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苦難書寫:論曹文軒少年小說
作者:閻瑞珍
作者(外文):YAN ,RUEY-JEN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董淑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曹文軒苦難書寫少年小說Cao WenxuanSuffering WritingJuvenile Nov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曹文軒的少年小說表達苦難的主題,他精心呈現苦難經歷與少年成長的緊密關係,讓少年藉此長成頂天立地、不畏艱難的優質少年,構成作家創作的一種精神立場。
本論文將其筆下苦難以三個面向呈現:命運的無常、時代的悲劇和他人的傷害。命運的無常又分為天災難防、變故折磨、善惡無報;該部分是其少年小說創作的特色,寫出其他作家鮮少論到的悲苦:天災侵襲、意外致殘、助人無得、善無善報,加重筆下人物的悲苦程度;其筆下少年幾乎是堅強抗命、卓然超群。時代的悲劇主要著眼於文革時期的逼迫,有別早期輕描淡寫的筆調,顯示曹文軒思想的轉變。他人的傷害分為家人親族的背離、同儕友人的錯待、鄰里長輩的誤解,深刻指出少年心靈的脆弱和渴慕愛與認同感的需求;但其筆下主人翁在面對他人傷害的考驗下,大部分仍堅定自己信念,選擇積極面對不逃避,在挫折中找回自己,成為勇敢而獨立的少年。
藉由文本分析法和文獻分析法,歸結三種苦難的創作意圖為超越苦難,超越之法有三,即優雅的風度、道義的精神和悲憫的情懷。讀者可明白曹文軒希冀讀者有堅強意志力、美的情調和不怨天尤人的態度來面對苦難,有捍衛真理、追求人性之善與美的執著,對人懷有悲憫之情,體會人類之悲在於自身脆弱與渺小。他在構築苦難故事時,不忘加入希望色彩和溫暖元素,讓讀者感受到憂鬱之美和夢想之光。
Cao Wenxuan's juvenile fiction expresses the theme of suffering. He carefully present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suffering experience and his youth's growth , and allows teenagers to grow into a high-quality teenager who stands up to earth and fears no difficulty. This constitutes a spiritual stance created by the writer.
In this thesis, it is truly to show the sufferings of his writing: the fickleness of destiny, the tragedy of the times, and the harm of others. The fickleness is divided into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of the heavens, the afflictions of change, the good and the evil, and the lack of reporting; this par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venile fiction creation, and it expresses the misery that other writers rarely talk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al disabilities , and helplessness. Good is still a disaster, increasing the misery of the characters in his writing; his youth is almost strong , disobedient, and outsta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era mainly focused on the persecu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re were other early and downplay styles that show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o Wenxuan's ideology. The harm of others is divided into the divergence of family members and family members , the mistreatment of their friends,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ir neighbors' elders. It profoundly points out the fragility of the youngster's heart and the desire for love and recognition; however, the masters of his writings are tested against the harm of others. Some of them are still convinced of their own convictions, choose to actively face not to escape, find themselves in frustration, and become brave and independent teenagers.
Through text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 the three creative intentions of suffering are surpassing suffering. There are three methods of transcendence: elegant grace , moral spirit, and sad feelings . The reader can understand that Cao Wenxuan hopes readers will have strong willpower, beautiful sentiments, and a non-responsive attitude to face misery, have the truth to defend the truth, pursue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dedic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ompassion for people, and experience the sadness of human beings as their own. Fragile and small. When he was building a miserable story, he did not forget to add elements of hope and warmth and let the reader feel the beauty of melancholy and the light of dreams.
