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東亞文明看柔道運動倫理
書刊名:朝陽學報
作者:許吉越 引用關係王振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Chu-yuehWang, Jivn-shin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4
頁次:頁33-47
主題關鍵詞:柔道運動倫理道德衝突JudoSports ethicsMoral confli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7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王斌(2002)。中國傳統體育倫理思想之哲底蘊。西安體育學報,19(2),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旋(2003)。競技體育教練員到得修養建設問題的研究。冰雪研究,4,68-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池秋平(2007)。現代奧林匹克與我國傳統體育倫理精神的衝突與融合。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2(4),122-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建平(2007)。綠色體育的倫理思考。道德與文明,1,29-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新、夏恩永(2004)。管窺中國傳統體育思想倫理。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1),2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修姚(19921000)。從大陸「金牌教練」龐林太談國術發展之我見。力與美,30,8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熊文、王澤應(2004)。競技體育綠色倫理研究之意蘊。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4),545-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鵬、孫宏茹(2003)。競技體育休養的初探。河北體育學報,17(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橋本敏明(1998)。生涯學習上柔道-社會教育的觀點加的-考察-。武道學研究引,2,1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瑞陽(19921200)。運動文化的出路與發展。中華體育季刊,6(3)=23,7-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傅佩榮(200805)。儒家「善」概念的定義問題。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大學哲學系。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全壽(2006)。體育政策與教練使命。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協會。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劉宏隆(1999)。對中國大陸四十餘年來體育熱的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耀宗(2001)。臺灣柔道史(1952-1970)(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登輝、蕭志強(2004)。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正治(1994)。運動哲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竹之下休藏、磯村英一(1970)。運動與社會學。臺北市: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紀聯華、張永全(2007)。奧運會通史。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田真治(1934)。儒教倫理。東京:共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米爾曼、鍾佳宜(2001)。運動禪學。臺北:海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立宏(2005)。體育哲學教育。臺北縣:冠學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義雄(1996)。中國近代體育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喬鳳杰(2006)。中國傳統武術與傳統文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立軍(2007)。體育倫理學。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華博(2007)。中國世界武術文化。北京市: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衛軍(2004)。柔道運動教程。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武雄(1978)。柔道之學理研究。臺北市: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伯原(1996)。中國古代體育史。台北市:五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樊正治(1990)。運動裁判法新論。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翁志成(1999)。運動裁判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畢世明(1990)。中國古代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邱金松(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景淵(1990)。武士道與日本傳統精神。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公鼎(2004)。運動產業的經濟價值。興體育、拼經濟--體育與台灣的經濟發展。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賓四(1984)。中國教育思想大大綱。中國史學發微,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光國(19880000)。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