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海分治初期兩岸報業之比較分析(1949-1958)
作者:葉言都
作者(外文):Yeh-Tu Yeh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胡平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報業台海分治極權政權威權政權比較分析。newspaper industrypolitical separation across Taiwan straittotalitarian regimeauthoritarian regimecomparative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2
台海分治初期兩岸報業之比較分析(1949-1958)
摘 要
自從1949年起,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與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隔著台灣海峽展開長期的對立。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地在國、共的不同統治下,從此出現迥然相異的發展與演變。對台灣海峽兩岸的各行各業而言,當時可說同時進行著兩大批的無數種試驗,這些試驗集合起來,就成為雙方不同制度下的整體表現,造成整體結果,影響及於各自領域內的工作、生活與文化。
報業是當時最重要的新聞媒體產業,受到國、共雙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台海分治剛開始時,大陸、台灣兩地的報業經營環境本有諸多相同之處;但隨著雙方政府推出許多不同的報業政策,台海兩岸遂被塑造出不同的報業發展環境。兩岸的報業因此進行了一場不同政治體制下的對比實驗,結果不到十年,約至1958年時雙方已經演化成高度不同的體系,大陸報業成為標準的極權(totalitarian)統治下報業體系,台灣報業則成為威權(authoritarian)統治下報業體系的典型。
本文針對此種歷史背景,將報業當作「有關報紙的產業」來研究,內容包括當時兩岸報紙的生產、銷售與經營管理各方面,並不僅限於編輯、採訪與言論;對象則為與這些方面有關的團體與個人,也並不僅限於報社。其目的在以比較的方式,研討台海分治後十年之間造成兩岸報業差異的機制究竟何在?極權與威權統治下的報業各自如何因應?又造成何種結果?本文是對現代中華文化圈中的不同領域進行比較歷史研究的嘗試,研究方法以歷史學為主,並應用到新聞學、政治學、社會學、企業管理學與會計學等的相關知識。
中共將報業視為黨的喉舌、宣傳的工具,控制報業不遺餘力,唯其方法則甚為靈活而有彈性。1949年台海分治伊始,中共即著手建立層級制的公營報業體系,但仍容許部份私營報業存在。隨著極權統治的確立,大陸報業的人力、原料、資金、新聞來源、發行通路與市場等資源全部被中共掌控,殘存的私營報業在數年之間消亡。中共以極權統治徹底掌控報業,也就壟斷了蘊含在報業中的社會資本,極權統治下的報業遂成為維護極權統治的工具,也是極權政權的一部分。
同一時期撤退至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則內外交困,只能採取鎮壓與妥協並存的方式,形成威權統治。威權統治者以報禁的方式為台灣報業加上許多禁忌與框架,卻也在框架內保留了一些領域如社會及犯罪新聞、設備與資金供應、發行市場、廣告市場等讓報業從事有限度的自由競爭。結果十年之間,屬於黨、政、軍單位的官營報業已經開始從絕對領先的優勢退潮;擅於掌握機會以資本主義方式競爭的民營報業,則逐步開發台灣社會中的資源,累積社會資本,完成與台灣經濟發展同步壯大的準備,奠定超越官營報業的基礎。
十年的時間在歷史長河中不過轉瞬,但已經長到足夠在兩個彼此因政治而分隔的區域中,創造出兩種高度不同的報業體系。由此看來,一個國家或政權以特殊統治方式創造出境內相應的報業體系,實際上僅需將近十年的時間。報業做為一種產業,畢竟仍是環境的產物;而報業做為大眾傳播媒體產業,對環境尤其敏感。
台海既然分治,報業必定分途;因為,有其國,則必有其報。
Like Regime, Like Newspaper: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Newspaper Industries
across Taiwan Strait (1949-1958)
Abstract
Ever since 1949, across Taiwan strait,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ruled by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uo Min Tang, KMT)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hinese Mainland rul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were antagonist to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Far-reaching changes were mandated bo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by the two regimes whil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were banned, and later vanished. Thus, to all professions across Taiwan strait, two groups of numerou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enc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se experiments influenced the working conditions, lives and cultures on both territories and evidenced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al systems.
