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之研究
作者:林香河
作者(外文):LIN, HSIANG-HO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方德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中國大陸教師教育小學班主任課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eacher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curricul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研究旨在於探究中國大陸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研究分為二個層面:第一層使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中國大陸教師教育《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計畫的目標與學科,及《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畫》政策中的目標,作為第二層分析之資料;第二層使用訪談調查法,針對大學教師教育行政層級、大學教師教育教師層級、小學行政層級、小學班主任層級等四個層級,進行課程計畫、課程目標、課程學科、課程經驗資料的蒐集,再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與第一層內容進行資料檢核,研究出內含在中國大陸教師教育課程內的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
本研究獲致以下重要結果,茲將本研究結果說明臚列如下:
一、中國大陸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計畫,制定是經由學校(大學)主導,採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15-2018年)》《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若干意見》、《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四項中央層級政策;《oo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oo省教育資訊化發展規劃(2014-2020年)》二項地方層級政策指導;課程計畫項目具有多元的知識項目與能力項目,課程計畫的實施採用忠實觀。
二、中國大陸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目標:成為具有師德的高品質人才,優秀全科型教師及現代優秀小學班主任的綜合性目標。
三、中國大陸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學科:共為40門,學分數為84學分,1162學時。
四、中國大陸小學班主任培育課程經驗:透過理論的實踐,體驗到小學整體環境與小學班主任角色及工作的全貌。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的建議供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curriculum of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earch wa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first layer used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objectiv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curriculum plan for the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ized Personnel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lass Teachers " and the policy of "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lass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 were used as the data for the cross-analysis of the second layer of data; the second layer used the interview survey method for the four levels of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level,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level, primary school administrative level, and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 level, collect the curriculum plan, course objectives, course subjects, curriculum experience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with the first layer of content, and studied the primary schools included in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reveled through above analyses.
The study had achieved important results, and lis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irst,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 in China had developed a curriculum plan, which was led by the university, adopted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and " Action plan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5-2018)"., " Several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 Improving the Guiding Outlin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 Two Outline-Level Policy Guidance for the " Outline of OO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 and the " OO Provinc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Plan (2014-2020) "; the curriculum project had multiple knowledge projects and capacity projec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was faithfully carried out.
Second,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curriculum for primary class teacher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goal of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excellent teachers, excellent all-round teachers and excellen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ird,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d a curriculum of 40 courses with a total of 84 credits and 1162 hours.
Fourth, the 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curriculum for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embodi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ory and experience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overall role of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 and work.
Finally, suggestions had been made for follow-up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alent cultivation curriculum.
壹、中文部份
丁一顧(2016)。認知教練對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 13(2),127-154。
丁如許(2011)。班會課:班主任不容忽視的重要一課。思想理論教育,6,56-59。
上海市金山區教育局(2009)。上海市金山區學校班主任工作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思想理論教育,24,40-44。
方田古、唐河(主編)(1991)。中國學生教育管理大辭典。北京:北京師範學院。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複文。
方德隆(200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 (2),1-24。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七版)。臺北:五南。
