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就業期望之調查研究
書刊名:特殊教育學報
作者:杞昭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 Chao An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4
頁次:頁3-30
主題關鍵詞:視覺障礙就業現況就業期望Visually handicappedSituationsExpec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9
  • 點閱點閱:66
     本研究煙在瞭解國內視覺障礙者目前的就業狀況,以及其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就業期望,就臺灣區視覺障礙團體會員4818名中,以年齡在二十至四十歲之間的會員為對象,進行分層隨機取樣,共抽取372名進行電話訪問。 所蒐集之資料以次數分配法、Pearson積差相關、t-test、多元逐步迴歸和趨向分析加以處理。茲將本研究之結論摘述如下: 1.接受本研究訪談者中男性佔66.1%,女性佔32.5%;其中全盲佔50.0%,弱視佔48.5%;先天失明的佔47.7%,後先失明的佔50.8%;會使用點字者佔57.5%,不會點字的佔49.1%;已婚的38.6%,未婚的佔54.4%,已離婚的2.0%;撫養親屬人數多在2人以下(29.5%);教育程度在高中職以上的佔68.4%;所從事之行業以按摩業最多(48.5%),其次為電腦文書處理(10.5%)、教書(7.3%),其餘為電話接線(2.6%)、理療(1.2%)、演唱(1.2%)等工作;職業訓練機構方面以重建業25.7%為最多,其次為啟明學校20.2%,訓局為2.9%。   2.視覺障礙者就業者佔73.1%,其中66.5%是受僱;而多數是自行應徵佔41.7%,其次為朋友介紹35.3%;收入在1500-3500元之間者佔73%,惟仍有20.6%其收入低於15000元;自認不夠或勉強可以維持生活的佔65.0%,但滿意或非常滿意目前工作者佔72.4%,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佔27.5%;有意想換工作者佔37.0%至於目前尚未就業者仍有25.7%,約佔視障人口的四分之一。   3.視覺障礙者希望從事的行業依次為:「藝術方面:如文藝、戲劇、音樂、雜藝(占星、算命)」、「社會福利方面:如神職宗教工作者、教師」、「企業事務方面:如總機、打字員、文書雜務」、「個人服務方面:如接待服務、美容師、顧客服務」、「銷售方面:如存貨銷售、一般銷售、販賣」,其中自認為想從事之行業和個己興趣符合的佔66.7%。待遇方面認為在25000-45000元之間較為合理的佔58.2%;想到年老之後的問題者佔70.5%,想到子女教育問題的佔59.1%;認為者年規劃應自己解決的佔20.5%,應由政府協助解決的佔66.7%,至於子女教育問題應自己解決的佔20.8%,應由政府協助者佔60.8%;303位想就業者中,願意參加勞委員的職前訓練課程的佔70.8%。   4.視覺障礙者在工作壓力方面,因工作所在地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亦即在城市的視覺障礙者之工作壓力比鄉村者大;在工作滿意度方面,因結婚與與否而有顯著差異,亦即未婚者之工作滿意度比已婚者佳;在工作收入方面,因性別、城鄉、教育程度及視力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亦即男生收入顯著高於女生、城市的視覺障礙者之收入顯著高於鄉村者、教育程度較高者其收入額顯著高於低教育程度者、全盲之收入顯著高於弱視者。   5.視覺障礙者的工作壓力隨年齡增加而呈現曲線趨勢,如果從各年齡層之壓力平均數來看,三十歲和四十歲的視覺障凝者其工作壓力急速下降而呈一轉折;而其工作滿意度隨年齡增加而有遞增趨勢;但其工作收入並未隨年齡增加而有遞增趨勢。   6.視覺障礙者的暢無收入和其工作滿度間成正相關,而和地區、性別間成負相關且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expectation of the visually handicapped in Taiwan, ROC. A total of 372 visually handicapped as subjects. Following were then main finding and suggestions: 1.The income of per month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to their gender.   2.The results show the three distinct predictors (education on levels, gender and district) combined account for 8.6% of the variance for there income per month of the visually handicapped.   3.To build up a special telephone line for massage services and to program an ideal traffic surroundings with no obstacles.
期刊論文
1.Hendren, G.、Taheri, A. M.(1994)。Successful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Clients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88(2),128-131。  new window
2.杞昭安(19880600)。視覺障礙學生就業問題之研究。特教園丁,3(4),3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萬明美、柏廣法(19990600)。大學視覺障礙學生畢業後生活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07-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金土(19940600)。影響視障學生生計發展的父母因素之預測和重要他人之影響研究。特殊教育學報,9,289-3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oessler, R. T.、Wolffe, K. E.、Schriner, K. F.(1992)。Employment Concerns of People with Blindness or Visual Impairments。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86(4),185-187。  new window
6.Ashcroft, S. C.(1984)。Research on multimedia access to microcomputer for visually impaired youth。Education of the visually handicapped,15(4),108-118。  new window
7.Anderson, J.(1989)。How technology brings blind people into the workpla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89,36-40。  new window
8.陳昭儀(1991)。視覺障礙者的職業教育與就業問題及安置。特教園丁,6(3),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俊卿、蔡淑芬、柯瓊宜、杞昭安、張勝成(1995)。臺北市視障者職業現況及其職種開發之可行性研究。彰化縣。75-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蔡宏昭(1986)。台灣地區殘障者職業重建與就業問題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武典(1990)。推展我國殘障者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之研究。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8)。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之理論與實務。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天威、徐享良(1994)。殘障者職業訓練適性職類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訓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月清(19980000)。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ilner, E. R.(1995)。A workbook for transition from scholar to the adult world a module for transitioning from scholar to the adult world Mississippi。A workbook for transition from scholar to the adult world a module for transitioning from scholar to the adult world Mississippi。沒有紀錄。  new window
5.Bosarge, Z.、Graham, T.(1995)。Alabama 622 Project services to deaf-blind Children。Alabama 622 Project services to deaf-blind Children。Talladega。  new window
6.蔡龍雄(1984)。漫談視障學生就業問題。視障教育論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萬明美(1998)。視覺障礙者之就業輔導。殘障者職業訓練與就業之理論與實務。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勝成(1998)。日本之殘障者的就業輔導措施。殘障者職業訓練與就業之理論與實務。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自(1985)。突破就業困境-與校友一席談有感。視障教育論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雪香(1984)。西德盲人現況。視障教育論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譽玫(1994)。視障學生的就業安置。視障學生的就業安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世杰(1996)。視障生的第二類種職業類科選科開發可能性之研究。視障教育論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享良(1997)。視覺障礙者按摩工作樣本行為評量手冊。視覺障礙者按摩工作樣本行為評量手冊。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享良(1998)。殘障者職業評量工具之運用。殘障者職業訓練與就業之理論與實務。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徐享良(1996)。適應行為量表。適應行為量表。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曾文雄(1989)。談盲人職業重建與就業輔導。談盲人職業重建與就業輔導。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錕鋙(1985)。我對視障者教育與就業的期望。視障教育問題專輯。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忠濤(1984)。按摩的研究與發展。視障教育論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淑卿(1978)。國內盲生職業輔導之探討。盲教育理念與實際問題研究。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杞昭安(1999)。定向行動能力檢核手冊。定向行動能力檢核手冊。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杞昭安(1997)。視覺障礙者之教育。特殊教育導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91)。職業心理測驗使用者手冊。職業心理測驗使用者手冊。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何華國(1998)。殘障者的職能評估。殘障者職業訓練與就業之理論與實務。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