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性自命出〉的情性論與禮樂觀
書刊名:鵝湖
作者:劉滄龍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Tsang-lo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36:9=429
頁次:頁32-43
主題關鍵詞:性自命出禮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郭梨華(20050600)。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3,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茂澤(2000)。〈性自命出〉篇心性論大不同於〈中庸〉說。人文雜誌,2000(3),11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學動(1999)。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發現。中國哲學,20,1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湘鈺(20071000)。告子性論定位之省思--從〈性自命出〉與告子性論之比較談起。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52(1/2),19-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天虹(2001)。〈性自命出〉與傳世先秦文獻「情」字解詁。中國哲學史,2001(3),55-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天虹(2000)。從〈性自命出〉談孔子與詩、書、禮、樂。中國哲學史,2000(4),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鼓應(1999)。《太一生水》與《性自命出》發微。道家文化研究,17,393-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麗桂(19990300)。郭店儒簡〈性自命出〉所顯現的思想傾向。中國學術年刊,20,137-150+600-6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Fingarette, Herbert、彭國翔、張華(2005)。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孔陽(2007)。先秦音樂美學思想論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愼(1970)。說文解字。臺北:蘭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充(1965)。論衡•本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心怡(20040000)。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涂宗流、劉祖信(2001)。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玄、孔穎達(1989)。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濤(2008)。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零(2007)。郭店楚簡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荀卿、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88)。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晏、邢昺、阮元(1989)。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龐樸(1999)。古墓新知--漫談郭店楚簡。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祖信(2001)。荊門郭店楚墓竹簡概述。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林(1999)。郭店楚簡與《禮記》的年代。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1975)。原人文。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復觀(1975)。談禮樂。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8)。正名。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8)。王制名。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姜廣輝(1999)。郭店楚簡與《子思子》。中國哲學第20輯.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