製道德真經之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
王廣勇,〈陸賈《新語》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初探〉,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陳倩,〈陸賈思想研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張偉毅,〈陸賈政治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年。
史娟,〈陸賈及《新語》研究〉,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林裕斌,〈漢初異姓諸侯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國97年5月。
劉軍呈,〈西漢前期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史地系碩士班,民國99年5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