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林素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Su-chua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41
頁次:頁1-3+5-45
主題關鍵詞:禮教身體隱喻倫理Decency and proprietyBodyEthicsMetaphorsQ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46
  • 點閱點閱:318
期刊論文
1.吳青(1995)。災異與漢代社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8,39-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梨華(20050600)。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3,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建民(19940600)。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1)=23,101-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貞德(20021200)。漢唐之間醫方中的忌見婦人與女體為藥。新史學,13(4),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嘉鳳、黃一農(19901200)。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華學報,20(2),361-3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素娟(20051200)。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3,59-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儒賓(19890600)。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13,223-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豐楙(19930300)。《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呪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17-4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苑如(20060900)。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鄧育仁(20050300)。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35(1),97-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素娟(20100400)。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28,35-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盧鳴東(20021200)。論鄭玄「五帝降氣」說的星象根據。國文學報,32,55-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leinman,Arthur、張珣(19990300)。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思與言,37(1),241-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啟書(20071200)。試論劉向、劉歆《洪範五行傳論》之異同。臺大中文學報,27,123-125+127-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夢家(19361200)。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485-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啟書(2009)。試探漢代災變之禮--以日食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395-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河北醫學院(2009)。靈樞經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元駿(1988)。說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甯、楊士勛(2001)。春秋穀梁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宏、周天游(1987)。後漢記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邢昺(2001)。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澄(1983)。禮記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王堆漢墓研究小組(1974)。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北京:五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李學勤(2008)。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厚宣(2002)。殷人疾病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范家偉。漢唐時期瘧病與瘧鬼。疾病的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秀芳。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欲的構想。疾病的歷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安、劉文典(1998)。淮南鴻烈集解。合肥:昆明:安徽大學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孔穎達(2001)。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司馬遷、司馬貞、張守節、裴駰(1979)。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端(1981)。列女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irard, René、馮壽農(2002)。替罪羊。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昉(1998)。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何晏、邢昺(2001)。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符、汪繼培、彭鐸(1997)。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何休、徐彥(2001)。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范曄、楊家駱(1978)。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充、黃暉(2006)。論衡校釋。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荀況(200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黎翔鳳(20060400)。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胡培翬、段熙仲(1993)。儀禮正義。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班固、顏師古(1979)。漢書。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孔穎達(2001)。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董仲舒、蘇輿(1996)。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左丘明、徐元誥、王樹民、沈長雲(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俊傑(20040000)。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富士(2007)。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富士(20110000)。疾病的歷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苑如(20020000)。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Eliade, Mircea、晏可佳、姚蓓琴(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周天游(1986)。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建民(20000000)。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Lévi-Strauss, Claude、周昌忠(1992)。神話學--生食與熟食。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呂不韋、陳奇猷(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石田秀實、楊宇(1996)。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武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Eliade, Mircea、楊素娥、胡國楨(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左丘明、杜預、孔穎達(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鄭玄、賈公彥(2001)。周禮注疏。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鄭玄、賈公彥(2001)。儀禮注疏。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Sontag, Susan、程巍(2003)。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Lakoff, George P.、Johnson, Mark、周世箴(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Douglas, Mary、黃劍波、盧忱、柳博贇、張海洋(2008)。潔淨與危險。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孫詒讓、孫以楷、墨翟(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山田業廣、郭秀梅、岡田研吉、加藤久幸(2004)。素問次注集疏。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宗焜(2011)。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零(200605)。秦駰禱病玉版的研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毓瑜(2005)。從病體到個體 : 「體氣」與早期抒情說。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