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北朝對《楚辭》的接受
作者:林雅琪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陳怡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屈原《楚辭》《楚辭》學魏晉南北朝Qu YuanChu CiStudy of Chu Ci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魏晉南北朝《楚辭》學發展,與當代政治、社會環境,及士人的精神風貌、審美趨向息息相關。如文學意識的高揚,使得騷、賦分立,確立了《楚辭》獨立的文學地位。而傳播過程中,士人立基於兩漢《楚辭》學的基礎,展開對《楚辭》注釋、音韻、目錄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充實了兩漢《楚辭》學研究範疇的空白。此外,魏晉南北朝在屈原形象的品評上,認可屈原人格精神的高潔,並傾向將屈原品格與文學成就分開評論,批評態度也由直接轉向委婉質疑,並嘗試以「才」、「情」二端,重新創建具時代特色的屈原。
評論與擬作上,詩文、辭賦、駢文、志怪小說,不但對《楚辭》的文藝精神多所借鑑,在擬作上也展現突圍的企圖。結構創新、意象擴大,重視「情」、「辭」等特色,都是對傳統《楚辭》內容的拓展。
而新文藝審美觀的興起,使得《楚辭》擬作重視生活經驗的反應,走向世俗化、生活化;情感的內斂與深重,則催生了哀婉淒切、華美艷麗的文學擬作。《楚辭》的文藝精神,可說對當代悲美學的成立有推動之功。
綜論之,魏晉南北朝《楚辭》研究,雖然因時局動亂,造成資料的散佚,導致研究困難。但在《楚辭》學發展史上,時代特色極為強烈,承上啟下,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不但不容忽視,更成為唐、宋《楚辭》學最堅實的基礎。
The Acceptance of Chu-Ci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Abstract
The study of Chu-Ci during the period of 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s, social environment, elite groups, and aesthetic trend during the time.
It was also in this period, Sao and Fu were separated under the raising awareness of literature, and hence the independent literary status of Chu-Ci was established.
During its dissemination, Chu-Ci was in-depth studi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its annotation, phonology and the various categories. The absence of Chu-Ci studies in Han Dynasty was fulfilled by its following period—the 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Qu Yuan , who was recognized as a nobleman during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 was reviewed separately from his character. Critics on Qu Yuan also changed from direct criticism to deliberate questioning. It is also in this period that Qu Yuan was reviewed from his literary ingenuity and sentiments, thus, one of his images was restructured specially known for this epoch.
As for the reviews and imitation artworks in this period, such as: Fu, parallel prose, poetry, and mysterious fiction novels, which were not only created based on the literary spirit of Chu-Ci, but also showed the attempt to make a break-through out of the original masterpieces.
The innovated structures, broaden imagery, and elaboration on emotions and phrases are the expanded characteristics from traditional study of Chu-Ci. In addition, the rise of new aesthetic value had anchored the imitation works of Chu-Ci from reflecting life experience to become more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everyday life of folks.
The introverted and deep emotion of Chu-Ci also gave birth to the sorrowful, weeping but gorgeous literary imitating works. The literary spirit of Chu-Ci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orce which established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sense of melancholy.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Chu-Chu in Wei Jin and Southern Northern Dynasties is difficult due to numerous crucial research data of Chu-Ci were lost in unrests of an instable time. However, due to its strong and colorful style, the study of Chu-Ci during this period has its uniqu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which not only plays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u-Ci development but also serves as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Chu-Ci studies in the following Tang -Song Dynasties.