As the most important media at the time, newspaper industry was highly regarded by both KMT and CCP. Although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political separation, newspaper industries across Taiwan strait were quite similar, the many newspaper policies raised by the two governments molded different environments for the industry. Experiments of newspaper industry under different regimes were taken place from then on. Within ten years, the newspaper industries evolved seperately across the strait, and around 1958, divergent newspaper systems appeared. Newspaper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became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industry under totalitarian regime, while newspaper industry in Taiwan showed itself a model of the industry under authoritarian regime.
Base on the abov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at was the mechanism that caused and shaped different newspaper industries across Taiwan strait? How did newspaper industry respond to totalitarian or authoritarian ruling? What factors that differentiated authoritarianism from totalitarianism can be reached through the examples in newspaper industry? These questions reckon the necessity of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ame industry in two isolated and widely different regions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be contributive to the answers.
Newspaper industry is considered and studied here with its entire functionality. Not only are news reporting, editing and editorial writing examined, but newspaper’s producing, sales and management are also studied.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s applied as the main methodolog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knowledges from journalism,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accounting.
Acknowledging newapapers as the “tongue and throat to the party” and tool for propaganda, CCP spared no effort to control newspaper industry. However, it’s means and artifices were nimble and flexible. From 1949, CCP elaborated a government-owned hierarchy newspaper system. Party leaders directed newspapers owned and operated by central to local governments, while tolerated temporary existence of some privately-owned newspapers.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gime, CCP seized newspaper industry’s resources such as manpower, materials, financial supply, news announcing, circulation channels and market throughout Mainland China. The number of remaining privately-owned newspapers and circulation and advertising agent houses declined sharply and eventually died out in a few years. When CCP had monopolized the newspaper industry, consequently, it had monopolized the social capitals contained in the industry. Newspapers in the totalitarian country became part of the regime itself.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ait, the retreating and exhausted KMT faced difficulties inside and outside Taiwan. For surviving, the adoption of a two-handed policy, with both suppressions and compromises was inevitable, which made the ROC of Taiwan an authoritarian country. Government’s publication moratorium and journalistic taboos set walls around newspaper industry, but also kept potential competitors away. Among the coexisting, fixed-numbered newspapers, those owned by government or KMT were in leading positions in 1949. However, due to the realism of authoritarianism, some “reservations,” such as social and crime news, popular supply and circulation markets, and advertisements had been made by the government for other newspapers to maneuver their future with free competition in these areas. Privately-owned newspapers utilized the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these “reservations” to compete capitalistically. In ten years,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aiwanese societies were gradually excavated and transferred to privately-owned newspapers when social capitals were being accumulated by them; meanwhile government- and KMT-owned newspapers began to ebb. Preparation for privately-owned newspapers to meet the fur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undation for them to exceed government- and KMT-owned newspapers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en years were short in history, yet long enough to creat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newspaper industries in two areas that were politically separated and isolated to each other. It was the decade right after the split in 1949 that the two regimes across Taiwan strait, CCP’s totalitarian and KMT’s authoritarian, formed newspaper industries based on each one’s political ideology. So ten years are long enough to have a specific newspaper industry appear under a regime’s specific ruling. Sensitive to its environment as any other news media is, newspaper industry is a product of the regime that brings about the media industry’s environment.
Like regime, like newspaper.