一、曹文軒著作(依出版時間排列)
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88年。
曹文軒:《思維論》,上海:上海文藝,1991年。
曹文軒:《山羊不吃天堂草》,臺北:民生報社,1994年。
曹文軒:《紅葫蘆》,臺北:民生報社,1994年。
曹文軒:《埋在雪下的小屋》,臺北:國際少年村圖書出版社,1994年。
曹文軒:《荒漠的迴響》,南昌:21世紀出版社,1997年。
曹文軒:《追隨永恆》,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
曹文軒:《曹文軒兒童文學論集》,南昌:21 世紀出版社,1998年。
曹文軒:《面對微妙》,濟南:泰山出版社,1999年。
曹文軒:《紅瓦房》,臺北: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曹文軒:《草房子》,臺北:民生報社,2002年。
曹文軒:《甜橙樹》,臺北:民生報社,2002年。
曹文軒:《白柵欄》,臺北:民生報社,2002年。
曹文軒:《小說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曹文軒:《一根燃燒盡了的繩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曹文軒:《紅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曹文軒:《稻香渡》,臺北:民生報社,2006年。
曹文軒:《山羊不吃天堂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
曹文軒:《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北京:人民文學,2010年。
曹文軒:《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人民文學,2010年。
曹文軒:《小說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
曹文軒:《青銅葵花》,臺北:天衛文化圖書公司,2010年。
曹文軒:《根鳥》,臺北:外國文學出版,2011年。
曹文軒:《新寄小讀者-學會感動》,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年。
曹文軒:《蜻蜓眼》,臺北: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小島朋之:《中國現代史:中共建國50年的驗證與展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公司,2001年。
王邦雄:《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中共建政50年》,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民國105年災害防治白皮書》,新北:行政院中央災
害防救會報,2017年。
朱光潛:《談美》,臺北:晨星出版社,2003年。
沈從文:《沈從文文集第十一卷》,廣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
沈從文:《邊城》,廣州:臺灣商務出版社,1999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宗白華:《意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君比:《叛逆歲月》,香港:青桐社出版社,2014年。
李侃如:《治理中國:從革命改革》,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林文寶:《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7年。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年。
孟森:《明朝大歷史》,臺北:中國計量出版社,2012年。
武田義雄:《中國哲學思想史》,新竹:仰哲出版社,1993年。
胡適:《中國人的人格》,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6年。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胡經之、王岳川:《文藝美學方法論傳記研究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年。
洪文珍:《珍視少年時:少年小說分析與評論》,臺東:臺東大學,2009年。
桂文亞:《感動-曹文軒的小說世界》,臺北:民生報社,2002年。
郭廷禮:《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張清榮:《少年小說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張子樟等著,馬景賢編:《認識少年小說》,臺北:天衛文化出版社,2002年。張子樟:《青春記憶的書寫—少兒文學賞析》,臺北:幼獅文化廣場,2000年。
曹文軒、彭懿、朱自強、方衛平、梅子涵等著:《中國兒童文學5人談》,天津:
新蕾出版社,2008年。
曹文芳:《肩上的童年》,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許建崑:《拜訪兒童文學家族》,臺北:世新大學,2002年。
