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烽火後的同鄉情:戰後東亞臺灣同鄉會的成立、轉變與角色 (1945-48)
書刊名: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作者:湯熙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ang, Shi-yeou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9:1
頁次:頁1-49
主題關鍵詞:臺灣同鄉會旅外臺灣人臺僑國民政府國籍復籍Native-place associationTongxianghuiOverseas FormosansNational 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4
  • 點閱點閱:59
清治臺灣時期,臺灣人來往於海峽兩岸,然未成立如會館或同鄉會的組織。日本統治臺灣後,臺灣人移動的範圍日漸擴充,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及日本等地。由於臺灣人具有日本籍,以同鄉之名所成立的臺灣同鄉會,為日本社團之一環,而臺灣開始成為旅外臺遇人的「僑鄉」。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發生之前,在日本等東亞各國,旅外臺遇人組織同鄉會,或類似之社團組織,舉辦聯誼等活動,促進鄉誼。中日戰爭發生後,在戰爭的影響下,臺灣同鄉會被迫解散,或其功能萎縮。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臺灣人的國籍復籍為中華民國籍,國民政府(以下簡稱國府)及外交部等稱呼旅外臺灣人為「臺僑」(在日本、稱為「新華僑」)。惟英國、荷蘭等同盟國政府,對於臺遇人之國籍的轉變,採取保留態度,並對臺灣人實施集中管理及進行戰犯審判,如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嚴重地威脅臺灣人的生命安全與財產維護。為了因應各種問題和困難,旅外臺灣人除了向國府外交部駐外機構及臺灣行政長凋公署尋求支援外,並以自救之方式,組成臺灣同鄉會,透過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包括戰犯審判、財產沒入及回返臺灣等問題。 由於國籍的改變,旅外臺灣人所且成之臺灣同鄉會,成為戰後各地華僑社團組織的一份子。為旅外臺灣人的成背景及居住地點不同,使得在東西各地成立之臺灣同鄉會的類型、組織形態有所不同,如日本、新加坡及泰國等地區;而且與戰爭結束之前的臺灣同鄉會亦有所差異。有的臺灣同鄉會,從成立到轉變或結束,其時間並不長,卻具有特殊意涵。本文除了前言與結論外,分為四節,以外交部所庋藏之檔案為主,對東亞各地臺灣同鄉會(不包括中國大陸),分析自1945年9月至1948年間,在臺灣人國籍的復籍下,臺遇同鄉會成立的原因、過程及其角色,並比較各地臺灣同鄉會之異同。
The native-place association, tongxianglui, played a vital role in keeping native-place ties in the sojourning communit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s of such association of Taiwan, which were formed by overseas Formosans in Japan, Thailand and other countries of Southeast Asia after the end of WWⅡ. The associations of Taiwan were formative elements in overseas Formosan’s communities from 1945-1948. Such prominence of tongxianghui was possible because of the adaptability and utility of native-place sentiment to force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us, tongxianghui becomes a important arena for acknowledging the texture of change of overseas Formosans’ communities. The study addresses these related themes: the native-place sentiment and organizations of overseas Formosan’s and the functions of such organizations vis-?-vis national identity in Japan, Thailand and other countries of Southeast Asia.
期刊論文
1.湯熙勇(20051200)。脫離困境:戰後初期海南島之臺灣人的返臺。臺灣史研究,12(2),167-2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建俅(20000900)。田園將蕪胡不歸?--戰後廣州地區臺胞處境及返籍問題之研究。臺灣史研究,6(1),133-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川口賴好(1943)。在京臺灣學徒はかく志願した。臺灣時報,26(11)=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岡崎郁子、陳千武(1996)。明台報全文。臺灣文藝,157,131-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荻洲生(1938)。在滬臺灣人の近況。臺灣時報,1938(5月號),157-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貽麟(20030100)。泰國「臺灣會館」成立56週年之回顧與展望。海華與東南亞研究,3(1),63-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雪姬、蔡說麗(1994)。陳許碧梧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247-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淑鳳(20011200)。伸張正義?--戰後引渡逃匿澳門漢奸(1945-1948)。國史館學術集刊,1,127-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湯熙勇(20050600)。恢復國籍的爭議:戰後旅外臺灣人的復籍問題(1945-47)。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2),393-4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綺娜(19990300)。外交部亞太司檔案的內容與利用:從一九五○年代臺灣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政策談起。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7,128-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Daniels, Christian、蔡秀菊、陳千武(19961000)。雲間的曙光--從明台報透視臺灣籍日本兵的戰後臺灣像。臺灣文藝,157,115-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滿紅(19991200)。日本政府與臺灣籍民的東南亞投資(1895-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3+5-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川原勝彥(2003)。中國同郷團體の改造.解體過程(1945-1956)--山東旅滬同郷團體の事例中心に。アジア研究,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川原勝彥(2004)。中國共産黨政權下におけゐ同郷團體の解體につぃて--上海市檔案館の未公刊史料によゐ分析。社會經濟史學,7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滿紅(19980600)。「大中華經濟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時期臺商之島外經貿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9,47+49-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虞淵(19260117)。檄日本留學生創設言論機關。臺灣民報,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謝騰輝(1942)。泰国における台湾本島人の活躍状況及び将来に就いて。南支東南亞研究,37,57-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上沼八郎(1978)。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灣留學生--同化政策と留學生問題の展望。國立教育研究所紀要,94,133-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建俅(2000)。迢迢歸鄉路--戰後港澳地區臺胞返籍始末。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臺北:國史館。548-5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來幸(2004)。二戰後的日本華僑社會與華僑教育。海外華人與僑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與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等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富三(2001)。葛超智與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學術研討會,國史館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來幸(2000)。戰後神戶地區經濟における台灣人の役割華僑社會の變遷。第一屆日本研究、台日關係、日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Goodman, Bryna(1990)。The Native-place-place and the City: Immigrant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Shanghai, 1853-1927(博士論文)。Stanfo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2.Tai, Eiko(1993)。Taiwanese in Japan: A Legacy of Japanese Rule in Taiwan(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new window