徵引書目
一、報紙
《人民日報》(北京)。
《大公報》(天津)
《文匯報》(上海)
《中央日報》(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台灣新生報》(台北)。
《自立晚報》(台北)。
《自由時報》(台北)
《求是報》(台北)。
《徵信新聞報》(台北)。
《聯合報》(台北)。

二、報社內部文件刊物
《中央日報》廣告部編,〈中央日報廣告章則〉。
《中國時報》發行部編,〈中國時報營業及保證契約〉。
《中國時報》發行部編,〈中國時報分銷保證契約書〉。
《中國時報》發行部、廣告部編,〈中國時報外埠分銷章程〉。
《中國時報》財務處編,〈時報文化事業廣告、發行費收繳辦法〉。
《中國時報》會計處編,〈中國時報會計科目分階對照表〉
《中國時報系社刊》
《徵信新聞報社刊》。
《聯合報社務月刊》。

三、專書
丁淦林主編,《中國新聞事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人民日報報史編輯組編,《人民日報回憶錄》。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
大公報一百週年報慶叢書編審委員會編,《我與大公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于衡,《聯合報二十年》。台北:聯合報社,1971。
中央改造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一年來工作報告》。台北:編者出版,1951。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央改造委員會議決議案彙編》。台北:編者出版,1952。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編,《新聞研究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1993。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編,《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彙編》(全三卷)。北京:新華出版
社,1980。
中國時報四十年編輯委員會,《中國時報四十年(畫史)》。台北:中國時報社社,1990。
中國時報五十年報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時報五十年》。台北:中國時報社社,2000。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學術委員會主編,《中國晚報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編,《如何革除社會新聞的弊害》。台北:中國國民黨中
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1961。
方漢奇、陳業劭主編,《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史(1949-1988)》。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
方漢奇總主編,陳業劭主編,《中國新聞事業通史第三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方漢奇等,《《大公報》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方漢奇,《方漢奇文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文匯報報史研究室編,《在曲折中行進:文匯報回憶錄.2》。上海:文匯出版社,1995。
文匯報報史研究室編寫,《文匯報史略(1949年6月-1966年5月)》。上海:文匯出版社,1997。
毛海瑩,《書香飄異邦-旅美作家應文嬋悲歡人生》。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毛鳳樓,《報紙發行之研究》。台北:大華晚報社,1955。
王天濱,《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公司,2003。
王天濱,《台灣社會新聞發展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公司,2002。
王芝琛、劉自立編,《1949年以前的大公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王洪鈞,《台灣新聞事業發展證言》。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8。
王福勝,《磨杵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台北:著者出版,1946。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丹尼•羅伊(Denny Roy)著,何振盛、杜嘉芬譯,《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
白潤生,《中國新聞通史綱要》。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
成舍我,《報業》。台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5。
成舍我,《報學雜著》。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
朱正,《報人浦熙修》。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朱春陽,《傳媒營銷管理》。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
自立晚報報史編纂小組,《自立晚報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
《江西日報社志》編輯部編,《江西日報社志1949-2000》。南昌:江西日報社出版,2002。
杜慶雲主編,《中國報刊發行史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李立志,《變遷與重建:1949-1956年的中國社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李玉階,《天聲人語》。台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1980。
李明水,《世界新聞傳播發展史》。台北:大華晚報社,1985。
李莊,《人民日報風風雨雨四十年》。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
李瞻,《我國報業的檢討》,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71。new window
李瞻,《我國報業制度》。台北:幼獅月刊社,1972。
呂光、潘賢模,《新聞事業行政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
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整理,《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覽盡滄桑八十年》。台北: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宋光宇編,《台灣經驗一,歷史經濟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吳鋒、陳偉,《報紙發行營銷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吳文虎,《新聞事業經營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余紀忠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余紀忠先生紀念集》。台北:中國時報社,2003。
余虹、鄧正強,《中國當代廣告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何川,《中共新聞制度剖析》。台北:正中書局,1994。new window
沈征郎,《實用新聞編採寫作》。台北:著者出版,2002。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逸群圖書公司,1983。
周鴻鐸,《傳媒產業經營實務》。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花家明,《大轉型與新視野:當代中國廣告批評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林紀東、鄭玉波、蔡墩銘、古登美編纂,《新編六法全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79。
林佳龍、邱澤期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
版公司,1999。
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
明健華,《台灣報業廣告現狀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5。
邱家洪,《打造亮麗人生-邱家洪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
姜懷臣,《報刊營銷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郎勁松,《中國新聞政策體系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胡立新、楊恩溥編撰,《廈門報業》。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
胡太春,《中國報業經營管理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胡興榮,《大報紙時代-黨報改革八十年(1925-2005)》。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
洪賢智,《廣告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3。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霞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4。
政工幹部學校新聞組,《報業管理》。台北:政工幹部學校,1957。
唐緒軍,《報業經濟與報業經營》。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耿修業,《一勺集-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回憶》。台北:里仁書局,1992。