許建崑:《自覺、探索與開拓──少年小說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2016年。
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臺北:富春文化,1990年。
傅林統:《少年小說初探》,臺北:富春文化,2003年。
劉毓秀:《希臘悲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
劉再復:《文學常識二十二講》,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年。
劉國鈞:《教育大辭書》,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02年。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舊約聖經》,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年。
臺灣水環境再生協會:《水高級處理及再利用》,臺北:詹氏出版社,2016年。
蔡尚志:《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蔡明芩:《回憶文革:在超越與再現間的選擇視野》,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9年。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年。
劉國鈞:《教育大辭書》,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02年。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蕭紅:《蕭紅小說散文精選》,臺北:商務出版社,2015年。
鄺芷人:《康德倫理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額田成:《孩子長得高,健康自信都加分》,臺北:如何出版社,2017年。
三、譯著
Antoine Marie Jean-Baptiste Roger:《小王子》,臺北:晨星出版社, 2013年。
Benjamin Tabart:《傑克與豌豆》,臺北:上人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E.B.White:《夏洛的網》,上海:藝文出版社,2014年。
Charles Perrault:《灰姑娘》,臺北:上人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Charles Perrault:《穿長靴的貓》,臺北:上人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Charles Perrault:《小紅帽》,臺北:上人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George Selden:《時代廣場的蟋蟀》,北京:21世紀出版社,2013年。
Hector Malot:《小英的故事》,臺北:商周出版,2006年。
Lyman Frank Baum:《綠野仙蹤》,臺北:三采出版社,2015年。
Frances Hodgson Burnett:《祕密花園》,臺北:遠流出版社,2015年。
Frances Hodgson Burnett:《小公主》,臺北:亞洲出版社,2010年。
Hans Christians Andersen:《海的女兒》,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
Hans Christians Andersen:《賣火柴的小女孩》,臺北:格林文化出版社,2016年。
Hector H. Malot:《苦兒流浪記》,臺北:天衛文化圖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Hector H. Malot:《苦女流浪記》,臺南:大孚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
Jacob Grimm &Wilhelm Carl Grimm:《白雪公主》,臺北:上人書局有限公司,2016
年。
Jeff Lart:《社會學全球性的觀點》,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Maurice-Marie-Émile Leblanc:《亞森羅蘋冒險系列盒裝二部曲》,臺北:好讀出
版社,2011年。
Marie Louise de la Ramee:《義犬報恩》,臺北:上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亂世佳人》,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Marjorie Kinnan Rawlings:《松島少年》,臺北:啟仁書局有限公司,2000年。
William Shakespeare:《王子復仇記》,臺北:商務出版社,2003年。
William Shakespeare:《李爾王》,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
William•H.•McNeill:《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臺北:天下文化
出版社,2012年。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素芳:《曹文軒的《紅瓦》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何貞美:《中國當代小說在韓國的接受情況研究——以戴厚英、余華、曹文軒為
