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呂惠卿的莊子學
書刊名:人文與社會學報
作者:簡光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en, Kuang-mi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4
頁次:頁1-18
主題關鍵詞:莊子呂惠卿以儒解莊Chuang TzuLu HuiqingZhuangzi in view of 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0
  • 點閱點閱:93
期刊論文
1.項楚(1979)。論《莊子》對蘇軾藝術思想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3),6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光明(19911100)。莊子評註初探--以「莊子口義」、「莊子因」為主之考察。逢甲中文學報,1,219-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森(19590600)。莊子書錄。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243-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祥皓(1985)。略談《莊子》中的孔子形象。齊魯學刊,1985(5),86-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萬壽(19900600)。莊子書中的孔子。師大國文學報,19,65-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景賢(19850600)。莊子郭象注參用儒義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學報,2,19-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耀郎(19920400)。王弼之聖人論。中國學術年刊,13,113-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聰舜(19930600)。《莊子》無為政治思想的幾層意義。漢學研究,11(1)=21,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春蕙(1993)。莊子思想詮釋的分際(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錫美(1995)。焦竑《莊子翼》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光明(1997)。宋代莊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智濬(1986)。蘇軾與莊子:東坡文學作品中的莊子思想(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安石、程元敏(1986)。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二):詩經。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靈峰(1993)。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惠卿(1974)。莊子解。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褚伯秀(1983)。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錦鋐(2001)。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郎擎霄(1990)。莊子學案。天津:天津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公偉(1981)。莊子哲學系統探微。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治安(1974)。南華真經本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穆(1989)。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勞思光(1986)。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康(1987)。老莊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永瑢、紀昀(1987)。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國慶(1978)。莊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鄺芷人(1992)。陰陽五行及其體系。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關鋒(1961)。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