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指認錯誤之成因與防治
書刊名:執法新知論衡
作者:黃鈞隆
作者(外文):Huang, Chun-lu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1=13
頁次:頁99-111
主題關鍵詞:門山指認法則錯誤指認Manson testMistaken identif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1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王兆鵬(19990100)。證人指證之瑕疵及防制--美國法制之借鏡。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8(2),229-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世興(20040300)。指認程序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9,95-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富美(2005)。論證人之聲音指認及聲紋鑑定。日新,4,5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秉成(2002)。在『錯認』與『認錯』之後:談『指認制度』之建立與落實。司法改革雜誌,4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巡龍(2005)。審判外指認之證據能力與門山指認法則(Mason Test):兼評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2978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23,251-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小虎(2009)。『門山指認法則』研究:審判外指認之證據能力的合法性維度。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4,109-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鈞隆(2003)。『舔耳』認錯人事件給警方辦案的省思。警光雜誌,558,2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靜薰(2009)。我國刑事實務指認程序之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亨龍(2007)。指認程序淺探。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施桑白(2002)。指認證據程序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宗暉(2008)。偵查中證人指認之研究。東吳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丹尼爾•沙克特、李明(2002)。記憶七罪。台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春興(1992)。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兆鵬(2005)。美國刑事訴訟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學軍(200302)。美國刑事訴訟規則。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甄貞(2006)。法律能還你清白嗎?美國刑事司法實證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司法改革基金會(2003)。我國指認實務缺失面面觀記者會(新聞稿),http://1104.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6,&job_id=12475&article_category_id=19&article_id=9800。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