倪祖敏、張駿德,《報刊發行學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孫秀蕙、馮建三,《廣告文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5。new window
孫順華等編著,《中外廣告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孫順華主編,《中國廣告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徐詠平編著,《報業經營概論》。台北:復興書局,1970。
徐運嘉、楊萍萍,《杭州報刊史概述》。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89。
夏衍,《懶尋舊夢錄》。北京:三聯書店,1985。
翁樁生、周茂林、朱文宇主編,《衝越驚濤的年代:新生報創業四十五週年鉅獻》台北:新生報
出版部,1990。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馬光仁主編,《上海當代新聞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司編,《中國人口統計年鑑1988》。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9。
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張裕亮,《變遷中的中國大陸報業制度圖像》。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公司,2005。new window
張蓬舟主編,《1950人民手冊》。上海:大公報出版部,1950。
張蓬舟、張儀鄭主編,《1951人民手冊》。上海:大公報出版部,1951。
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中華印刷通史》。台北: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教育基金會,
2005。
陳石安,《新聞編輯學》。台北:長風出版社,1954。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new window
陳永發主編,《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陳定國,《現代企業管理》。台北:三民書局,2003。
陳明遠,《知識份子與人民幣時代》。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
陳銘德、鄧季惺等,《《新民報》春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陳柔縉,《總統的親戚:台灣權貴家族》。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new window
陳師孟、林忠政、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new window
民營化》。台北:瞿海源,1991。
陳堂發,《授權與權限:新聞事業與法治》。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
習賢德編著,《台灣新聞事業問題解析》。台北:文展圖書公司,1992。
習賢德,《《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1963-2005)》。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6。
梁肅戎,《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5。
郭良文,《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文化事業公司,2001。
童兵、林涵,《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 理論新聞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黃升民、周豔主編,《中國報刊媒體產業經營》。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黃年主編,《聯合報四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黃恆學,《中國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
究所籌備處,1997。
單波,《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應用新聞學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曾虛白主編,《中國新聞史(下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66。
曾虛白,《談天下事(國內集)》。台北:正中書局,1992。
菲力普.蕭特(Philip Short)著,仝小秋、楊小蘭、張愛茹譯,《毛澤東傳》。北京:中國青年出
版社,2007。
劉一民,《記者生涯三十年》。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9。
劉一樵,《報紙發行》。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68。
劉建順主編,《台灣廣告開路先鋒》。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2000。
劉家林,《新編中外廣告通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
劉毅志,《報紙/雜誌廣告媒體新論》。台北:動腦月刊社,1984。
劉家林,《新編中外廣告通史》。上海: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楊在軍,《晚清公司與公司治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楊秀菁,《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楊秀菁、薛元化、李福鐘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 七,新聞自由(1945-1960)》。台
北:國史館,2002。
詹成大,《媒介經營管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編,《新聞工作文獻選編》。北京:新華出版社,1990。
新聞局編,《中國大陸新聞事業及其管理概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4。
新聞出版署報刊司,《報刊工作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鄭保衛主編,《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鄭貞銘,《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鄭貞銘,《報業開路先鋒》。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1。
鄭貞銘編著,《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台灣新聞傳播事業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
蔡玲、馬若孟著;羅珞珈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書局,1998。
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蔣麗萍、林偉平,《民間的回聲:新民報創始人陳銘德、鄧季惺傳》。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穆欣,《辦《光明日報》十年自述(1957-1967)》。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薛心鎔,《編輯台上:三十年代以來新聞工作剪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謝鼎新,《中國當代新聞學研究的演變──學術環境與思路的考察》。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
版社,2007。
魏萼,《中國式資本主義-台灣邁向市場經濟》。台北:三民書局,1993。
韓以亮,《報學淺說》。桃園:開發雜誌社,1982。
顏伯勤,《廣告學》。台北:三民書局,1978。
顏伯勤,《廣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4。
羅敬典,《新聞紙之發行與印刷》。台北:著者出版,1955。
譚軍波,《發行中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編纂委員會,《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之二:中央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
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編纂委員會,《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之三:中華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
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
權延赤,《衛士長談毛澤東》。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
稻鄉出版社,1998。
龔選舞,《龔選舞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
Dougless North著,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
George Ritzer著,楊淑嬌譯,《當代社會學理論精簡本》。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台灣分
公司,2003。
日本新聞協會,《日本新聞年鑑 昭和十六年版》。東京:電通出版社,1941。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Curry, Jane Leftwich. Poland’s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ism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Guo, Sujian. Post-Mao China: From Totalitarianism to Authoritarianism?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ers, 2000).