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邱涵:《曹文軒小說生命漂泊意象之探究—以《草房子》、《紅瓦》為例》,東海大
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詩屏:《曹文軒作品之意象研究-以《草房子》、《紅瓦房》、《根鳥》為例》,臺
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子芳:《曹文軒少年小說中的生命流域》,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8年。
林美伶:《曹文軒小說《紅瓦》主題探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4年。
邱冠霖:《曹文軒少年小說之衝突研究──以《青銅葵花》與《稻香渡》為例》,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翁雅玲:《曹文軒少年小說之「成長主題」研究-以《草房子》、《紅瓦房》及《三
角地》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穎:《論曹文軒小說的詩意建構》,浙江大學當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艷凰:《曹文軒少年小說中的倫理關係之研究》,臺東教育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年。
陳思愉:《當代少年小說研究--以李潼、沈石溪、曹文軒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new window
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陳力嘉:《曹文軒小說《青銅葵花》《稻香渡》之審美追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淑芬:《曹文軒及其少年小說之生命教育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
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3年。
陳淑芬:《曹文軒兒少小說的苦難書寫研究──以《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
草》為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陳正哲:《青少年同儕壓力、同儕從眾、父母價值觀、內化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
聯性》,交通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馮建國:《曹文軒《根鳥》之原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
楊美珠:《曹文軒少年小說悲劇意識之研究--以《草房子》及《紅瓦房》為例》,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齊芳芳:《里下河作家群的文學批究──以汪曾祺、曹文軒、畢飛宇為例》,揚州
大學文藝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熊開慧:《少年詩化成長小說研究──以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與
曹文軒《根鳥》為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趙丹:《古典情懷與現代意識的融合──試論曹文軒小說的審美追求》,中南大
學中國當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劉曉南:《第四種批評-以格非、曹文軒、張大春為例》,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
論文,2006年。
蔡瑜玲:《曹文軒少年小說中青少年的成長及其意涵研究-以《草房子》、《紅瓦
房》、《山羊不吃天堂草》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年。
歐玲瀞:《「讓幻想回到文學」曹文軒的幻想小說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蕭成紅:《論曹文軒兒童文學作品中「殘缺之美」人物纇型的塑造》,吉林大學當
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五、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文學家編輯群:〈記「曹文軒作品討論會」〉,《兒童文學家》14期(1994.10),
頁18-23。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編輯群:〈「曹文軒的少年小說演講.座談會」紀
錄〉,《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1卷2期(1995.4) ,頁41-56。
王苗:〈友愛,忠誠,尊嚴,抗爭——評曹文軒新作《火印》〉,《中國編輯》2015年
