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竹馬戲」音樂之探討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施德玉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8
頁次:頁63-74
主題關鍵詞:臺灣竹馬戲音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5
  • 點閱點閱:37
臺灣臺南縣新營市土庫里土安宮「竹馬陣」團,為臺灣唯一的竹馬陣團體。依其表演形式內容可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藝陣;其二為小戲。由於其表演角色分別以十二生肖呈現,因此有其獨特風格,亦為中國所僅見。 「竹馬戲」的表演藝術為我國戲曲類型中之「小戲」,除了娛樂之功能外,尚有宗教?邪意義,因此受到當地人重視,並予以極高之評價。 「竹馬戲」音樂主要是閩南一帶流行的民歌曲調,受到南管音樂影響而形成,本文分別從其藝陣表演形式、音樂曲體結構、音樂形式,十二生肖調弄等方向探討竹馬戲音樂之內涵。音樂伴奏部份以大廣弦、三弦、笛等文場為主,很少用到武場樂器,並經常以邊歌邊舞的踏謠形式演出,極具地方特色。 由於「竹馬戲」團在臺灣僅有一團,極具藝術文化之意義與價值,因此受到各方重視,文化建設委員會乃委託本人主持保存工作,不僅將其表演藝術錄影,並將所演出經典劇目之劇本、音樂和藝人生命史等加以記錄保存。
期刊論文
1.施德玉(1998)。閩臺竹馬戲之探討。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紫晨(1982)。中國民間小戲選。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玲玉(1991)。從閩南車鼓之田野調查試探臺灣車鼓音樂之源流。臺北:社團法人中國民族音樂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騰達(1984)。臺灣民間舞獅之研究。臺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永義(1980)。說俗文學。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永義(1988)。詩歌與戲曲。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永義(1987)。說民藝。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永義(19910000)。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市: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嵩山(1997)。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坤良(19810000)。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正之(1995)。樂韻泥香:臺灣的傳統藝陣。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文博(1992)。臺灣藝陣傳奇。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菁(1995)。中國戲曲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鄭志明、臺灣宗教文化工作室(1996)。文化臺灣。大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坤良(19970000)。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邱坤良(19920000)。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謝玲玉(19960609)。土庫國小竹馬陣全省罕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榮茂(19960609)。土庫國小竹馬陣目光焦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