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商業倫理之我見:由電視劇《喬家大院》裡喬致庸之性格與待人處世中談起
書刊名: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作者:吳政峰詹琇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44
頁次:頁1-14
主題關鍵詞:商業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8
  • 點閱點閱:38
期刊論文
1.吳政峰、陳美華(20050500)。孔子義利觀之辨明--兼論對現代企業經營之省思中國大陸。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4,3-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琳(2006)。《喬家大院》的商業智慧。商業文化,2006(7),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党志峰、董佳(2005)。構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誠信制度體系:由晉商道德誠信得到的教訓和啟示。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8(2),7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曉(2005)。晉商商業倫理道德及其現代價值。生產力研究,2005(5),9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曲波(2006)。夢想是企業家的墓誌銘:喬致庸在夢想中痴狂。科技創業,2006(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素仁(2003)。淺談晉商股份制的現實意義。中國地方志,2003(1),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勇民、崔俊霞(2004)。晉商倫理的現代意義。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4),299-3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勇民、崔俊霞(2005)。論晉商倫理及其現代價值。運城學院學報,23(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玉峰(2006)。一部呼喚誠信精神的力作:電視劇《喬家大院》觀後。當代電視,2006(4),4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千蕙(2006)。由商號到票號:傳統中國銀行業的誕生與演化,1644-1911(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澁澤榮一、蔡哲茂、吳璧雍(1987)。論語與算盤。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拉克、李芳齡、余美貞(2003)。管理的實務。臺北市: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松下幸之助、戴憲明(1986)。知人用人成功法則。臺北市:前程企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建民(1994)。儒家的管理哲學。臺北市:漢藝色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孟凡耀(2006)。喬家大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伍芬森、羅耀宗(2004)。社會發展:企業與國際機構的角色。企業全面品德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克特、馬家敏、羅耀宗(2004)。亞洲模式。企業全面品德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文興、羅耀宗(2004)。勞工:企業品德與勞工。企業全面品德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阿亞拉二世、羅耀宗(2004)。領導統御:企業在社會以身作則。企業全面品德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強、羅耀宗(2004)。公司治理:董事會對改善管理的職責。企業全面品德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仕強(1990)。中國管理現代化的原則。中國人的管理觀。臺北市: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紹倫(2001)。誠信與繁榮:華人家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臺北市: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