3.李效玲(1979)。民間社團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同鄉組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秀蓉(1998)。清代會館的社會功能--地緣、商幫與祠祀(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三郎(1981)。日據時期台灣的留日學生(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明歡(1995)。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月順(1998)。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尹謨(1983)。臺灣同鄉:海外見聞錄。臺北:顏尹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迪乾、雲昌潮、林謙(1960)。泰國華僑社團史集。泰國華僑社團史集。曼谷:中興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永明(1997)。臺北市文化人物略傳。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存武、朱浤源、潘露莉、林淑慧(1996)。菲律賓華僑華人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株式会社華南銀行マニラ駐在員(1941)。比島に於ける臺灣籍民に關する調查。株式会社華南銀行マニ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國光(1999)。ある台灣人の軌跡一一楊春松とその時代。東京:露滿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華會館、忽海燕(2003)。落地生根:神戶華僑與神阪中華會館百年史。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雄普、許振禮(1995)。海外僑團尋蹤。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伊能嘉矩(1918)。理蕃誌稿。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宋越倫(1953)。留日華僑小史。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鳳嬌(1999)。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三連、吳豐山(1992)。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東洋協會調查部(1920)。大正九年現在の台灣。東京都:東洋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碧奎、張瑞雄、張良澤(1997)。高座海軍工廠臺灣少年工寫真帖。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陶水木(2000)。浙江商幫與上海經濟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65)。日本華僑志。臺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漢波(1998)。駐外武官的使命:一位海軍軍官的回憶。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Honig, Emily、盧明華(2004)。蘇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Goodman, Bryna(1995)。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1853-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2.鍾豔攸(1999)。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1946-1995)--臺北市之外省同鄉會。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昭陽、林忠勝(1995)。風雨延平出清流--朱昭陽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實藤惠秀、譚汝謙、林啟彥(1982)。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篠崎護、陳加昌(1982)。新加坡淪陷三年半。泛亞通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可兒弘明、斯波義信、游仲勳(2002)。華僑.華人事典。東京: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何炳棣(1966)。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明(2000)。楊肇嘉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許雪姬、丘慧君(2003)。許丕樵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翠(19930000)。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小出武夫(1937)。在南洋邦人團體便覽。東京:南洋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1945)。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處理日本投降文件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日本華僑.華人研究會編集委員會(2000)。戦後華僑・留学生運動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孔東(1994)。蘇浙旅港同鄉會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海防華僑善後委員會調查組(1947)。越南海防華僑損失報告書。海防華僑善後委員會調查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46)。旅越臺灣同鄉會員名冊附章程。河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北市海南同鄉會(1968)。海南同鄉會新廈落成紀念冊。臺北市海南同鄉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福建省檔案館、廈門市檔案館(1993)。閩臺關係檔案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蔡慧玉、吳玲青(1997)。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磯村生得、李英茂(1996)。失落祖國的人:一位臺灣日籍老兵的血淚回憶。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鵬仁(1989)。日本華僑志概論。臺北:水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Honig, Emily(1992)。Creating People in Shanghai, 1850-1980。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4.(1976)。泰國臺灣會館成立五十週年暨新館落成紀念特刊。曼谷:黃金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莊永明(19940500)。日據時代臺灣流行歌曲初探:用歌聲寫下了這段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60116)。香港歸客談英人虐待臺僑慘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42)。南支南洋於ける本島人。台灣事情。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淑真(2004)。大阪の華僑。神戶と華僑--この150年の步 み。神戶:神戸新聞総合出版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oodman, Bryna(1992)。New Culture, Old Habits: Native-place Organization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Shanghai Sojourne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ew window
4.Wickberg, Edgar(1994)。Overseas Chinese Adaptive Organizations, Past and Present。Reluctant Exiles? Migration from Hong Kong and the New Overseas Chinese。Armonk, NY:M. E. Sharpe。  new window
5.Wickberg, Edgar(1988)。Chinese Organizations and Ethnicity in Southeast Asia and North America Since 1945: A Comparative Analysis。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 II。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許淑真(2004)。日中戰争下の台灣出身工員について。阪神華僑の国際ネットワークに関する研究。神戶:神戶大學國際文化學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熙勇(2001)。陳火炎先生訪問記錄。日本統治時期臺民參與軍務之口述訪問専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大田修吉(1942)。臺灣籍民の南洋に於ける活動狀況。臺灣經濟年報。東京: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