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生命的有待與超拔--以莊子「形」概念為中心
書刊名:揭諦
作者:陳政揚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eng-ya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6
頁次:頁101-144
主題關鍵詞:道通為一物化生死觀自然Diverse principle into onePhysically different viewpointLife and death viewN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7
  • 點閱點閱:91
本文旨在探討:莊子如何藉由「形」概念,闡述人對於生命之有待的超拔。全文分為四分面展開討論:首先,本文將指出「形」概念在《莊子》書中所標示的限制義。其次,則探討莊子如何藉由「形」之轉化,一方面呈現個體超越生命之有待的境界;另一方面說明千差萬別的人與萬物,何以能通而為一的理據。再者,通過「形」、「德」關係的探討,指出「德」之完滿實現在於「形」之全然退卻。最後,則是藉由「物化」觀,說明莊子是如何藉由「形」之超越,闡述「道通為一」的生命智慧。
期刊論文
1.葉海煙(20070800)。莊子齊物哲學的道物合一論。哲學與文化,34(8)=399,2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德和(20000600)。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24,4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楚生(1992)。試論《老子》首章的句讀問題。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怡(2000)。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霞(2004)。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鼓應(2008)。老莊新論。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東美(199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邦雄(20040000)。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