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奈米科技新課題融入學校教學的支持系統研究
作者:楊文森
作者(外文):Wen-Sen Yang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張美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奈米科技支持系統科學教育NanotechnologySupporting SystemScience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本研究旨在探討奈米科技新課題融入到學校教學,夥伴學校對機構所提供的支持系統現況滿意度和需求程度,進一步來思考如何來提升這個支持系統。研究的第一階段為「實證分析」,運用「調查研究法」兼採「深度訪談」來了解夥伴學校老師對於所提供的支持系統的滿意與需求程度;第二階段則利用「德懷術研究法」來建構理想的支持系統層面及內涵。
  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與文件分析來發展問卷,並以參加國科會奈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的夥伴學校成員共238人為問卷調查對象,同時視研究需要進行訪談。其次透過15位教育學者專家協助,進行三回德懷術調查研究。問卷調查總計回收有效問卷150份,三回合德懷術調查回收率為93.3%;研究所得資料,利用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及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在支持系統實證分析階段,奈米科技新課題融入到學校教學有多元實施型態、策略和方式,其在實施上會有外部機構及學校、教師本身等層面產生的困難,另外教師專業的提升和滿足及學校能自願參與奈米科技的教學是專案推動成功的基石之一。其次,夥伴學校教師在四點量表的支持系統現況滿意度介於表示「滿意」的3和「不滿意」的2之間,對於需求程度則是介於表示「需要」的3和「非常需要」的4之間;不同背景變項的夥伴學校成員只有在需求程度上因不同學校所在地區而有顯著不同。接著是在建構適切的支持系統階段,現況的支持系統透過德懷術研究下所建構的一種符合理想和實際的適切支持系統,是一套包括:「資源規劃方案」、「專業成長之規劃方案」、「校內行政支援」、「課程教學配套」、「方案評鑑」、「其它」等6項層面、30項層面內涵的理想支持系統。
  最後是在構建適切的支持系統組織身上,行政單位必須有更週延和彈性的配套作為,及兼顧理想與實際面的作為下提升組織能量,才能讓優秀人才展現其熱情的專業能力。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demand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caused by integrating the new topic of Nanotechnology into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further thinking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system.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tudy is "empirical analysis." Use "survey method" and "depth interviews" to analyze the partner school teacher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demand to the supporting system. The second stage is to use the "Delphi Technique Research Act" to construct the aspects and content of the ideal supporting system.
This study conducted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develop the questionnaire.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partner schools’ membership in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Nano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Project, a total of 238 people. Meanwhile, interview if the study needs. Further, with 15 education scholars’ and experts’ assist, conduct three times of "Delphi Technique Research Act." It was a total of 150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sponse rate of three times of "Delphi Technique Research Act" was 93.3%. Use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conduct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we h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in supporting system empirical analysis stage, the new topic of Nano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he school teaching has multiple implementation patterns, strategies and methods, but it has different levels of difficulty in external agencies, schools and teachers themselves when implementing. In addition, 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success to promote this project is the improvemen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schools can voluntarily participate in the Nanotechnology teaching. On the 4-point scale, the partner school teacher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is between "3-satisfied" and "2-dissatisfied." The degree of demand is between "3-necessary" and "4-very necessary." The partner school membership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degree of demand when the school location variables are different. In constructing an appropriate supporting system stage, the present supporting system is an ideal and practical supporting system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the "Delphi Technique Research Act." It includes "resource planning programs," "professional growth planning programs,"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ing," "teaching ancillary," "programs evaluation," and "others." They are in total of 6 aspects and 30 aspects of content.