Lin, Nan. Social Capit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Linz, Juan J.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 2000).

四、論文及專文
丁允朋,〈為廣告正名〉,《文匯報》(上海)1979年1月14日2版。
于光遠,〈談談廣告〉,《中國廣告》1986年2期。1986,上海。
方漢奇,〈海峽兩岸 息息相通(陳揚明等著《台灣新聞事業史序》)〉,收入方漢奇,《方漢奇文
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王珍珍〈探討聯合與中時兩報的發行競賽〉,收入習賢德編著,《台灣新聞事業問題解析》。台北:
文展圖書公司,1992。
王曉梅,〈1956年《人民日報》改版的醞釀〉,《新聞大學》2006年3期。2006,上海。
王詳,〈六總各有特色、敬業創新如一-小記業務部歷任總經理作風〉,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
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王鼎鈞,〈七○年代的書和我〉,《中國時報》(台北)2009年2月4日E4版人間副刊。
王繼樸,〈開創中國報業的新紀元〉,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公司,1991。
王顯華口述,石詠琦整理,〈遙想當年廣告發行…〉,《中時報系社刊》123期。1995,台北。
不詳,〈本報創刊十五週年紀念日頒發五十四年度第一期推廣成績最優前二十名名單〉,《徵信新
聞報社刊》2期。1965,台北。
不詳,〈本報創刊十五週年紀念日外埠機構主任有特殊表現者頒獎名單〉,《徵信新聞報社刊》2
期。1965,台北。
不詳,〈減張對本報沉重的打擊〉,收入翁樁生、周茂林、朱文宇 主編,《衝越驚濤駭浪的年代:
臺灣新生報創刊四十五週年歷史鉅獻》。台北:台灣新生報出版部,1990。
本報廣告組,〈本報刊載廣告數量與各報之比較〉,《聯合報社務月刊》2期。1963,台北。
石詠琦,〈專訪嘉義鄭金龍老主任〉,《中時報系社刊》133期。1996,台北。
石詠琦,〈專訪彰化老主任王文通〉,《中時報系社刊》135期。1996,台北。
石詠琦,〈資深送報人蔡聰連〉,《中時報系社刊》136期。1996,台北。
石詠琦,〈專訪新營資深報人周詩耀〉《中國時報社刊》139期。1997(推估),台北。
司景章口述,石詠琦整理,〈點滴辛勤話徵信新聞〉,《中時報系社刊》126期。1995,台北。
台北市編輯人協會〈來函照登〉,《報學》2卷2期。1957,台北。
成舍我,〈替共區報紙作一次總清算〉,《報學》1卷3期。1952,台北。
《自由中國》雜誌編輯部,〈社論:扼殺民營報紙的又一辦法〉,《自由中國》19卷6期。1958,
台北。
《自由中國》雜誌編輯部,〈社論:政府不應用經濟方法打擊民營報紙!〉。《自由中國》19
卷11期。1958,台北。
朱正,〈新湖南報社的反右鬥爭〉,《二十一世紀》1997年4月號。1997,香港。new window
何振奮,〈那種愛報的心〉,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收入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
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
李作音,〈中央日報與中廣新聞部的獎懲措施〉,收入習賢德編著,《台灣新聞事業問題解析》。台
北:文展圖書公司,1992。
李福鐘,〈新民主主義時期(1949-1956)中國共產黨的私營工商業政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李玉階,〈聲明無黨無派啟事〉,《自立晚報》(台北)1958年5月2日第1版。
沈超群,〈柏楊與柏楊案-從新聞評議到白色恐怖的探討〉。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杜成會,〈理解報紙大眾化〉,《新聞大學》2003年夏季號。2003,上海。
求實(李偉森),〈上海報一周年的回顧〉,收入《上海報一周年紀念冊》(1930);轉引自倪祖敏、
張駿德,《報刊發行學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宋文明,〈我在聯合報〉,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吳廷俊、陽海洪,〈「健筆終存天地間」:論鄧拓與書生辦報〉,《新聞大學》2006年4期。2006,
上海。
吳來興,〈輝煌的一年〉,《聯合報社務月刊》37期。1966,台北。
吳漫沙,〈話說從頭〉,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吳驥,〈報紙廣告的服務〉。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6。
