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轉念:慈濟女性兼顧家庭角色和志願服務的因應之道
書刊名: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
作者:莊大輝游美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ang, Ta-huiYou, Mei-hu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8
頁次:頁101-122
主題關鍵詞:慈濟女性性別角色志願服務Tzu-chi womenGender rolesVolunteer work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潘煊(2006)。為佛教為眾生--證嚴法師與慈濟基金會。經典雜誌,9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德昱(199608)。解開人心「九結」煩惱。慈濟月刊,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明烈(20031200)。新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終身學習取向。教育研究集刊,49(4),127-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卓詩緣(2002)。從社區環境行動析論女性領導者的領導行為(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佩玲(1998)。誰能治城?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與萬芳社區媽媽治城行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涂建平(2003)。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麗雪(2001)。婦女參與學校父母成長團體其增能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家榮(2001)。跨文化助人工作者之經驗分析--以慈濟委員訪視原住民照顧戶之經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香婷(2001)。藉由助人產生超個人經驗之研究--以一位慈濟人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佳雯(2002)。非營利組織中的女性志工--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雅雲(2003)。穿起木屐上班去--白米社區女性的性別與空間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潘煌(2005)。立體琉璃同心圓。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onnell, R. W.、劉泗漢(2004)。性/別。台北:書林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丁仁傑(1999)。對於慈濟不同「次級團體」參與者的描述。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rabtree, B. F.、Miller, W. L.、黃惠雯(2003)。直接療護的敘事取向質性研究。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釋德汎(1999)。男女之情莫脫軌。證嚴法師衲履足跡1999冬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德汎(1999)。感恩與服務。證嚴法師衲履足跡1999春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德汎(2003)。針黹女紅、持家必修。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3冬之卷。台北:靜思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德汎(2005)。世間七輩婦。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5春之卷。台北:靜思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Zilber, T.(1998)。A new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of Approach to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Narrative R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Thousand Oaks, Calif.:Sage。  new window
8.釋證嚴(2002)。慈濟宗門真善美。2004慈濟年鑑。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