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省思--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王嘉陵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Chia-li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0:2
頁次:頁105-124
主題關鍵詞: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ase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5
  • 點閱點閱:76
     本文透過質性研究中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一所小學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當中特別關注當事人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難題和困境。在事事要求成果的壓力下,形式跨越了實質,學校功能變得有如「教育產品製造廠」,專門負責生產大量教育成果。當教師實踐著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同時,心中的意識型態不停地在傳統與開放之間來回擺盪、游移不定,教育方式的質疑也因此產生。上級教育行政機關以「由上而下」方式執行學校本位課程的情況下,控制無所不在,「政策本位」取代「學校本位」,「績效責任」超越「專業自主」,壓縮了學校無限的發展空間。如火如荼的奮鬥之後,教師的求去代表著對課程改革最深沈的抗拒,也帶來未來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方向的思考、反省。
期刊論文
1.黃政傑、張嘉育(19991000)。國教九年一貫課程的落實與展望。國民教育,40(1),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成虹飛(19990200)。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12,27-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iroux, H. A.、謝小芩(19951200)。重新思考教師角色。通識教育,2(4),89-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rgreaves, A.(1982)。The rhetoric of school-centered innovation。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4(3),251-266。  new window
5.Kennedy, K. J.、Sabar, N.(1985)。Knowledge utiliz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report。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7(1),103-106。  new window
6.吳麗君(19990600)。夢裡故事說不完--英倫評量的邂逅。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2,119-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范信賢(2000)。無聲之聲:從教師的觀望與冷漠再思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進路。當學校--教師遇上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對談會。屏東縣:國立屏東師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elly, A. V.(1977)。The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Wheaton。  new window
2.Patton, Michael Quinn、吳芝儀、李奉儒(1998)。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Jorgensen, Danny L.、王昭正、朱瑞淵(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take, Robert E.(1995)。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5.Marsh, Colin J.、Day, Christopher、Hannay, Lynne、McCutcheon, Gail(1990)。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Falmer Press。  new window
6.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龍應台(1999)。百年思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進材(19970000)。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應用。高雄:高雄復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過程及特色(草案),http://teach.eje.edu.tw/data/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過程及特色881112.htm, 2000/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仲冬(1999)。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ay, G.(1985)。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Oxford:Pergamon Press。  new window
3.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