周之鳴,〈王惕吾到底是怎樣的人?(之一至之九)〉,《求是報》(台北)1991年3月20日-4月
10日。
林放,〈走向社會的第一課-憶《大公報》實習對我一生的影響〉,收入《大公報一百週年報慶叢
書》編委會編,《我與大公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林佳龍,〈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台灣民主化對中國的啟示〉,收入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
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9。
林佳龍,〈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收入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
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9。
林森富口述,石詠琦記錄,〈發行的前塵歲月〉,《中時報系社刊》121期。1994年11月,台北。
林笑峰,〈「金童玉女」憶當年〉,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91。
林麗雲,〈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63期。2000,new window
台北。
武志勇,〈論「郵發合一」體制的確立〉,《歷史檔案》2006年3期。2006,北京。
柏楊,〈幸運的石頭〉,《自由中國》,10卷7期。1954,台北。
柏楊,〈被猛烈踢過的狗〉,《自由中國》,11卷11期。1954,台北。
查仞千,〈三十五年不歸路〉,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
范以錦,〈序一.一本厚重的發行教科書〉,收入譚軍波,《發行中國》。廣州:南方日報出
版社,2006。
孟建,〈序一.執著於傳媒領域的獨到開拓〉,收入吳鋒、陳偉,《報紙發行營銷導論》。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洪金河口述、石詠琦整理,〈艱辛創業話當年〉,《中時報系社刊》124期。1995年5月,台北。
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7。
施喆,〈建國初期私營報紙的社會主義改造〉,《新聞大學》2006年春季號,2006,上海。
荊溪人,〈我沒有編好省市版〉,《報學》1卷6期。1953,台北。
孫旭培,〈解放初期對舊新聞事業的改造〉,《新聞研究資料》總43輯。1988,北京。
唐一民,〈那些日子,那些人〉,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
夏鼎銘,〈黨報的社會性與權威性〉,《新聞大學》1996年夏季號。1996,上海。
徐炘口述,劉建順、李亮輝整理,〈熱愛廣告的工商界園丁徐達光先生〉,收入劉建順主編,《台
灣廣告開路先鋒》。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2000。
陳竹靜,〈閒話當年〉,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陳若曦,〈三見蔣經國印象〉,《中國時報》(台北)2009年4月13日E4版人間副刊。
陳俊民,〈馬列主義與中國哲學史-論哲學史研究中的「黨性原則」問題〉,《哲學雜誌》2期。
1992,台北。
陳福旺口述,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研究小組整理,〈胸懷氣度依舊在的台灣廣告公司創辦人陳
福旺先生〉,收入劉建順主編,《台灣廣告開路先鋒》。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2000。
陳諤,〈大陸匪報 極權者的幫兇〉,《報學》1卷10期。1956,台北。
陳諤,〈台北報紙的廣告〉,《報學》2卷1期。1957,台北。
陳業勤,〈錯字檢討〉,《聯合報社務月刊》76期。1969,台北。
連震東,〈苦盡甘來說從頭〉,收入黨營文化事業專輯編纂委員會,《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之三:中
華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
馬天佑,〈新聞機構吸納人才的管道〉,收入習賢德編著,《台灣新聞事業問題解析》。台北:文展
圖書公司,1992。
許雪姬,〈戰後台灣民營鋼鐵業的發展與限制,1945-1960〉,收入陳永發主編,《兩岸分途:冷戰new window