Key words: Qu Yuan; Chu Ci; Study of Chu Ci; 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一) 古籍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袁珂校注:《山海經》,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4月。
漢.孔安國:《尚書》,臺北:新興書局,1964年11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1月。
易中天注譯:《國語》,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3月。
漢.司馬遷等:《楚辭評論資料選》,臺北:長安出版社,1988年9月。
漢.司馬遷著、韓兆琦注譯:《史記》,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2月。
漢.班固著、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王逸等:《楚辭注六種》,臺北:世界書局 1978年。
三國.曹丕撰、王公偉點注:《列異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6月。
三國.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7月。
三國.曹操著、夏傳才校注:《曹操集校注》,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
晉.陳壽著、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晉.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8月。
晉.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晉.郭璞著、聶恩彥校注:《郭弘農集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晉.陸雲撰、黃葵校點:《陸雲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8 年。
晉.陸機著、劉運妤校注:《陸士衡文集校注》,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晉.宗懍撰、王毓榮校注:《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8月。
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月。
晉.王嘉撰、蕭綺錄、王根林校點:《拾遺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晉.陶淵明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晉.陶潛撰、王根林校點:《搜神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晉.葛洪著、何淑貞校注:《抱朴子》,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2月。
南朝宋.范曄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11月。
南朝宋.劉義慶著,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南朝宋.劉義慶撰、王根林校點:《幽明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南朝宋.劉敬叔撰、黃益元校點:《異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南朝宋.劉勰、黃叔琳校本:《文心雕龍》,臺北:宏業書局,1975年2月。
南朝宋.鮑照著:《鮑參軍集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
南朝梁.蕭統著、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第一書局,1980年11月。
南朝梁.吳均撰、王根林校點:《續齊諧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南朝齊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宏業書局,1975年2月。
南朝齊梁.鍾嶸著、程章燦注譯:《詩品》,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5月。
北齊.顏之推、李振興等著:《顏氏家訓》,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6月。
隋.釋道騫:《楚辭音殘》,出版地不詳:藝文出版社,1972年。
唐.李延壽等著、楊家駱主編:《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唐.李延壽等著、楊家駱主編:《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唐.房玄齡等著、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唐.長孫無忌等著:《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姚思廉著、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
唐.張鷟:《朝野僉載》,收錄於陝西震旦漢唐研究院編:《四庫文明》,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
唐.道宣:《廣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唐.韓愈著、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業公司,1983年11月。
唐.李白著:《李太白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97年5月2版。
唐.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註》,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9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四部刊要集部別集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1982年5月。
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京都:中央出版社,1980年12月。
九思叢書編輯:《陶淵明研究》,臺北:九思叢書編輯部,1977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2月。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1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天工書局,1994年9月。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出版社,1985年。
宋.吳仁傑:《離騷草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明.張溥、殷孟倫集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明.陳祚明著、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明.汪瑗著、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
清.張廷玉著:《明史》收錄於章培桓、喻遂生撰:《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
清.何焯著、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1月。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附補遺),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0月。
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7月。
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9月。
清.劉鶚著、徐少知新注:《老殘遊記》: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5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二) 專書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序)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于景祥:《駢文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5月。
中國屈原協會:《中國楚辭學》(第一輯~第十輯),大陸:學苑出版社,2003年1月。
仇小屏:《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10月。new window
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4月。new window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年9月。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5月。
王家歆:《楚辭九章集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史墨卿:《楚辭文藝觀》,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3月。
皮道堅:《楚藝術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成惕軒:《駢文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3月。
朱光寶:《魏晉南北朝詩歌變遷:詩體之變與詩人之變》,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年。
朱季海:《楚辭解故》,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
何光岳:《楚源流史》,大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何善蒙:《魏晉情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1月。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吳天任:《楚辭文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吳雲主編:《建安七子集校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呂正惠:《楚辭:澤畔的悲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0年。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大明:《漢楚辭學史》,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8月。
