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建立三級新聞發言人制度析探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徐蕙萍
作者(外文):Hsu, Hei-p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84
頁次:頁1-23
主題關鍵詞:新聞發言人新聞發言人制度輿論導向危機公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8
  • 點閱點閱:70
期刊論文
1.田發偉、李希光(2003)。美國媒體關於中國SARS報導中的政治化傾向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20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慶四(2003)。從SARS衝擊看中國政府的危機公關。二十一世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蕙萍、蔡貝侖、李亞明(2003)。從媒體論導向看共軍當前思想政治工作之趨向--以中共《解放軍報》報導內容為例。復興崗學報,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蕙萍(20041200)。中國大陸體制下報業集團化之析探。復興崗學報,82,169-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郁女(2000)。衛星時代中國大陸電視產業的發展與挑戰。台北:時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宜蓁(2002)。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文益、鄭安鳳(2002)。危機管理與傳播。台北:風雲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瑞華(1998)。中共對台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踐(1998)。公共關係理論與操作。北京:當代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樓榕嬌(1986)。美國總統記者會功能運作之研究。台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文輝(1983)。社會變遷。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蘊岭(2001)。21世紀: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建明(1992)。宣傳輿論學大辭典。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貞銘(1999)。共關係總論。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003)。宣傳與文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arton, L.(2001)。Crisis in Organization。Cincinnati, OH: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new window
14.孫秀蕙(2000)。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owkins, John(1982)。Mass Communication in China。New York, NY:Longman。  new window
16.Chang, Won Ho(1989)。Mass Media in China: 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朱延智(2000)。危機處理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俊麟(1999)。現代公共關係法。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力丹(1999)。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多馬(1995)。大陸新聞事業概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1996)。公共關係。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臺北:五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何川(19940000)。中共新聞制度剖析。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牛軍(20050222)。大陸學者牛軍:中日關係受衝擊亞太區域更緊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越(2004)。我國發言人制度的歷史與現狀,http://medianet.qianlong.com, 2004/1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忱(2004)。讓新聞為我所用 美國政府是如何管理新聞的,http://medianet.qianlong.com, 2004/1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一新(20050207)。布胡今年可望互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力丹(2004)。健全對新聞發言人制度的監察和限權機制,http://www.mediachina.net, 2004/0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學江(2004)。新聞發言人制度表明中國的自信,http://www.mediachina.net, 2004/1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修智(2004)。喻國明:保障知情權防止新聞發言人封鎖新聞,http://medianet.qianlong.com, 2004/0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國偉(2004)。由 “ 日本人珠海買春案” 談新聞發言人制度,http://medianet.qianlong.com, 2004/0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佩玲(20050208)。日本重新丈量與美中親密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樊鋼.加瑞特,李曼(20050107)。海嘯後的亞洲未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鴻進(20050206)。正視中共擴軍威脅與因應之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0040407)。解放軍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0050111)。鳳凰週刊,http://www.phoenixtv.com.cn。  new window
14.(20041026)。世界商業評論,http://digest.icxo.com/htmlnew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0040705)。中華工商時報,http://chinese.mediachina.ne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