Finally, in constructing appropriate supporting system organizations, the administrative units must have more completed and flexible ancillary practice, and promote organization energy with both the ideal and the actual aspect. In this way, we can let excellent talents show their enthusiastic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一、中文部份
公視新聞網(2006,1月30日)。芬蘭教育高品質關鍵-教師使命感。2011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pts.org.tw/php/news/view_pda.php? TB=NEWS_C_2006&;NEENO=62。
尹邦躍(2002)。奈米時代。台北:五南。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new window
王平原(譯)(1996)。10倍速時代:英代爾總裁葛洛夫的觀察與解讀(原作者:S. G. Andrew)。台北市:大塊文化。
王正雄(2001)。花蓮縣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支持系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王光復、范斯淳(2008)。中國大陸對提升創新能力所採行的科普教育措施。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4),11-17。
王芝蘭(2009)。人權教育教學對高中生人權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以中部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臺北市:心理。
王瓊慧(2008)。人權教育活動課程教學對國中學生人權態度之影響-以臺北縣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
田春梅(2008)。本土語言之學校行政支援與其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白春禮(2002)。納米科技現在與未來。新竹市:凡異出版社。
朱芳儀(2011)。國小教師與專業社群的態度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233
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屏東。
朱芳慶、梁朝雲(2010)。桃園縣國民中小學行政主管推動資訊教育的認知與成功因素一以縣績優資訊教師團隊為例。桃園教育領航學報,創刊號,33-56。new window
江惠真(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進學校革新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0a)。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期中績效評鑑會議報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0b)。2010奈米科技教育研究成果推廣嘉年華會。台北:作者。
何宏儒(2008,2月16日)。國科會:奈米計畫2期經費擬230億元。中央社記者報導。
吳茂昆(2003,2月23日)。展望新科技-小奈米大未來。中國時報,40版。101年12月3日,下載自http://www.nchu.edu.tw/~material/nano/nanoinformation55.htm。
吳清山、林天佑(2007)。課程融入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刋,79,169-170。new window
吳清基(1995)。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清基,李俊湖(2001)。推動九年一貫新課程教師成長與研究發展。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七)(頁17-27)。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吳瓊瑜(2007)。不同教學時間分配方式對國小學童學習奈米科技成效之研究-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系科學教育碩士班,台中。
呂宗昕(2003)。圖解奈米科技與光觸媒。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宋家驥(2010)。北區負責之離島及偏遠地區推廣計畫-只有奈米沒有距離。成果發表於2010年4月30日國科會科教處主辦,「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期中績效評鑑會議,高雄。
李子建(1997)。未來教育的挑戰與選擇:學校-大學夥伴計畫的角色。教育學報,25(2),new window
234
99-116。
李世光、吳政忠、蔡雅雯、林宜靜、黃圓婷(2003)。奈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之推動規劃與展望:從k-12奈米人才培育試行計劃談起。物理雙月刋,25(3),435-443。
李玉萍(2006)。人權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一位國小四年級導師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坤調(2007)。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個案研究~以臺北縣試辦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李孟娟(2006)。國小教師重大議題融入教學之課程實踐研究-以環境教育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
李定國(2005)。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報告。2011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nsc.gov.tw/_newfiles/head.asp?add_year=2005&;tid=3。
李俊湖(2007)。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139-148。
李翎兆(2004)。環境教育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
李隆盛(1993)。科技面面觀。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刋,31,18-20。
李隆盛,賴春金(2000)。科技與人力教育的進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慧娟(2004)。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慧娟(2004)。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new window
周珮儀(2003)。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 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1-138。
周珮儀(2008)。全球化思潮衝擊下的課程理論。課程與教學季刋,11(2),27-50。new window
周淑卿(1999)。國小教師次級文化對初任教師專業理論實踐的影響。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88-2413-H-134-008)。 235
周淑卿(2004)。我是課程發展的專業人員? 一教師專業身分認同的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7,9-16。new window
奈米國家型人才培育計畫(無日期)。奈米科技人才培育網。2011年5月31日,取自:http://nano-1.colife.org.tw/zh_tw/entry/content! contentView.htm?id=11247。
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2008)。「國家型奈米科技教育」整合型計畫-98年度計畫徵求書。2012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3.inservice.edu.tw/epaper/ep2/file/E5/971118.pdf。
林文生(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機制-台北縣瑞柑國小的經驗。課程與教學季刊,4(2),69-84。new window
林文生(2002)。如何以行動研究來改變教師的課程地圖。現代教育論壇,6,73-79。new window
