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吳江經濟發展的在地條件與臺商投資的區位選擇
書刊名:東吳社會學報
作者:張家銘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ia-m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9
頁次:頁23-55
主題關鍵詞:外向型經濟發展經濟開發區技術開發區在地條件國家能力政府能力產業群聚Outward-looking economy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Local conditionsIndustrial clustersLocal government efficie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8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劉雅靈(20030600)。經濟轉型的外在動力:蘇南吳江從本土進口替代到外資出口導向。臺灣社會學刊,30,89-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素玉(2000)。高科技台商蜂擁長江三角洲。遠見雜誌,174(12),90-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家銘、邱釋龍(20021200)。蘇州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地方政府:以四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的分析。東吳社會學報,13,27-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進鈺(19981100)。邁向一個學習性的區域?臺北--新竹高科技走郎的廠商聚集與技術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9,143-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雪根(1998)。蘇南鄉鎮企業大力推進產權制度改革。蘇州經濟論壇,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邢幼田(1996)。台商與中國大陸地方官僚聯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3,159-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袁曉猛(2004)。不可混淆經營城市與經營土地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振寰、高士欽(2000)。全球化與在地化:新竹與台中的學習型區域比較,台灣社會學社、台灣社會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0/01/15-01/16)。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九益(1999)。大力利用外資,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大陸中西部地區領導幹部研討會,吳江市政府(主辦) 。吳江:吳江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雅靈(2000)。廣東華陽的依賴發展:地方政府與外資企業的利益共生。中日大陸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硏究中心(主辦) (會議日期: 2000/0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文暉(2003)。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角色--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對比。「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與兩岸四地互動」研討會,台北市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3/05/03)。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海樂(2000)。蘇南區域現代化發展的在地條件。全球化、蘇南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硏討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0/10/31)。台北: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之順、王朔(1996)。認真總結「蘇南模式」的新鮮經驗加快實現江蘇跨世紀發展目標。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林夫(2000)。蘇州經濟發展的回顧和前瞻。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殷存毅(2003)。台商投資與中國大陸的城市化--對東莞和昆山城市化的實證研究。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與兩岸四地互動研討會,台北市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3/05/03)。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家銘、吳翰有(2001)。全球化與台資企業生產協力網絡之重構:以蘇州台商為例。全球化、蘇南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研討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1/10/31)。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德昇(2003)。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變遷與調適。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與兩岸四地互動研討會,台北市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3/05/03)。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家銘(2000)。中國大陸蘇南的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之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家銘(2002)。全球化與蘇州經濟發展的在地條件:吳江的個案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孟旂(1998)。地方政府與外資衝擊下的城市空間型構--以上海市房地產投資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崔奎奐(1995)。中國大陸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之評估分析--以韓商投資觀點及投資策略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順賢(2001)。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1994-2000年。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ong, Sung Gul(1997)。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East Asia: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2.大久保勳、楊鴻儒、李天贈(1993)。中國經濟一百問與答。台北:建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04)。兩力兩度見商機:2004年中國大陸 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台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通華、孫彬(1994)。蘇南模式發展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1999)。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指南。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鶴田(19940000)。大陸經濟立法與改革開放。臺北:台中:蓮燈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unning, John H.(1993)。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 The Challenge of the 1990s。Routledge。  new window
8.費孝通(1996)。愛我家鄉。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axenian, Anna Lee(1994)。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new window
10.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02)。2002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 險調査。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汝信(2001)。城市化:蘇南現代化的新實踐。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瑩寶(2001)。綢鄉漫步。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德華(2001)。錦繡盛澤。瀋陽:瀋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喜臣、張衛華(1998)。外向型經濟法律環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巴曙松(20030711)。經營土地熱潮背後的制度誘因,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根泉(2002)。「雙料冠軍」緣何花落吳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嘉安(1996)。外國投資對中國城市發展的影響。中國經濟區域發展面面觀。台北: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思粤、陳麗瑛(1996)。改革開放與大陸區域產業發展。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台北: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介民(1996)。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商與地方政府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台北: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Yang, Mu(1994)。Discussion: How Did China's TVEs' miracles emerge?。The 90s' Investigation of China's TVEs。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