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國的邊陲論述:以清代臺灣圖像為例
書刊名:歷史臺灣
作者:石文誠
作者(外文):Shih, Wen-cheng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
頁次:頁8-31
主題關鍵詞:清代地圖番俗圖臺灣Qing DynastyMapsEthnographic pictures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43
  • 點閱點閱:129
期刊論文
1.蔡偉傑(20080900)。殖民檔案與帝國形構:論清朝滿文奏摺中對臺灣熟番的表述。臺灣史研究,15(3),2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佳音(20131200)。史實與詩:明末清初流寓文人沈光文的虛與實。文史臺灣學報,7,9-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叔礮(1931)。臺灣番社圖。南方土俗,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科大衛、劉志偉(20081000)。「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6(1/2),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博凱(2007)。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漢光、賴永祥(1965)。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4)。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丕煜(2005)。鳳山縣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rrell, Steven(1995)。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尹士偯(2005)。臺灣志略。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執明(1998)。寶島全覽圖。臺北:大地地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拱乾(2004)。臺灣府志。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lunas, Craig(1997)。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m Chin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翁佳音、石文誠、陳佳慧(2007)。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文儀、黃美娥、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7)。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六十七(1997)。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用錫、柯培元、詹雅能、張光前(2006)。淡水廳志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夏黎明、王存立、胡文青(2002)。臺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臺北:遠足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翟灝、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臺陽筆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蔣毓英、黃美娥、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4)。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Teng, Emma Jinhua(2004)。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6)。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慶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龔顯宗(1998)。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子光(1959)。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臻(1961)。澎湖臺灣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6)。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臺灣輿地彙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鍾瑄、詹雅能、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5)。諸羅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Smith, Richard J.(1998)。Mapping China’s World: Cultural cartography in late imperial times。Landscape, Culture and Power in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Center of East Asian Study。  new window
2.Yee, Cordell D. K.(1993)。Traditional Chinese Cartography and the Myth of Westernization。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2, Book 2: Cartography in the Traditional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