4月號(2015.4) ,頁82-83。
王任芳:〈主題、策略與過程-試論曹文軒成長三步曲對『成長小說』的美學探
求〉,《兒童文學學刊》7期(2002.5),頁112。
田敏、金夢蘭:〈曹文軒少年小說中的苦難意識體現〉,《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年9期(2013.9) ,頁4-6。
北喬:〈閱讀曹文軒〉,《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2000.12) ,頁61-
64。
朱自強:〈被壓抑的自我與被解放的藝術——對曹文軒涉及性心裡的少年小說
〈泥 鰍〉進行解讀〉,《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卷3期(2004.5) ,頁
8- 12。
匡妙妙:〈掙脫人生悖論的漩渦——再論曹文軒長篇小說《根鳥》〉,《太原師範
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4期(2014.4) ,頁83-85。
余靖中:〈憂鬱的美——論曹文軒兒童小說創作中對美的追求〉,《劍南文學》
(經典教苑)2013年5期(2013.5) ,頁69-70。
李巍:〈曹文軒小說的敘事美學〉,《齊魯學刊》2005年10期(:2005.10) ,頁36-
37。
李芳:〈曹文軒成長小說的詩化敘事策略〉,《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2007年2
期(2007.2) ,頁14-15。
李敏:〈論曹文軒兒童小說《草房子》的電影改編〉,《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015
年5月號(2015.5) ,頁28-32。
何琢:〈調整國民經濟是加速現代建設的戰略決策〉,北京《經濟研究》月刊,
1979年5月,頁7。
武文杰:〈大愛無疆 心存感動——論曹文軒《火印》的內涵與意蘊〉,《時代文
學》 (下半月)(2015.9) ,頁196-197。
林子芳:〈曹文軒少年小說中的河〉,《兒童文學家》45期(2011.1),頁2-19。
洪秀慧、張耐:〈《山羊不吃天堂草》評介〉,《書評》21期(1996.4) ,頁9-10。
胡紀珍:〈論曹文軒小說的成長主題〉,《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8期
(2012.8),頁31-32。
高暘:〈象徵喻示的「美力」——探析曹文軒小說的靈物意象〉,《語文知識》2013
年2期(2013.2) ,頁102-103。
馬景賢:〈感受與共鳴——讀曹文軒《紅瓦房》 〉,《文訊》178期(2000.8) ,頁
26-27。
孫恒存:〈論曹文軒成長小說中的成人儀式——從《根鳥》管窺〉,《東方論壇》
2012年5期(2012.5),頁110-114。
孫云鳳:〈論曹文軒小說中少年主人公的成長歷程〉,《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
年8期(2012.8),頁121-123。
孫悅:〈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創作論析〉,《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6年9期(2006.9) ,頁56-57。
孫騰飛:〈兒童視角在曹文軒小說創作中的美學運用芻議〉,《牡丹江師範學院
學報》(哲學社會科版) 2013年3期(2013.3) ,頁147-148。
翁雅玲:〈少年小說《草房子》的主題意識〉,《中國語文》95卷2期總號566
(2004.8) ,頁82-87。
曹金合:〈追隨永恆——曹文軒兒童文學的審美意識剖析〉,《阿壩師範高等專
學校學報》2011年10期(2011.10) ,頁11-12。
曹金合:〈曹文軒兒童文學的悲憫情懷探尋〉,《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2),頁
83- 85。
徐妍:〈堅守記憶並承擔責任——論曹文軒小說〉,《文學評論》第15期
(2011.1) ,頁118-121。
袁曉松:〈曹文軒的苦難意識與弗蘭克爾意義心理學的雙重思考——評曹文軒的
《青銅葵花》〉,《陰山學刊》2011年1期(2011.1) ,頁20-21。
夏曉昕:〈尋找失落的天空——試論曹文軒小說中的感情空洞〉,《浙江師大學
報》第四期(1999.2) ,頁82-83。
夏長青:〈再談曹文軒《草房子》中的「悲憫情懷」〉,《名作欣賞》2012年8期
(2012.8) ,頁42-45。
陶東風:〈說悲憫〉,《中華讀書報》42期(1998.12) ,頁33-35。
陳曉明:〈唯美唯情的奇幻——讀曹文軒的《黃琉璃》〉,《南方文壇》2007年5
月號(2007.5) ,頁70-71。
陳如新:〈論曹文軒小說中的童真美〉,《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2011.10),頁58-59。
張琦:〈「美」作為一種姿態——論曹文軒古典形態小說的「形式」美感〉,《牡丹
江大學學報》21卷4期(2012.4) ,頁69-71。
張子樟:〈評兩岸少年小說創作的比較──以[曹文軒]《山羊不吃天堂草》與[李
潼著]《少年噶瑪蘭》為例〉,《文訊》53期,總號92(1993.6),頁7-9。
張子樟:〈愛的故事〈草房子〉〉,《文訊》164(1999.6),頁33-34。
張子樟:〈臺灣少年小說創作的回顧〉,《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21期(2009.1),頁
23- 25。
張清芳:〈中國古典美感和西方美感的融合——評曹文軒的長篇小說《天瓢》和
