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基層教師對課程設計的回顧與展望
書刊名:教育資料與研究
作者:邱玉萍
出版日期:2004
卷期:57
頁次:頁25-30
主題關鍵詞:課程設計教育改革九年一貫課程行動研究教師團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6
  • 點閱點閱:37
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改議程中,雖然捉出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設計規準。但是,「知識淺化」的議題一直成為大家所關心的教育問題之一,在快樂學習的情況中,孩子們的身上到底獲得什麼樣的改變呢?同時,在這次課程改革的歷程中,教師被賦予無限的權力想像空間。課程權力下放後,教師可以藉由課程設計的歷程,達到增能的效果。而國內外的研究多發現教育改革的成敗與否,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對自我角色覺醒。但是,對於這樣重大的期待,經過九年一貫課程正式洗禮的前後,教師們又如何看待它呢?本文將從教師增能與孩子改變的觀點,呈現並反省檢討九年一貫課程中課程設計的問題與現象。最後探討課程改革的意義與教師應有的角色定位。
期刊論文
1.張佳琳(20000400)。從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評量檢視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之內涵。國民教育,40(4),54-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單文經(1999)。課程與教學領域的分與合:美國經驗。師大聯合年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eane, James A.(1997)。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2.Reid, W. A.(1999)。Curriculum as institution and practice: Essays in the deliberative traditi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3.Doll, William E. Jr.、王紅宇(1999)。後現代課程觀。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inar, William F.、Reynolds, William M.、Slattery, Patrick、Taubman, Peter M.(1995)。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Peter Lang。  new window
5.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歐用生(2002)。披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深度思考。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臺北:揚智。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