王立華、李增蘭(2007)。我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歷史考察與當代發展。當代教育科學,5-6,74-77。
王如哲(2017)。標準化師資培育的正反國際範例。教育研究月刋,237,8-16。
王俊山(2011)。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上海。
王俊山、盧家楣(2014)。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提升的干預實驗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2,31-34。
王俊山、盧家楣(2011)。小學班主任閱讀狀況的調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5,47-51。
王菊英(2011)。中小學班主任幸福感的調查研究。思想理論教育,18,43-47。
王鳳喈(1958)。中國教育史。臺北:正中書局。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2016)。中國共產黨大事記。北京:中共黨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3年1月10日發佈)。特級教師評選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教委:教人[1993]3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9年9月13日發佈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令第7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0年9月23日發佈實施)。《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令第1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2年3月1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十五期間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02〕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2年9月10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加強專科以上學歷小學教師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02〕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4年12月15日生成)。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04〕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6)。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畫。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6年8月31日生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啟動實施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畫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師廳〔2006〕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7年9月4日生成)。教育部關於表彰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和高校優秀輔導員等先進個人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人〔2007〕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關於重新修訂和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通知。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年8月12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基一〔2009〕1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年1月04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師〔201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年10月08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附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1]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年05月17日生成)。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國培計畫課程標準(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教師廳函〔2012〕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年09月13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印發《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2]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3年8月16日生成)。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年08月21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暫行辦法》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3〕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年09月02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3〕1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年01月11日生成)。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4〕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4年7月4日生成)。201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年08月19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畫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4〕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5年)。關於報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15-2018年)》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職成司函〔2015〕15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5年7月30日)。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8月28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關於印發《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社部:人社部發〔2015〕7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年03月21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加強師範生教育實踐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教師〔2016〕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6年7月6日生成)。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7 年7月10日)。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年11月6日生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小學幼稚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義務教育語文學科教學)》等3個文件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師〔2017〕1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年11月22日)。中國教育概況-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年02月12日生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8年教育資訊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技廳〔2018〕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年03月22日生成)。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畫(2018—2022年)》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文件:教師〔2018〕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a)。