《青銅葵花》〉《雲夢學刊》2008年2期(2008.2) ,頁43-45。
張巖:〈「美」的傳承——從小說意象看曹文軒和廢名〉,《民辦教育研究》2009
年3期(2009.3) ,頁89-90。
張靜:〈曹文軒小說《紅瓦》的審美情調〉,《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
4期(2011.4),頁89-90。
張海城:〈三重門——曹文軒成長小說論〉,《呂梁學院學報》2011年5期
(:2011.5), 頁96-99。
張燕茹:〈醜陋與崇高——論曹文軒《第十一根紅布條》 〉,《國文天地》27卷4
期總號316(2011.9),頁20-23。
張瑜瑜:〈論曹文軒成長小說對成長母題的獨特表現——以《草房子》中朦朧情
感的描寫為例〉,《嘉應學院學報》2012年9期(2012.9) ,頁67-68。
張琦:〈「美」作為一種姿態——論曹文軒古典形態小說的「形式」美感〉,《牡丹
江大學學報》2012年4月號(2012.4),頁69-71。
許建崑:〈成長的苦澀與瑰麗――曹文軒為孩子刻畫的文學世界〉,《東海大學new window
文學院學報》第43卷,(2002.7),頁87-106。
許建崑:〈薰蒸刺提,人間的艾藥——評曹文軒《白柵欄》 〉,《文訊》204期
(2002.10) ,頁31-32。
許建崑:〈四季傳唱的情歌——《稻香渡》展現的曹文軒情性與經驗〉,《全國新
書資訊月刊》87期(2006.3),頁39-40。
許建崑:〈歷史圖譜與田園頌歌——曹文軒《稻香渡》經營的兩個世界〉,《文訊》
263期(2007.9),頁94-96。
許若嵐、呂娟:〈苦難中的永恆——論曹文軒的女兒們〉,《知識經濟》2011年1
期(2011.1) ,頁140-141。
許愛芳:〈無聲的愛 溫暖的情──曹文軒筆下的《青銅葵花》〉,收入華東師範大
學主編《中文自修》2015年6月號(2015.6),頁16。
梁盼盼:〈孤獨的綻出與唯美的極境——論曹文軒的小說創作〉,《中國作家》22
期,(2013.2) ,頁215-221。
彭玲:〈曹文軒成長小說中的和諧性別圖景〉,《綿陽師範學院學報》33卷1期
(2014.1) ,頁56-58。
馮學民:〈感傷的優美——曹文軒新古典主義風格論〉,《北方論叢》2006年6期
(2006.6) ,頁11-12。
曾方玉:〈夢的追尋——讀曹文軒《根鳥》之意象解析〉,《文教資料》625期
(2013.10) , 頁221-222。
曾瑞媛,魏聰祺:〈文字美的感動——論曹文軒〈艾地〉的修辭藝術〉,《國文天地》30卷6期總號354(2014.11),頁76-88。new window
葉紅:〈曹文軒兒童小說的人性美〉,《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4期
(2000.4) ,頁50。
黃振華:〈夢想與成長——曹文軒少年小說《根鳥》評析〉,《電影文學》2007年
16期(2007.12) ,頁14-15。
黃宏輝:〈〈田螺〉人性中的純樸與光明——評析〈田螺〉〉,《兒童文學家》 45 期
(2011.1),頁20-21。
黃麗萍:〈論曹文軒小說的家園情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卷
1期(2013.1,)頁105-107。
鄔瑋瑕:〈探索成人視野中的成長小說——以曹文軒成長三部曲為研究範疇〉,《四
川教育學院學報》9(2007.7),頁13-14。
鄒璐巍:〈論曹文軒小說創作的審美追求〉,《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2卷3期
(2001.3) ,頁62。
楊鋒:〈詩情的凝聚 思想的昇華——曹文軒小說象徵藝術初探〉,《小說評論
2003年6期(2003.6) ,頁15-16。
楊麗珍:〈曹文軒兒童小說中的唯美世界解析〉,《昆明學院學報》2009年5期
(2009.5) ,頁45-47。
楊建生:〈拷問生命 追求永恆——對曹文軒《草房子》中死亡描寫的解讀〉,《名
作欣賞》2010年5期(2010.1) ,頁41-43。
楊士榮:〈走進《草房子》——曹文軒純美小說賞析〉,《時代文學》(雙月上半
月)2010年2期(2010.2) ,頁43-45。
楊文華:〈曹文軒小說中的古典情懷——以《草房子》為例〉,《文教資料》2012
年7期(2012.7) ,頁15-18。
趙云玲:〈空靈世界的絕美旋律——曹文軒小說傳統文化因素分析〉,《湖北經
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8期(2013.8) ,頁54-55。
熊翠嬋、肖佩華:〈行走中的少年——論曹文軒《根鳥》中的自由意識〉,《江西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1期(2015.1) ,頁29-32。
鄭雅云:〈再苦,也要有面對未來的勇氣——曹文軒之《青銅葵花》〉,《全國新
書資訊月刊》88期(2006.4),頁74-75。
鄭楚云:〈曹文軒《細米》的美學闡釋〉,《語文學刊》11期(2007.2) ,頁151-152。
劉李娥:〈曹文軒小說創作中的傳統美學元素〉,《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7
期(2008.7) ,頁63-64。
劉玉芳、李深:〈一曲至真至純至善的人性頌歌——讀曹文軒《細米》所感〉,《現
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8月(2009.8) ,頁69-71。
頡瑛琦:〈在苦難中觸摸成長——論曹文軒小說敘事中苦難與成長的關係〉,《牡
丹江大學學報》22卷3期(2013.3) ,頁6-8。
盧銘侑:〈美麗與哀愁——曹文軒筆下的藍色基調與人性反思〉,《國文天地》27new window
