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孟學義利觀探討國內健保醫療問題
書刊名:孔孟月刊
作者:葉玉玲畢威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 Yu-lingBi, Wei-ni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44:11/12=527/528
頁次:頁17-25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2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淑娟(2002)。告別貪婪的年代。天下雜誌,257,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文茜(2004)。不保險的健康。商業周刊,88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玉芳。羅慧夫-臺灣行醫四十年。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智魁(2001)。文化發展與文化產業。哲學雜誌,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典嚴(2003)。SARS疫情告急,人際關係管理才真正拉起煞死警報。品質月刊,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麗珊(2002)。德性論對現代道德教育的啟示。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孟軻。孟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穆(1986)。四書釋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支洪(1984)。孟學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慧英(1995)。道德的關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開府(1995)。四書的智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訓章(1984)。孟子管窺。臺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大齊(1997)。孔子學說。台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昭旭(2004)。情與理之間。情與理之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適(19940100)。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春海(1992)。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熹、鵝湖書院(1984)。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曾昭旭(19830000)。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韋政通(1990)。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反思。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1980)。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駱建人(1995)。孟子學說體系探頤。孟子學說體系探頤。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熊公哲(1985)。孔子發微卷下。孔子發微卷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熊禮匯、姜國斌(1998)。孟子的經營與管理。孟子的經營與管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迪風(1976)。孟子大義。孟子大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萬驪、柯樹屏(1967)。論語孟子選註。論語孟子選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南懷瑾(1984)。孟子旁通(一)-梁惠王篇上下。孟子旁通(一)-梁惠王篇上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高柏園(1996)。法家的管理哲學-寫給領袖。法家的管理哲學-寫給領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41016)。醫病兩傷:健保是一口提前見底的大鍋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北宋)司馬光(1973)。資治通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亦琦。毀了價格機制,壞了健保,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孟子‧公孫丑‧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易.乾文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左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語,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論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伍安娜(1983)。孔子人文精神。孔子思想研究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