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憲法」課程教材設計與應用--以人身自由保障為例
書刊名: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楊三東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89-103
主題關鍵詞:人身自由正當法律程序比例原則大法官解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3
  • 點閱點閱:33
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也是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由於自由權為人民最基本權利,其中人身自由為一切自由的基礎。因此,有必要使學生認識並瞭解憲法對人身自由的規定。 本文首先除闡述憲法對人身自由的規定--第八條條文的意義,也針對第二十三條(基本人權之限制)等條文分析解說,使學生能深入瞭解其內涵。 其次,由於目前我國大法官釋憲說明我國人權保障之案例與日俱增,因而實有必要就大法官關於人身自由保障的各號解釋作一說明,以利學生瞭解其影響。 對於「憲法」課程的設計,以筆者授課為例,筆者於講授該主題前,課前預先提供學生討論題目及參考書目,並要求學生自行閱讀再加以思考,冀能提升教學效果。在進行授課時,則隨堂提供法院傳票、搜索票、拘票讓學生傳閱,並安排法院參觀、教導撰寫請願書、訴願書、行政訴訟書及國家賠償請求書,使其提高學習興趣及救濟能力,達到落實法學教育的目標。
期刊論文
1.翁岳生(19960800)。大法官關於人身自由保障的解釋。月旦法學,15,89-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德宗(20040400)。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憲政時代,29(4),445-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明昕(20060800)。警察臨檢與行政救濟--重返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85,7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司法院(2004)。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二年度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及紀錄--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司法院印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鴻禧(1991)。憲法與人權。台北:台大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阿部照哉、周宗憲(2001)。憲法(下)--基本人權篇。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02)。看電影學法律。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oke, Edward F.、傅崑成(1991)。美國憲法逐條釋義。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oshay, Wellesley R.、李文瑞(2004)。教材設計--原理與實務。雙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崑巖(2003)。SARS的生聚教訓。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炳強(2000)。電影中的醫學世界。臺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敬一、李念祖(2003)。基本人權。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慶瑞(1976)。比較憲法。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法治斌、董保城(200309)。憲法新論。台北:法治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庚(200304)。憲法之解釋與適用。台北:吳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紀東(1982)。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震山(2000)。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2002)。現代憲法論。臺北市: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