李中華、朱炳祥:《楚辭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年。
李曰剛著:《中國文學史》,臺北:白雲書屋,1976年9月。
李健:《魏晉南北朝的感物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年11月。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5月。
汪軍:《魏晉南北朝的藝術批評》,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周建江:《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
周建忠、湯漳平主編:《楚辭學通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周建忠:《楚辭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周殿富:《楚辭源流選集-楚辭餘》(歷代騷體賦選),長春:吉林出版社,2003年1月。
孟修祥:《楚辭影響史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東方朔等:《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6月。
林文欽:《文學美學研究資料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9月。
林河:《九歌與沅湘民俗》,大陸:三聯書店,1990年7月。
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彙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0年10月。
邱宜文:《巫風與九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8月。
姜亮夫、姜昆武:《屈原與楚辭》,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
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臺北:文光圖書公司,1974年8月。
姜亮夫:《楚辭書目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姜亮夫:《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姜亮夫:《楚辭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夏傳才主編,杜志勇校注:《孔融、陳琳合集校注》,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
徐公持:《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徐公持:《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徐志嘯:《楚辭綜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
徐嘉瑞:《中古文學概論》,上海:亞東圖書館,1924年。
殷光熹:《楚騷:華夏文明之光》,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馬以鑫:《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10月。
馬茂元主編、楊金鼎等注釋:《楚辭注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
高秋鳳:《天問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高秋鳳:《宋玉作品真偽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3月。
常宗豪:《楚辭—靈巫與九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5月。
張仁青:《六朝唯美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1月。
張仁青:《駢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new window
張公善:《批判與救贖-從存在美論到生活詩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張正明:《楚史》,湖北:武漢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娣明:《魏晉南北朝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曹道衡、沈玉成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6月。
曹道衡:《魏晉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漢京出版社,1986年9月。
莫道才:《駢文研究與歷代四六話》,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年4月。
莫道才:《駢文通論》,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5月。
許又方:《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3年2月。
郭沫若:《今昔集》,重慶:出版社未詳,1943年。
郭建勛:《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長沙:湖南大學師範出版社,2001年4月。
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年4月。
陳怡良:《田園詩派宗師-陶淵明探新》,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5月。
陳怡良:《屈原文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怡良:《屈騷審美與修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10月。
陳松雄:《齊梁麗辭橫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月。
陳煒舜:《楚辭練要》,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6年7月。
陳鵬:《六朝駢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5月。
陶潛撰、楊家駱主編:《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6月。
彭毅:《楚辭詮微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曾春海:《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年 3 月。
游國恩:《游國恩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月。
游國恩:《楚辭概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游國恩:《楚辭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11月。
游國恩:《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湯炳正等:《楚辭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
費振剛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月。
黃節注:《阮步兵詠懷詩註》,臺北:藝文書局,1975年。
黃震雲:《楚辭通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1月。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臺北:洪範書局,1985年4月。
楊家駱主編:《駢體文鈔》,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5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葉舒憲:《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
葛曉音:《八代詩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過常寶:《楚辭與原始宗教》,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寧稼雨:《六朝小說學術檔案》,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廖序東:《楚辭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0月。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9月。
熊傳薪:《楚國.楚人.楚文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11月。
臺靜農:《楚辭天問新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趙玉萍:《魏晉南北朝文學發展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趙建軍:《魏晉南北朝美學範疇史》,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
趙輝:《楚辭文化背景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8月。
劉大杰等:《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劉永濟等:《楚辭新義五種》,臺北:鼎文書局,未刊出版年月。
劉建國、顧寶田注譯:《莊子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月。
蔡守湘主編:《歷代詩話論詩經楚辭》,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6月。
蔡靖泉:《楚文學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蔣天樞:《楚辭論文集》,臺中: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鄭欽仁等:《魏晉南北朝史》,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鄭篤:《中國俗文學史》,臺北:商務出版社,1965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局,1999年3月。
魯迅:《漢文學史綱》,臺北:風雲出版社,1990年11月。