初期的政經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許志嘉,〈參.中國大陸新聞事業〉,收入新聞局編,《中國大陸新聞事業及其管理概況》。台北:
行政院新聞局,2004。
張立志,〈熬到爺爺了,還是記者!〉,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991。
張我風,〈自由中國報業廣告的危機〉,《報學》1卷4期。1953,台北。
張寶琴、魯采疇,〈舉辦「少棒賽有獎徵答」有感〉,《聯合報社務月刊》106期。1972,台北。
賀照禮,〈不良廣告與廣告道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8。
習賢德,〈王惕吾、王永濤與《民族報》崛起的相關考證〉,《傳記文學》86卷2期。2005,台北。
曹忻,〈蔣經國與青年遠征軍政工體系的建立-以人事建制為中心〉,《兩岸發展史研究》3期。new window
2007,中壢。
程宗仁口述、石詠琦整理,〈憶廣告前塵往事〉,《中時報系社刊》122期。1995年1月,台北。
傅朗(Nicolai Volland),〈中共的媒體思想:歷史與現在〉,《當代中國研究通訊》7期。2006,新
竹。
楊世雄,〈社會主義人性論之省思〉,《哲學雜誌》2期。1992,台北。
楊孝榮、鄭振煌、黃愛琴編纂,〈中國大眾傳播註解書目〉,《新聞學研究》13、15期。1974、
1975,台北。
劉年輝,〈社會資本與媒體產業發展〉,《新聞與傳播研究》13卷2期。2006,北京。
劉忠法,〈三項工作的感觸〉,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
劉建順、譚其瑤,〈進入國際廣告殿堂的先驅余夢燕女士〉,《中國廣告學刊》6期。2001,台北。new window
劉誠,〈我和《大公報》的點滴回憶〉,收入《大公報一百週年報慶叢書》編委會編,《我與大公
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葉言都,〈中國廣播公司在台灣的無廣告經營─收入面的考察﹙1949-1965﹚〉,收入陳永發主編,new window
《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裴君箸,〈報紙廣告的趨勢〉,《報學》1卷5期。1953,台北。
業務部,〈發行•廣告業務簡報〉,《聯合報社務月刊》11期。1963,台北。
發行部,〈本報十九年來的發行〉,《中國時報社刊》32期。1969,台北。
趙國臣、吳述儉,〈人民日報發行工作四十年回顧〉,收入人民日報報史編輯組編,《人民日報回
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錢存棠口述、方桃忠撰稿,〈與廣告業務一同走過四十年〉,收入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曉華,〈蘇俄間諜在台落網紀實〉,《新聞天地》136期附冊。1950,香港。
臧遠侯口述、石詠琦整理,〈竹籬鐵棚的歲月〉,《中時報系社刊》117期。1994,台北。
應人口述、許吉榮撰稿,〈難以忘懷的發行〉,收錄於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
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
鍾中培,〈聯合報、社會新聞與我〉,收錄於張作錦主編,《一同走過來時路》。台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991。
謝國興,〈當代台灣企業發展史研究的回顧〉,收入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台灣史研究
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謝森中,〈從經濟觀點看台灣戰後經驗-一個實際參與者的見證〉,收入宋光宇編,《台灣經驗一,
歷史經濟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聯合報發行組,〈本月份報份增減單位〉,《聯合報社務月刊》3期。1963,台北。
聯合報廣告組編製,〈五十一年度各報刊登廣告數量統計表〉,《聯合報社務月刊》2期。1963,
台北。
顏伯勤,〈「廣告與發行」座談會〉,《報學》2卷6期。1960,台北。
羅敬典,〈談報業經理之不良制度〉,《報學》1卷1期。1951,台北。
譚軍波,〈序二.眾人拾柴火焰高〉,收入吳鋒、陳偉著,《報紙發行營銷導論》。上海:復旦大學
出版社,2004。
嚴中口述,石詠琦整理,〈早年送報的日子〉,《中時報系社刊》125期。1995,台北。
Bourdieu, Pierre. “Le Capital Social: Notes Provisoires”in 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Paris:1980).
