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文被借字初撢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邱德修
作者(外文):Chiu, Teh-shio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8
頁次:頁163-183
主題關鍵詞:古文假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0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金祥恆(1961)。釋鳳。中國文字,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德修(20071000)。《說文》「假借」段注新箋。師大學報. 人文與社會科學類,52(1/2),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德修著(1972)。說「來」解「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德修著(1998)。《說文》「早」篆形構考。中等教育,第49卷第4期,9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德修著(2002)。《金文編•附錄》「倲」字考―兼論「東」與「重」的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德修著(1994)。《說文》籀文「災」字考。新莊。12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竺家寧(2007)。聲韻學。聲韻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朱淵清、廖名春(2002)。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國維(2003)。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德修(200008)。新訓詁學。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沫若(1931)。甲骨文字研究。大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輝(2008)。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德修(19950910)。文字學新撢。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釗(2003)。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1996)。金文形義通解。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輝(1993)。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1985)。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慎、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陸德明著(1975)。經典釋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德修著(1992)。《說文解字》古文釋文考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蘊智著。「宜」、「俎」同源證說。《字學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蘊智著(2004)。字學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國維著。〈說俎〉上下篇。《觀堂集林》卷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竺家寧著。上古的複聲母。聲韻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邱德修著。《上博簡》(一)「詩無隱志」考。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