林世彬(2004)。環境議題融入國小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宮崎駿卡通動畫為輔助教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
林卲昀(2009)。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法治認知與法治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林志忠、楊洲松、簡成熙、方永泉、崔光宙、洪雯柔(2003)。E世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秀美、吳明隆(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因素之探討。學校行政,37,148-161。
林佩璇(2002)。行動研究在課程發展中的理念與實踐。收錄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頁102-117)。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new window
林宜平、吳亭亭、黎雅如、周桂田、鄭尊仁(2010)。台灣成年民眾對奈米產品與科技的公眾感知。台灣衛誌,29(5),431-439。new window
林武賢(2008)。國小五年級教師以實驗操作實施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南科技大學機電整合研究所,新北市。
林亮伯(2003)。國小學校本位支援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松山國小普通班智能
236
障礙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花蓮市。
林美菊(2009)。5E學習環模式對「奈米科技」學習成效與科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屏東市。
林桂櫻(2005)。科技議題融入國小自然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模式之研究-以奈米應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林惜珍(2006)。國小二年級奈米科技教學活動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
林惠真(2001)。社會新興議題與彈性課程實施。台北市:國際村。
林進山、陳美卿(2011)。國小奈米科技課程發展模式與實施策略之探究。台灣奈米會刋,26,80-87。
林雅雯(2001)。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小客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臺北市。
林碧雲(2001)。兩性教育融入課程的研究與思維。載於洪九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頁97-128)。台北:師大。
林麗雪(2010)。國民小學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支持系統之現況與需求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導-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
邱玉萍(2004)。基層教師對課程設計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57,25-30。new window
邱明芳(2003)。國民小學實施融合教育學校行政支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邱美虹、陳慧蓉、周金城、蔡春風、辛怡瑩(2008)。大學透過參與式評鑑協助高中開發課程之研究~台北市建國高級中學高瞻計畫之子計畫六。科學教育月刋,322,2-9。
姜鵬珠(2002)。何妨吟嘯且徐行-生命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洪如玉(2010)。九年一貫課程七大議題正當性之批判性檢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new window
237
6(2),33-58。
范信賢(2001)。「擁擠的樂園」:再思九年一貫融入議題課程。載於第五屆教育社會學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學與教育革新(頁479-493)。高雄:復文。
孫敏芝(2007)。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自主權的實踐與限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0(2),65-80。new window
孫嘉偉(2006)。高中職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教學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徐毅穎(2004)。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小組課程發展與運作現況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5),39-46。new window
袁建中、王建彬、曾國雄(2004)。台灣奈米科技發展策略效果之模糊多評準決策。科技管理學刊,9(1),125-162。new window
馬遠榮(2002)。奈米科技。台北:商周出版社。
高美莉(2009)。國小五年級學生利用動手做學習奈米科技概念之認知與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台北。
高嘉琪(2012,9月26日)。專訪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回不去了!教育要進步就要付出代價。教育人,第2版。
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2009)。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專刊。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9)。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載於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主編),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436-453)。台北市: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張吉成、周談輝、黃文雄(2002)。組織知識創新:企業與學校贏的策略。台北:五南。
張如柏(2003)。高中職教師在職進修現況、態度與成效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張明輝(2009)。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研究。台北:學富文化。new window
張美玉,楊文森,羅美惠(2007)。從教室教學分析中看實習教師及資深教師對國小自然
238
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觀點之差異。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辦,「PQST中小學卓越科學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美玉、陳美如、王子華(2009)。子計畫一:中小學奈米科技課程規劃及發展研究。奈米科技k-12教育發展研究「國家型奈米科技教育」整合型計畫書。國科會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
張素貞、林和春(2006)。面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試辦計畫:提升中小學教師參與誘因之研究。中等教育,57(5),36-58。new window
張淑美(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
張意如(2008)。探討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之需求與滿意度調查研究:以臺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中。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new window
張嘉育、黃政傑(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2),85-110。new window
張碩真(2007)。普通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