中國教育年鑒2004。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b)。中國教育年鑒2007。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c)。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考試介紹。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1951年8月10日頒佈)。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北京: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5年12月12日發佈)。教師資格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令第18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78年01月07日生成)。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件:國發〔1978〕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7年01月19日頒佈)。關於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文件:國發〔2017〕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1988年08月10日頒佈)。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試行)。北京:作者。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臺北:作者。
中華民國教育部(無日期)。近代中外歷史與教育大事對照表。臺北: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7 年6 月 14 日修正)。師資培育法。臺北:全國法規資料庫。
孔豔秋、陳晶琦(2012)。阜新市174名小學教師對兒童性侵犯問題的認識。中國學校衛生,10,1170-1175。
田本娜(主編)( 2003)。小學教育學。福建:福建教育。
白亦方(2000)。課程典範。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大辭書(第五卷)(頁846-847)。臺北:文景。
卯靜儒、吳宗雄、吳淑娟、李奉儒、李昭華、林麗菊、洪志成、侯幸雨、徐清美、許志庭、陳沛嵐、曾玉村、黃柏叡、蔡邦居、蔡清田、鄭文芳、謝卓君(譯)(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鑒(原作者: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Wallen)。高雄:麗文文化。
朱水萍、吳鳳娟(2015)。小學班主任評語的調查研究—基於600份評語的文本分析。上海教育科研,8,43-46。
朱姝、董莉萍、杜瑞紅、尹敏(2010)。教師職業枯竭及心理健康狀況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7,802-805。
合肥師範學院(無日期)。合肥師範學院學校概況校史沿革。安徽:作者。
伍振鷟(2000)。小學校令。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大辭書(第二卷)(頁543)。臺北:文景。
仲麗娟(2009)。一位小學班主任的反思敘事。教育學術月刊,9,28-32。
曲鐵華、郝秀秀(2016)。我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的演進歷程、影響因素及特徵(1978-2014)。當代教育與文化,8(4),74-80。
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2017)。個別、焦點團體訪談同意書。台南: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治理架構。
李莉(2011)。小學班主任校本培訓的模組設計。上海教育科研,5,57-58。
李玉明、梁秀香(2015)。我國中小學班會課研究述評。上海教育科研,1,28-31。
李向輝(2010)。從副業走向主業:班主任專業化的應然選擇。教育學術月刊,11,50-52。
李奉儒(2014)。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45-75)。臺北:學富。
李濤(2010)。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課程·教材·教法,12,11-14。
李松濤、楊曉(2015)。小學班主任情緒倦怠發生機制與調節策略—基於情緒勞動的分析。現代中小學教育,1,87-90。
李琳、陳芳、王媛、朱丹茜(2012)。走向專業理解—班主任專業標準的理性思考與實踐建構。教育理論與實踐,26,37-39。
李偉、鄭旭蘭、張瓊、張基廣(2013)。終身發展視野下基礎教育基礎性的另一種反思—基於W小學1958屆L班畢業生的生命歷程回溯研究。教育發展研究, Z2,5-15。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2。
吳學忠(2009)。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困境與對策。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22。
江瑞顏(2000)。奏定學堂章程。載於賈馥茗總編纂,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第五卷)(頁111)。臺北:文景。
何光君(2017)。試論小學班主任治班之道。中國教育學刊,S1,32-34。
杜時忠(2016)。 班主任制走向何方? 教育學術月刊,11,3-10。
杜明峰(2016)。班幹部的身份及其建構邏輯。教育理論與實踐,22,19-23。
改革開放30年中教育改革與發展課題組(2009)。教育大國的崛起:1978-2008。北京:教育科學。
周同予(1931)。中國學校制度。臺北:商務。
林來發、王紹楨、彭火炎、龔文廣、熊光義、段茂廷、張訓誥、葉玉坤、簡蒼調、張松禮、顧大我、劉邦富(1984)。中華民國能力本位師範教育考察團(第二團)報告書。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林彩岫(2000)。教育研究的兩個典範:質與量之討論。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二版)(頁209-225)。臺北:五南。
林新發(1996)。調查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法(主編),教育研究法(修訂版四版)(頁255-290)。臺北:師大書苑。
林進材(1997a)。教師知識的內涵、建構及其在師資培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8(1),34-39。
林進材(1997b)。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應用。高雄:複文。
林進材(2000)。師資培育。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大辭書(第五卷)(頁850)。臺北:文景。
林進材(2017)。班級經營。臺北:五南。
林進材、林香河(2012)。從教師教學轉化析論實施十二年國教後的教學挑戰與因應策略。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方向的期許。(頁237-253)。臺北:五南。
沈東娟(2013)。農村小學班主任專業發展學習模式的探究。思想理論教育,12,41-45。
胡適(1922年 10 月 22 日)。〈記第 8 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討論新學制的經過〉。努力週報,2 版。
柳斌(2002)。中國教師新百科—小學教育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封四維(2005)。教師發展標準取向(Standards-based)課程之行動探究── 以國民中學課程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俞啟定、楊瑾(2009)。關於中國教師資格的歷史考察。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教師與教師教育研究,11(7),65-70 。
祝若穎(2011)。日治時期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之發展與對公學校教學法之影響(1895-1945)(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若水(譯)(2002)。超個人心理學(原著者:Andre Lefebvr)。臺北:桂冠。
孫利(2015)。班主任作為主業的專業認同與反思。現代中小學教育,1,83-86。
孫邦正(編著)(1963)。師範教育。臺北:正中書局。
倪文傑, 陳孟勤(2002)。現代漢語規範詞·難詞·新詞 第四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倪鵬飛(主編)(2014)。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NO.5城市:群起群飛襄中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
高永平(2012)。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小學班主任隊伍現狀調研。思想理論教育,18,44-48。
高永平(2013)。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小學班主任隊伍的調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1,48-51。
馬蘭霞(2010)。我對教育案例的認識之四—怎樣對成功案例作分析。思想理論教育,4,46-48。
時麗娟、楊斌(2011)。班主任工作中的蝴蝶效應。思想理論教育,24,73-74。
曹永強(譯)(2014)。內容分析:方法學入門(原作者:Klaus Krippendorff)。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12)
梁啟超(1936)。變法通議。上海:中華書局。
許天威(1974)。以能力本位的課程培養特殊教育的師資。師友月刊,84,19-23。doi:10.6437/EM.197406.0019.
