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
作者:陳其南
書刊名: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主編)
頁次:335-366
出版日期:2005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主題關鍵詞:土著化內地化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4) 博士論文(4) 專書(5) 專書論文(9)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9
期刊論文
1.李國祁(198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31-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添春(1962)。臺北地區的開拓與寺廟。臺北文獻,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郎擎霄(1935)。中國南方械鬪之原因及其組織。東方雜誌,30(19),8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炎輝(1950)。臺中縣大村鄉調查報吿。臺灣文化,4(1),4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其南(19801000)。清代臺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月刊,10(7),293-3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其南(19800100)。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之形成。食貨月刊,9(10),380-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英章(19780600)。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4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瀨川昌久、王崧興(1984)。漢民族の移民とエスニシティ:香港・台湾の事例をもとに。民族學研究,48(4),406-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其南(19800300)。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15-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國祁(19751200)。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rissman, Lawrence W.(1967)。The Segmentary Structure of Urba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Man,2(2),185-204。  new window
12.施振民(19730900)。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嘉明(19730900)。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菼(19700300)。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1),19-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菼(19691200)。同籍械鬥的吳阿來事件。臺灣文獻,20(4),118-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世慶(19720900)。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崧興(1981)。漢學與中國人類學:以家族與聚落型態之研究為例。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399-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英章、陳運棟(1982)。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333-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amley, Harry J.(1972)。Private Conflict: The Hsieh-tou Phenomenon in Taiwan and South China。The Research Conference on Taiwan History,(會議日期: 1972/09/24-09/29)。Asilomar Conference, Center Pacific Grove, Calif.。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其南(1984)。Fang and Chia-tsu: The Chinese Kishnip Systen in Rural Taiwan(博士論文)。Yale University。  new window
2.陳其南(1975)。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曰健(1713)。治臺必吿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伊能嘉矩(1928)。臺灣文化志。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紹馨、Fried, Morton H.(1968)。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臺北:美國亞洲學會中文研究資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總督府官房法務課(1937)。祭祀公業調。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法務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噶瑪蘭廳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彰化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國祁(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奇祿(1978)。Lineage Organization and Ancestor Worship of the Taiwan Chinese。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第2輯,人文社會科學。臺北:中研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富田芳郞(1943)。臺灣聚落研究。臺灣文化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紹馨(1966)。中國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炎輝(1966)。清代臺灣鄉莊社會的考察。臺灣經濟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崧興(1981)。論地緣與血緣:濁水大肚兩溪流域漢人之墾殖與聚落。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亦園(1981)。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灣史蹟源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英章、陳其南(1982)。現階段中國社會結構研究的檢討:臺灣研究的一些啟示。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euchtwang, Stephan(1974)。City Temples in Taipei under Three Regimes。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