卷4期總號316(2011.9),頁16-19。
韓巧花:〈曹文軒創作的常見意象與審美個性〉,《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8年
12 期(2008.12) ,頁77-78。
韓巧花:〈曹文軒小說敘事美初探〉,《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8卷4期
(2012.12),頁24-26。
韓彩虹:〈寫作主體人格視野下的曹文軒的成長小說〉,《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版)2015年7期(2015.7) ,頁88-89。
謝鴻文:〈地域文化特徵在曹文軒小說中的顯影〉,《兒童文學家》35期(2005.12) ,
頁7-10。
謝建文:〈論曹文軒小說的唯美追求〉,《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3期
(2012.6),頁78-80。
謝玲:〈天下最美的氣質,莫過於書卷氣──訪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閱
讀》第8期,2005 年,頁7。
譚元坤:〈構建人性基礎——曹文軒兒童文學審美意象研究〉,《新課程學習》
2014年6期(2014.6) ,頁69-70。
羅丹:〈流逝的是永恆的——試論曹文軒小說創作的美學特徵〉,《解放軍藝術
學 院學報》2006年1期(2006.1) ,頁5-6。


六、報刊(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人民報:〈中共和俄羅斯共同抗敵:美國和蝗災〉,《人民報》第三版,2001年6
月20日。
沈文愉:〈《紅瓦》傾聽成長的聲音――《紅瓦》作者曹文軒訪談錄〉,《北京晚報‧
文化新聞》第13版,1999年11月29日。
許建崑:〈與賴西安談李潼〉,《臺灣日報》8版,1984年9月21日。
曹文軒:〈寫童書很養人〉,《商務周報》第13版,2016年07月27日。
連惠幸:〈暖冬乾旱 美國西部蝗災肆虐〉,《大紀元報》第1版,2003年6月15
日。
無名氏:〈回家〉,《紐約時報》8版,1971年 10月14日。
廖螢光:〈曼殊詞華的李潼〉,《中華日報》14版,1996年7月15日。
無名氏:〈回家〉,《紐約時報》,1971年 10月14日。
七、網路資料
中國新聞網:〈中國作家首獲國際安徒生獎〉,《光明日報》網站,2016年4月6
日,網址:http://hk.huaxia.com/zhwh/whrd/2016/04/4794385.html。
行政院:〈104年我國災害統計〉,《中央災害防治會報》網站,2017年5月3日,
網址http:// http://www.cdprc.ey.gov.tw/cp.aspx?n=A40144734D9014E8 (2017年5
月6日上網)。
尖叫君語:〈什麼童書適合孩子?首獲安徒生獎的中國作家顛覆常人觀念〉,《尖
叫童年》網站, 2016年4月6日,網址:http://kknews.cc 。
里下河文學:〈曹文軒小說中的水世界探析〉,《愛讀文學網》網站,2016年5月
9日,網址: http://www.aiduwenxue.com/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868&cid=7637。
長空:〈曹文軒:一個有背景的中國安徒生〉,《晚晴》網站,2016年6月17日,
網址:http://www.85nian.net/renwu/56682.html(2016年9月28日上網)。
張炎:〈從莫言到曹文軒,這之間是有聯繫的〉,《光明日報》網站,2016年8月
29日,網址: http://www.cnki.net(2016年9月10日上網)。
曹文軒:〈細瘦的洋煙及其他──讀魯迅〉,《讀書369──名著小說在線閱讀》
網站,2010年5月2日,網址:http:/www.dushu369.com(2017年4月12日上
網)。
陳龍:〈曹文軒摘得國際安徒生獎 用悲憫情懷寫出動人的兒童文學〉,《華夏經
緯網》網站,2016年4月7日,網址:
http://hk.huaxia.com/zhwh/whrd/whrdwz/2016/04/4793855.html(2016 年11月18
日上網)。
梁思文:〈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故事》網站,2015年5月14日, 網
址:http://gushi.tw (2018年4月5日上網)。
黑龍江新聞網:〈作家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稱苦難閱讀不可缺少〉,《壹讀》網
站,2016年4月5日,網址:http://read01.com(2016年9月10日上網)。
健康網:〈聰明飲食,孩子長高高不再是夢〉,《每日頭條》網站,2016年12月
12日,網址:http://kknews.cc。
飲食男女網:〈把握黃金期,吃對食物長得高〉,《蘋果日報》網站,2015年4月
5日,網址: http://m.appledaily.com/zhwh.tw。
蒲葦:〈中學生文學精讀曹文軒〉,《好書網》網站,2016年8月29日,網址:
http://books.google.com.tw(2016年9月10日上網)。
澎湃新聞、天天出版社、中國新聞網:〈兒童文學家曹文軒獲安徒生獎,曾提倡
「苦難閱讀」〉,《光明日報》網站,2016年8月29日,網址:
http://theinitium.com(2016年9月10日上網)。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