莊勝義(2014)。教育哲學研究的反思/反身方法—以「教育與社會正義」的解析為例。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413-446)。臺北:學富。
郭玉霞(2000)。課程實施。載於賈馥茗總(主編),教育大辭書(第九卷)(頁868-869)。臺北:文景。
國立中央大學(2010)。1902-1912 三江與兩江新式師範學堂。桃園:中央大學數位校史網(1902-2009)。
國家教育研究(2014)。中國教育年鑒。臺北:作者。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向陽(2004)。晚清京師同文館組織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
陳金盛(2000)。課程研究之哲學探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二版)(頁369-390)。臺北:五南。
陳永明(2001)。中國師範教育。取自http:
//www.edu.cn/edu/jiao_yu_zi_xun/gai_kuang/200603/t20060323_12669.shtml
陳美芳、黃楷茹(2015)。臺灣資優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展望:回應學校需求的論述。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論壇,13,17-34。
陳照雄(2001)。西洋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心理。
陳奎熹(1987)。教學研究法論的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法論(頁95-130)。臺北:師大書苑。
陳麗華(1995)。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推理之研究-結構與意識的辯證。臺北:師大書苑。
陳苗、沈小碚(2011)。我國教師網路研修互動效果分析及建議—以國培計畫小學班主任培訓專案為例。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81-83。
梁進龍、崔新玲(2014)。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現代中小學教育,8,123-126。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2015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北京:作者。
焦以璿、樊暢、丁晨(201年3月6日)。。唐江澎委員:保障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落地落實。中國教育報,第六版。
張沖(2011)。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對本職工作認知現狀的區域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5,57-60
張之洞(2014)。勸學篇。中國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張百熙、榮慶、張之洞(1904)。奏定學堂章程學務綱要。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張百熙《奏定學堂章程學務綱要》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66616
張春興(201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東華。
張民傑(2015)。培育未來師資之教專業課程架構探討。T&D飛訊,208,1-21。
深圳市教育局(2014)。什麼是師範教育類專業?取自深圳教育局網站http:/www.sz.gov.cn/jyj/ywzsk/fwjs3/jszgrd/201411/t20141117_2680423.htm
舒新城(1933)。教育通論。上海:中華書局。
惠中(主編)(2003)。教師教育新視野-本科學歷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初探。上海科技教育。
傅淳華(2016)。學校公共領域與學校制度的改革實踐。上海教育科研,1,23-26。
單麗、侯偉新(2014)。社會文化轉型期提升小學教師職業能力研究。社會科學戰線,9,279-280。
黃小蓮、劉力(2013)。價值博弈中的我國班級教育研究:歷程、內容與路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4,18-26。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五南。
黃光國(2015)。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心理。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鑒。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12)。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坤錦(2003)。南洋公學(一八九六至一九0五)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編號:NSC91-2413-H009-001),未出版。
黃嘉莉(2013)。標準本位師資培育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新華社(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新華社(2018)。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北京:中共中央國務院。
楊亮功(1963)。我國師範教育之沿革及其進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研究(頁1-15)。臺北:正中書局。
楊松洲(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一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師大書苑。
楊洲松、紀佳琪(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頁246-272)。臺北:高等教育。
福建省教育廳(2012)。福建省教育廳關於教師資格制度實施有關政策說明。取自http://teacherexam.eol.cn/news/201204/t20120419_767560_1.shtml
遊家政(2000)。詮釋學與教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二版)(頁65-82)。臺北:五南。
湯家偉、曾友貞(2017)。教師專業能力內涵與師資培育課程之落差論臺灣推動專業標準本位師資培育之困境。教育研究月刋,237,34-47。
費良琴(2010)。班主任培養小學生耐挫力的策略。現代中小學教育,4,78-79。
趙起陽 (編著)(1977)教育實習。花蓮: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
趙起陽(1989)。教育實習。臺北:五南。
齊學紅(2015)。班主任制度與班主任教師的身份建構。班主任,2015(10),5-9。
臺灣省立教育學院(編)(1977)。能力本位師資培育研討會報告書。彰化:作者。
蔡清田 (2000)。課程設計。載於賈馥茗總編纂,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第九卷)(頁853-854)。臺北:文景。
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五南。
葉國華(2008)。五十年後。香港:中華書局(香港)。
葉瀾(主編)(2008)。新基礎教育論-關於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北京:教育科學。
葉至誠(2008)。現代社會與公民素養。臺北:秀威信息。
潘晨建、趙琦、徐飆(2014)。江西省農村地區小學班主任傳染病防控知信行現狀。中國學校衛生,9,1306-1309。
駐美國代表處文化組(2013)。美研究指出篩選式師培方案教師表現較佳。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37。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80&content_no=2031