張德銳(1998)。師資培育與教育陏新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2)。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規畫報告(全程計畫92年-97年)。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第一期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台北:國科會科教處。
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手冊。2011年2月21日,取自:http://140.111.34.34。
教育部(2007)。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作者。 239
教育部(200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作者。new window
教育部九十七年度大學校院推動奈米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東海大學申請書(2008)。2012年11月13日,取自:http://nanosci.thu.edu.tw/report/report_97.doc。
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推動奈米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要點(2007)。2012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tsu.edu.tw/~learn/academic/3/3-1-2/007.doc。
教育部顧問室(2006)。滋養產業的創新活力-奈米科技人才培育。2011年5月31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6ll5UeGCFQUo00va6Dk _C4Sv/article?mid=210。
莊明貞(2001)。九年一貫試辦課程實施:問題與因應策略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刋,85,27-41。new window
許淑酌(2009)。台中縣國民中學彈性學習節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郭明雪(2011)。國中奈米科技教育課程發展之理論基礎。台灣奈米會刋,25,58-66。
郭懷茹(2007)。台中縣市國民中學教導資源班學生之普通班導師所知覺學校支持系統實施現況與需求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
陳右果(2010)。台灣科技奈米研發,教育+產業,起飛台灣。City Focus 城市焦點周報。2011年1月3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oneblog/blog/35085778。
陳俊宏(2008)。以五E學習環教學模組探討國小學童之學習成效-以奈米科技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
陳奕安(2002)。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美杏(2006)。家政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 240
陳清溪(2000)。啟智班教師教學支援需求與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new window
陳景祥(2009)。奈米科技與技術之發展概況。華岡工程學報,24,1-10。
陳鳳妤(2007)。國小奈米科技教學的設計與成效-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中。
陳麗文(2005)。如何在中小學進行奈米科技的教學與應用。國教輔導雙月刊,45(2),27-32。
陳麗文(2005)。如何在中小學進行奈米科技的教學與應用。國教輔導雙月刋,45(2),27-32。
傅麗玉(1999)。從世界觀探討臺灣原住民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1), 71-90。new window
傅麗玉(1999)。從世界觀探討臺灣原住民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1),71-90。new window
單文經(2002)。平議現代觀與後現代觀的課程論爭。師大學報—教育類,47(2),123-142。new window
曾國鴻、陳沅(2005)。國小師生對奈米科技之熟悉度、學習需求及其融入課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1),101-120。new window
曾雅慧(2007)。科學寫作活動融入國小高年級「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屏東市。
曾憲政(2012,12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營造學習型組織的學校文化。專題報告於桃園縣政府教育局主辦之「101年度桃園縣校長專業知能研習」,桃園
湯仁燕(2005)。Paulo Freire 批判解放導向的課程觀點及其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8(4),57-76。new window
湯梅英(2001)。人權教育的課程與教學:一個重要卻受忽視的新興議題。課程與教學季刊,4(4),1-20。new window
湯梅英(2002)。融入或消失?談九年一貫課程中人權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師友月刊,420,17-21。 241
程介明(1995)。政治變動中的香港教育。香港:牛津出版社。
黃光雄、蔡清田(2009)。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五南。
黃佳媛、許良榮、陳欣琦(2011)。小學奈米科技核心概念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5(1),23-45。new window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new window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現場教學虛實探究。台北:冠學文化。
黃雅玲(2009)。從媒體識讀落實人權法治教育—以線上遊戲廣告識讀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
黃德歡(2002)。改變世界的奈米技術。美國:瀛舟出版社。
黃韻如(2005)。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
黃騰、李文富(2010)。國家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的困境與想象:以地方國教輔導團為例。教育研究集刋,56(4),59-93。new window
黃顯華(1999)。九十年代香港的課程改革。課程與教學季刊,2(3),71-86。new window
傳昭銘(2008)。台灣奈米教育現況報導-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計畫推展現況與展望。台灣奈米會刋,12,1-7。
塗淑玫(2005)。宜縣一所國小特殊教育支持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
楊屹沛(2011)。實施於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的奈米科技課程。國立宜蘭大學工程學刋,7,30-38。
楊振昇(2011)。我國中小學革新之困境與因應策略分析。學校行政,71,1-16。
楊嘉偉(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校內週三進修學校行政支持度與教師專業成長知覺相關
242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
楊憲勇(2008)。臺北縣國民中學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葉佳琪(2008)。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台北。
葉孟考(2009)。中小學奈米科技教育發展及科普教育推廣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於2010年4月30日國科會科教處主辦,「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期中績效評鑑會議,高雄。
葉興華(2006)。我國國家層級中小學課程實施影響因素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 9 (1),33-50。new window
熊召弟、于曉平、趙毓圻(2011)。臺灣中小學奈米科技實驗教材之內容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刋,56(4),1-42。new window
熊召弟、趙毓圻(2010)。K-12奈米科技教育課程指標之發展研究—北區經驗。台灣奈米會刊,22,55-62。
甄曉蘭(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趙珏(2011)。日本奈米展的發展現況。台灣奈米會刋,26,88-93。