魯迅等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9月。new window
穆克宏、郭丹編著:《魏晉南北朝文論全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蕭兵:《楚辭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
蕭淨宇:《超越語言學-巴赫金語言哲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1月。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1月。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
戴震:《屈原賦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戴錫琦、鍾興永:《屈原學集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6月。
繆天華:《楚辭九章淺釋》,臺北:出版社未詳,1957年。
鍾敬文:《楚辭中的神話和傳說》,臺北:東方文化事業公司,1970年。
鍾濤:《六朝駢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韓愈等:《唐宋八大家全集》,臺北:新世紀出版社,1997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台灣書局,1998年10月。
聶石樵:《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顏翔林:《楚辭美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羅勃C.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蘇雪林:《天問正簡》,臺北:廣東出版社,1974年。
蘇雪林:《屈原與九歌》,臺北:廣東出版社,1973年4月。new window
蘇雪林:《屈賦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
蘇雪林:《楚騷新詁》,臺北:國立編譯館,1978年3月。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4月。
饒宗頤:《楚辭書錄》,香港:出版社未詳,1956年。

二、 期刊論文
(一) 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毛佳:《南朝與北朝騷體文學比較研究》,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王敘云:《魏晉士人遊憩觀與身心治療關係》: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7月。
王艷麗:《魏晉南北朝俠風與詩歌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主體的心靈鏡像》,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邢宇皓:《謝靈運山水詩研究》,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6月。
林雅琪:《楚辭與音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馬婷婷:《兩宋之際的楚辭研究》,西北師範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高秋鳳:《楚辭三九暨後世以九名篇擬作之研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6年。
陳逸根:《屈賦神話與屈原審美精神研究》,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2月。new window
陳煒舜:《明代前期楚辭學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3月。
焦燕:《庾信詩賦意象論》,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
黃文雁:《屈原神性思維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
楊美娟:《元代楚辭學》,台灣臺北市立師範學院2000年碩士論文。
詹詠翔:《楚辭意象論》,台灣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賈吉林:《楚辭在西漢的傳播與接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廖棟樑:《古代楚辭學史論》,台灣輔仁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6月。new window
種光華:《魏晉文學楚辭接受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趙乖勛:《宋代楚辭學》,四川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趙明玉:《宋清楚辭學的連續與轉型》,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帥麗:《兩漢魏晉文士的屈原批評及其生存之思》,漳州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劉燕:《先秦漢魏六朝美人意象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鄭晶艷:《楚辭對阮籍思想及其文學創作的影響》,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謝小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楚辭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二) 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孔定芳:〈死亡恐懼與魏晉風度〉,《咸寧師專學報》第15卷第1期,1995年2月。
毛浦先:〈論《楚辭》校勘學產生與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雲夢學刊》第23卷第3期,2002年5月。
王立:〈先秦惜時主題與中國文學中的個體價值追求–主題學與先秦文學關係研究的一個回顧〉,遼寧:《大連大學學報》第28卷第5期,2007年10月。
王德華:〈恨人神之道殊,申禮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賦》解讀〉,《古典文學知識》第2期,2013年。
王興芬:〈楚辭與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4期,2008年8月。
江增華:〈魏晉玄學之解讀〉,《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2年2月。
宋菲:〈《文心雕龍.辨騷》篇要旨探微〉,《長城》編輯部第10期,2012年。
李湉笑:〈自然美的發現與魏晉士人的山水情結〉,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
李菲:〈淺論魏晉士人的社會政治思想〉,《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第1期,2012年。
林秀潔:〈論江淹之「善於摹擬」--以〈山中楚辭五首〉為例〉,《問學》2008年6月。
柯混瀚:〈劉向與《楚辭》關係再探〉,《東方人文學誌》,2006年12月。new window
紀曉建:〈先秦冥界神話考-兼論楚辭招魂的神話學價值〉,《蘭州學刊》第5期,2010年。
孫寶:〈儒運遷轉與漢晉騷體賦體式演進〉,《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五期,2011年。
納秀艷:〈執著與反叛-阮籍《詠懷詩》生命意識探析〉,《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
高林清:〈論蕭統《文選》中的楚辭批評〉,《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12年7月。
崔俊娜、羅文軍:〈建安同題賦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12年2月。
許愷容:〈郭璞〈遊仙詩〉與《楚辭.遠遊》之比較〉,《東方人文學誌》2009年9月。
連邵名:〈曾姬壺銘文所見楚地觀念中的地下世界〉,《南方文物》第1期,1996年。
郭建勛、榮丹:〈北朝騷體文學概述〉,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2006年。
郭建勛:〈論南朝騷體文學藝術上的新變〉,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6卷,1996年12月。
陳逸根:〈神話創造與心理治療--〈離騷〉之神遊情節新探〉,《興大中文學報》,2008年11月。new window
陳慶元:〈張協洛陽二賦初探——〈洛禊賦〉與〈登北芒山賦〉〉,《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03期2002年。
陳潔:〈夏侯湛詩歌考述〉,《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1卷第2期,2011年4月。
陶琳:〈蕭綱與楚辭〉,杭州:《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8卷第2期, 2006年。
詹詠翔:〈《楚辭.招魂》之「恐懼意象」探討〉,《東方人文學誌》2010年12月。new window
鄒芙都:〈楚器「鎮墓獸」形制內涵探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2003年1月。
廖棟樑:〈忠誠之情,懷不能已--論班固的屈原觀〉,《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1月。new window
趙璧光:〈論屈賦之流變〉,《成功大學學報》(人文卷)第八卷,1973年6月。
劉利華:〈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名士標準〉,新疆:《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2年6月。
劉強:〈論魏晉人物美學的範疇與體系〉,上海:《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6期,2012年12月。
蔣方、張忠智:〈兩漢士人閱讀屈原的價值取向探釋〉,《湖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1年3月。
踪凡:〈論司馬遷對中國楚辭學與中國賦學研究的貢獻〉,《濟南大學學報》第16卷第3期,2006年。
鄧新華:〈從漢儒評《騷》看兩漢文學接受的異化〉,《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6月。
魯瑞菁:〈「〈離騷〉稱經」與漢代章句學〉,《靜宜人文社會學報》,2007年2月。
嚴金東:〈評朱熹對「思無邪」的解說〉,《重慶社會科學》第10期,2007年。
蘇惠霜:〈論屈原作品和騷體紀行賦〉,《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5期,2010年10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