劉茗(2009)。河北省中小學班主任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5,137-144。
劉永存(2015)。小學優秀班主任核心能力的實證研究。上海教育科研,8,47-50。
葛明榮(2012)。案例教學模式在教師培養中應用研究—以小學班主任工作課程
為例。中國教育學刊,1,76-79。
盧曉東(2018)。超越因材施教的小學分班原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64-76。
盧芳芳、鄒佳佳、張進輔、蔣懷濱、林良章(2011)。小學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內隱汙名效應研究。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172-76。
歐用生(198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歐用生(1996)。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修訂版四版)(頁229-254)。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臺北:學富文化。
賴華強(編著)(2004)。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廣州:暨南大學。
薄楊毅(2016)。談小學語文教師作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20,26-28。
歷次五年規劃(計畫)資料庫(無日期)。歷次五年規劃(計畫)一五計畫至十二五規劃。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鐘啟泉(1991)。現代課程論。臺北:五南。
鐘秉林(2016)。積極探索小學全科教師培養。中國教學學刋,08,0-0。
鐘雲恭(2015)。工業4.0新一代的工業工程。遠東人月刋,297,13-17。
簡紅珠(1992)。教學研究的主要派典及其啟示之探析。高雄:複文圖書。
羅廷光(1947)。師範教育。臺北:正中書局。
羅昆玉(2016)。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環境教育工作。環境教育,5,48-49。
顧明遠(主編)(1992)。教育大辭典。上海:上海教育。
顧明遠(主編)(1998)。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上。上海:上海教育。
貮、外文部份
Aoki, T. T. (1988). Toward a dialectic between the conceptual world and lived world: Transcending instrumentalism in curriculum orientation. In W. F. Pinar (E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pp. 402-416). Scottsdale, AZ: Gorsuch Scarisbrick.
Aoki, T. T. (1990). Themes of teaching curriculum. In J. T. Sears, & J. D. Marshall (Eds.), Teaching and thinking about curriculum: Critical inquiries ( pp. 111-114).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Aoki, T. T. (1980/2005). Toward curriculum inquiry in a new key. In W. F. Pinar & R. Irwin (Eds.), Curriculum in a new key.( pp.89-11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Arends, R. L., Masla, J. A., & Weber, W. A. (1971). Handboo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modules in competency-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New York, N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eaching.
Bobbitt, J. F. (1918). The curriculum.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Bobbitt, J. F. (1924). How to make a curriculum.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Bowles, F. D. (1973). Competency-based teacher education? The Houston stor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0(6), 510–512.
Brown, D. (1977). Newer trends in teacher education. 載於臺灣省立教育學院編印,能力本位師資培育研討會報告書,1-11。
Charters, W. W. (1923).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Council of the Accreditation of Educator Preparation.(CAEP)(2016).2013 CAEP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caepnet.org/~/media/Files/caep/standards /caep-standards-one-pager-061716.pdf?la=en
Council of the Accreditation of Educator Preparation (CAEP)(2018). K-6 Elementary teacher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caepnet.org/standards/k-6-elementary -teacher-standards
Darling-Hammond, L. (1990).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Why and how? In A. Lieberman (Ed.), Schools as collaborative culture. (pp.25-50). New York, NY: Falmer Press.
Darling-Hammond, L. (1993). Reframing the school reform agenda. Phi Delta Kappan, 74(10), 752-761.
Darling-Hammond, L. (2000). How teacher education matt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1 (3), 166-173
Davis, D. L. (2014). Intervention fidelity, teacher perceptions and child outcomes of a literacy curriculum in a head start program: A mixed methods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
Darling-Hammond, L. (2006). Constructing 21st-century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7(3), 300-314.doi.10.11770022487105285962
Dewey, J. (1938/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Doyle, W. (1990). Themes in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W. R. Houston, M. Haberman, & J. Sikula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 3-24 ). New York, NY: MacMillan.