趙曉美、廖文斌、潘淑芬(2006)。國小實施客家語教學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2),125-152。new window
劉瑄儀、林佳青、簡國明(2007)。從各國奈米科技核心設施規劃方向看台灣核心設施計畫。科儀新知,28(5),82-89。
歐用生(1997)。當前課程改革的檢討。收錄於歐用生、楊慧文(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3-24)。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潘文福(2004)。奈米科技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領域主題規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2),20-25。 243
潘雅芳(1996)。國中教師科學信念與教學信念、教學行為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潘慧玲(2002)。學校革新經驗的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教育研究學會2002年「全球化:教育變革新領域國際研討會」,香港。
潘齡方(2006)。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師支持系統現況與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台北。
蔡元福、吳佳瑾、胡焯淳(2004)。奈米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初探。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刋,35,39-50。
蔡宗河(2006)。教師課程立論初探。課程與教學季刊,9(4),79-100。new window
蔡明容(2005)。奈米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蔡明容、黃萬居(2006)。探討奈米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刋,45,39-64。
蔡鳳娥(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中。
蔡慧琦(2004)。國小三年級人權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蔡馥嬪(2004)。國民小學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行政支援因素之探討-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鄭天佐(2005)。觀看和搬移原子-前沿奈米科技。科學發展月刋,395,38-43。
盧秀琴、宋家驥(2010)。高中奈米科技課程的專家概念與情境式問卷之建構。教育實踐與研究,23(1),85-114。new window
錢清泓(2001)。有地無位、有名無實?:九年一貫重大議題課程實施困境之探討。國教學報,13,1-17。
霍秉坤(2000)。香港課程改革決策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3(1),59-78。 244new window
戴淑敏(2004)。國中國文科融入性別教育之教科書判讀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高雄。
戴維揚(2001)。從文化的認知與衍生闡發新課程的十大基本能力。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七)(頁42-59)。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new window
薛富盛(2009)。夢想的起飛。國科會科教處(編著),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專刋(頁3)。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薛富盛(2011)。序-奈米創意教學進行曲。2011奈米科技教育研究成果推廣嘉年華會專刋,2011年4月15日至24日。國科會奈米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
謝秀霞(2002)。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
謝慶昌(2010)。台北縣國小自然科教師對奈米科技議題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台北。
鍾翠芬、賴爾柔(2007)。從課程理解到課程知識的實踐一以生涯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發展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0(4),101-122。new window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七)(頁362-379)。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顏佩如、顏弘志(2008)。全球科學教育課程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刋,170,26-43。new window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羅棨全(2004)。中學師生奈米科技準備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
蘇禹銘、黃台珠(2009)。科學教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信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月刊,324,2-13。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頁305-32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
245
學會。
顧宜婷(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實施融合教育所需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彰化。
龔建華(2002)。你不可不知的奈米科技。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二、外文部份
Alvik, T.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close-up.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1, 311-343.
Bryan, Lynn A. (2003). Nestedness of Beliefs: Examining a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belief system about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SSCl), 40(9), P841.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Chang, R. J., &; Yang, H. C. (1999). A system-science approach towards model construction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CA: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0947).
Chang, R. P. H. (2006). A call for nanoscience education. Nano Today, 1(2), 6-7.
Chang, Wei-Chiao (2004). 最新消息-全球科研表現最優異的十個國家。台灣:科景公司(Scicape.org), 2013 年6月27日,取自http://sciscape2.org/2011/02/09/5405.htm#more-5405。
Davis, R. (1980). Education for awareness: A talk with Paulo Freire, In R. Mackie(Ed.), Literacy and revolution: The pedagogy of Paulo Freire, 70-81. NY: Continuum.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246
SAGE.
Dewey, J. (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ouchstone.
Doll, W. E. (1981). The educational need to re-invent the whee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9(1), 34-35.