Clasquin, Frank. “Periodicals Supply from Russia and CIS since 1992”,in Serials Vol. 9, No.1
(1996,Newbury, United Kingdom).
Coleman, James S. “Social Theory, Social Research: A Theory of Action”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Granovetter, 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Granovetter, Mark. “Labor Mobility, Internal Markets, and Job Matching: A Comparison of th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al Approaches” in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Greenwich, Connecticut: JAI Press,1986).
Imo, Jimmy. The Press under Stress: Media Strategies against Authoritarian Repression: The Nigerian
Example (Unpublished thesis, School of Politics and Media Studies.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nited Kingdom, 2003).
Kochurova, Marina(文麗). “Covering Lee Teng-hui’s visit to Japan in 2007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Newspapers”〈大陸與台灣報紙對李登輝2007年訪日報導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Linz, Juan J.“Totalitarian and Authotarian Regimes,”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3(Marco Political Theor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5).
Portes, Alejandro.“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Palo Alto, California.: Annual Reviews Inc.,1998).
Putnam, Robert D. “The Prosperous Socie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in The American Prospect
(Princeton, New Jersy: New Prospect,Inc.,1993),13 (Spring).
Tadevosyan, Ara. “Printing Houses and Press Distribution Agencies in Armenia,” in Transcaucasus
Media Bulletin No.2 (1997, Geneva).
Unkown,“IPI Assembly Session: IPI in Asia” in IPI Report: Monthly Bullet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 Vol.15, No.9 (1967,Zurich).

五、網路資料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網站→上海地方志→專業志→上海新聞志→第六篇新聞團體→第二章行業團
體,網址:http://www.shtong.gov.cn ,2008年4月7日讀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網站→文獻資料→法律文件,網址:http://www.npc.gov.cn,
2008年9月12日讀取。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網址: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code=B0000001&FLNO=745&as_fid=7,2008年5
月13日讀取。
中華傳播學會網站→各校博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網址:
http://ccs.nccu.edu.tw/uni_paper_list_2.php?UD_ID=5,2009年2月8日讀取。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網站→資源服務→論文作品,網址:http://www.journalism.ntu.edu.tw,
2009年2月10日讀取。
世新大學博碩士論文數位系統,網址:http://libetd.shu.edu.tw/ETD-db/ETD-search-c/search,
2009年2月7日讀取。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台灣歷史辭典》,網址:
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toc.html。2009年8月4日讀取。
邱燕玲,〈戒嚴時期媒體猶如籠中鳥〉,《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7月16日政治新聞版,網址:
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7/new/jul/16/today-p1.htm。2009年3月31日讀取。
國立政治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網站→傳播學院→新聞系,網址: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2009年2月9日讀取。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主題瀏覽→大眾傳播學類→新聞學系頁1-27,網址:
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browse_subject.jsp。2009年4月13日讀取。
梅九壽,〈兢兢業業永不掉隊〉,邢台市委黨校理論視野網站,網址:
http://www.xtswdx.org.cn/user_web/yanjiu。2009年3月8日讀取。
程宗明,〈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性供應〉new window
中華傳播學會網站1997年年會論文,網址:
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977_1.pdf。2009年8月12
日讀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