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篇小說的構成--以張愛玲的〈色,戒〉為例
書刊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作者:嚴紀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7
頁次:頁229-251
主題關鍵詞:色,戒張愛玲俄國形式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9
  • 點閱點閱:93
本論文以張愛玲的〈色,戒〉為例 ,一方面從內緣途徑:試圖選用哈德遜小說元素的分類以及俄國形式主義文藝理論所標舉的幾個文學構造原則為基礎,分別就主題、敘事結構、人物、對話,意象、風格等層面,進行文本的分析研究,探討藉由種種表現手段在文學作品裡的功能,如何建立起有組織的整體,使作品成為藝術品。另一方面則從外緣途徑:著手於作品、作家、環境等背景資料的檢索追蹤,進行觀察比較。企圖將文學質素與文學系統掛鉤,避免因文本抽離,造成孤立研究。
期刊論文
1.周鼎有(1979)。淺斟細酌談「色、戒」:域外人「不吃辣怎麼胡得出辣子?」讀後。書評書目,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建(1983)。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愛玲(1997)。惘然記。惘然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愛玲(1997)。流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okkema, Douwe、Ibsch, Elrud、袁鶴翔(1987)。二十世紀文學理論。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義(1993)。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古添洪(19840000)。記號詩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正珩(1994)。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先勇(1980)。臺北人。臺北:晨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陽子(1980)。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人」的研析與索隱。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人」的研析與索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健。色?戒?惘然!。張愛玲新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愛玲(1997)。wu0 h96a/4。張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愛玲(1997)。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續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愛玲(1997)。我看蘇青。餘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輝揚(1989)。歷史的迴廊-張愛玲的足音。張愛玲的世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愛玲(1978)。羊毛出在誰身上:談「色、戒」,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水晶(1987)。從屈服到背叛-談張愛玲的「新」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域外人(1978)。不吃辣怎麼胡得出辣子?評「色,戒」,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水晶(1978)。生死之間-讀張愛玲「色、戒」,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樹森(1994)。西方理論與中國文學研究。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澤(1999)。世故的少女:張愛玲傳奇。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