Doll, W. E.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nglish by Oxford Dictionaries. (2018). Empiricism. Retrieved from https; //en.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mpiricism
Fessler, R. (1977).An overview of competency based teacher education.載於臺灣省立教育學院編印,能力本位師資培育研討會報告書,12-16。
Harris, J. B., Mishra, P., & Koehler, M. (2009). Teacher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Curriculum-base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reframed.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41(4), 393–416.
Ishler, R. E., Edens, K. M., & Berry, B. W. (1996).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J. Sikula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 348-377). New York, NY: MacMillan.
Jaeger, E. L. (2013). Teacher reflection: Supports, barriers, and results. Teacher Education, 22(1), 89-104.
Kincheloe, J. L. (2004). The knowledges of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a critical complex epistemology,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1(1), 49-66
Kiggundu, E., & Nayimuli, S. (2009). Teaching practice: A make or break phase for student teacher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9, 345-358.
Kliebard, H. M. (1989). Problems of definition in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5(1), 1-5.
Kuhn, T, S. (201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4th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 O., & Yarger, S. J. (1996). Modes of inquiry in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In J. Sikula, T. J. Buttery, & E. Guyton(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pp. 14 – 37). New York, NY: MacMillan.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1017–1054.
Magrini, J. M. (2015). Phenomenology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Discerning a living curriculu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d Aoki's situational praxi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47(2), 274-299
Nelson, G. (2011). Providing preservice teachers with worthwhile field-based experiences in mathematics. Iowa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Journal, 38, 21-31
Noddings, N. (1991). Stories in dialogue: Caring and interpersonal reasoning. In C. Witherell, and N. Noddings (Eds.),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pp. 157-170).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liva, P. F. (2009).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7 th ed). Boston MA: Pearson/Allyn and Bacon.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9).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5th Ed). Singapore: Pearson.
Osterman, K.F., & Kottkamp, R. B. (1993).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Educators: Improving schooling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 CA: Sage.
Parsons, 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9, 297-318.
Patton, M. Q. (1999).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credibility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HS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34(5) (Part II) (pp.1189-1208).
Pillow, W. S. (2003). Confession, catharsis, or cure: The use of reflexivity as methodological power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6(2), 175-196.
Pinar, W. F., & Grumet, M. R. (1976).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 Ddubuque, IA: Kendall Hunt.
Pinar, W., Reynolds, W., Slattery, P., & Taubman, P. (2006).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5th ed). New York, NY: Peter Lang.
Popkewitz, T. (1987). Knowledge and interest in curriculum studies. In T. Popkewitz, (Ed.), Critic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Its folklor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335-354). New York, NY: Falmer.
Popkewitz, T.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opkewitz, T. (1998). Struggling for the soul: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oth, R. (1996). Standards for certification, licensure, and accreditation. In J. Sikula, T. J. Buttery. & E. Guyton.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pp. 242–278). New York, NY: MacMillan.
Schubert, W. H. (2008). Curriculum inquiry. In F. M. Connelly, M. F. He., & J. A. Phillio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pp. 399-4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ö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Shulman, L.S. (1984). The practical and the eclectic: A deliberation on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urriculum Inquiry, 14(2), 183–200.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tabback, P. (2016). In-progress reflection no.2 on current and critical issues in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39/243975e.pdf
Snyder, J., Bolin, F., & Zumwalt, K. (1992).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P.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402-435). New York, NY: MacMilla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7). Empiricism. Retrieved from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rationalism-empiricism/
Tröhler, D.(2014).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research: Why and how? In W. F. Pinar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urriculum research (2nd ed. pp. 60–66). New York, NY: Routledge.
Tonna, M. A., Bjerkholt, E., & Holland, E. (2017). Teacher mentoring an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oring and Coaching in Education, 6(3), 210-227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2000). Curriculum report card. New York, NY: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Zhang, H., & Gao, Z. (2014). Curriculum studie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W. F. Pinar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urriculum research (2nd ed.pp.118-133). New York, NY: 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