Eisner, E. W. (1994).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New York: Macmillan College.
Erickson, H. L. (1995). Stirring the head, heart, and soul: Redefin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Foley, E. T., &; Hersam, M. C. (2006). Assessing the need for nanotechnology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Nanotechnology Law &; Business, 3, 467-484.
Freire, P. (1970). The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Continuum.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Inc.
Freire, P. (2007).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方永泉(譯)。受壓迫者教育學(30週年版)。台北:巨流。
Fubrman, S. (1989). State politics and education. In Hannuaway, J., &; Crowson, R. (Eds.), The po1itics of reforming school administration. London : Taylor &; Francis Ltd..
Fullan, M.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 M., &; Park, P. (1981).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 Resource Booklet. Toronto: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llan, M., &; Pomfret, A.(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1 Research, 47(1),335-397.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247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Giroux,H.A. (1991). Border pedagogy in the age of Postmodernism, In S.Aronowitz &; H.A.Giroux (Eds.), Postmodern education: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al criticism, 114-135. Westport,C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Healy, N. (2009 ) . Why nano education? Journal of Nano Education, 1, 6-7.
Hingant, B., &; Albe, V. (2010). Nanosciences and nanotechnologies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46, 121-152.
Hlebowitsh, P. (1999). The burdens of the new curricularist. Curriculum Inquiry, 29(3), 343-354.
Jones, M., Falvo, M., Taylor, A., &; Broadwel, B. (2007). Nanoscale science: Ativities for grades 6-12. Arlington, VA: NSTA Press.
Kilbourn, B. (1984). World views and science teaching. In Munby, H.; Orpwood, G., &; Russell, T.(Eds.), Seeing curriculum in a new light.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Lather, P. (1986). Research as Praxi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6(3), 257-278.
Lewin, C., &; Luckin, R. (2010). Technology to support parental engagement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UK. Computers &; Education, 54(3), 749-758.
Moore, A. (2006). Schooling, society and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Educating teachers of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New practic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1992). Preparing students for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 Guidebook 7, School that work: The research
248
advantage.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Ogunniyi, M. B., Jegede, O. J., Ogawa, M., Yandila, C. D. &; Oladele, F. K.(1995).Nature of worldview presuppositins among science teachers in Botswana, lndonesia, Japan, Nigeria, and the Philippin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8),817-831.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Understanding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Pratt, D., &; Short, E.C. (1994) .Curriculum management. In Husen, T. ea al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UK:BDC Wheatons, Ltd.
Pratt, D., &; Short, E.C. (1994). Curriculum management. In T. Husen et al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UK:BDC Wheatons, Ltd.
Proper, H., Wideen M. F., &; Ivany, G. (1988). World view projected by science teachers: a study of classroom dialogue. Science Education, 72(5), 547-560.
Richmond, W. K. (1971). The school curriculum. London: Methuen.
Roco, M. (2004).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fying and transforming tools. AIChE Journal, 50(5): 890–897.
Roco, M. (2005). Overview of the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Presentation a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 D.C.
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127-139.
Sarason, S. B. (1990). The predictable failure of educational reform: Can we change course before it's too late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ank, P., Krajcik, J., &; Yunker, M. (2007). Can nanoscience be a catalyst for educational reform ? In F. Allhoff, P. Lin, J. Moor, &; J. Weckert (Eds.), 249
Nanoethics: The eth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Hobeken, NJ: Wiley Publishing.
Schmidt, W.H., Wang, H.C. &; McKnight, C. C. (2005). Curriculum coherence: An examination of U.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content standards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7(5), 525-559.
Sellers, K., Mackay, C., Bergeson, L. L., Clough, S. R., Hoyt, M., Chen, J., et al. (2009). Nano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Boca Raton: CRC Press.
Singhal, A., &; Rogers, E. M. (1999). Entertainment-education: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 social chang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lattery,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Garland.
Staff , E.(2008). Why Integrate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 ? : The reasons are many. Retrieved January 30, 2011, from http://www.edutopia.org/technology-integration-introduction.
Stevens, S. Y., Sutherland, L. M., &; Krajcik, J. S. (2009). The big ideas of nanoscale science &; engineering: A guidebook for secondary teachers. Arlington, VA: NSTA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