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禪師形象的三種呈現方式:以 [(宋)贊寧著]《 宋高僧傳 》、[(宋)道原纂]《 景德傳燈錄 》與[(宋)釋惠洪撰]《 禪林僧寶傳 》為例
書刊名: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作者:黃敬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Jing-jia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4
頁次:頁63-86_1
主題關鍵詞:宋高僧傳贊寧景德傳燈錄道原禪林僧寶傳惠洪禪師形象傳記書寫Song gao seng zhuanZan-ningJing de chuan deng luDao-yuanZen lin seng bao zhuanHui-hongThe image of Zen MasterBiographical 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1
  • 點閱點閱:76
期刊論文
1.McRae, John R.(20000500)。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13(上),281-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剛華、張美華(2006)。試論宋代佛教史學對後世文獻撰述的影響。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1),69-7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釋贊寧(1996)。宋高僧傳。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僧寶正續傳。東京:國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德洪覺範(1973)。石門文字禪。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道宣(1983)。續高僧傳。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曾文(2002)。中國佛教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阿部肇一、關世謙(198807)。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井修道(1987)。宋代禪宗史の研究--中國曹洞宗と道元禪。東京:大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仔(1978)。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釋道原(1988)。景德傳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啟江(19970000)。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釋德洪(1987)。禪林僧寶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慧皎、湯用彤、湯一玄(2004)。高僧傳。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鎮國(19990000)。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龔雋(2006)。禪史鉤沈-以問題爲中心的思想史論述。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柳田聖山(1988)。禪の文化•資料篇--禪林僧寶傳譯注。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史帝夫•海因、呂凱文(1993)。禪話傳統中的敍事與修辭結構。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勛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垣(1983)。中國佛教史籍槪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柳田聖山(2000)。初期禪宗史書の硏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宋)釋契嵩。傳法正宗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