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存在的痕跡--論張默〈時間,我繾綣你〉的時間意象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張之維
作者(外文):Chang, Chih We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7
頁次:頁251-278
主題關鍵詞:張默時間詩時間存在Chang MoTime poemTimeExist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3
  • 點閱點閱:161
學位論文
1.涂艷秋(1988)。僧肇思想探究。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默(2010)。張默小詩帖。台北:創世紀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蕭(1994)。詩癡的刻痕--張默詩作評論集。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默(1988)。愛詩。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liot, T. S.、杜若洲(1985)。荒原.四首四重奏。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蓮池大師。肇論。學數位圖書館曁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awking, Stephen W.、Mlodinow, Leobard(2006)。時間新簡史。時間新簡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子、郭象、成玄英、郭慶藩、王孝魚(2007)。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慶雄(1995)。熊十力的新唯識論與胡塞爾的現象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壽祺、張善文(2001)。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屈萬里(1991)。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eidergger, Martin、陳嘉映、王慶節、熊偉(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路易‧加迪、鄭樂平、胡建平(1988)。文化與時間。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榮華(20060000)。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默(1994)。落葉滿階。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軾、楊家駱(1964)。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弼(1994)。周易略例。易林釋文.京氏易傳.周易略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恆(2006)。時間性: 自身與他者--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到列維納斯。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毛子水(2009)。論語今註今譯。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文選德(2003)。道德經詮釋。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aku, Michio、曉穎(2009)。不可思議的物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先剛(2008)。永恆與時間: 謝林哲學硏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Kolakowski, Leszek、牟斌(1989)。柏格森。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Kirkland, Kyle、元旭津(2008)。時間與熱動力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熊國華(1994)。回歸傳統: 論張默的詩路歷程。詩癡的刻痕。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登翰(1994)。張默論。詩癡的刻痕。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涂艷秋。僧肇思想探究,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06/006a-0.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奇(1994)。生命.時間.詩:論張默兼評其新作《時間,我繾綣你》。落葉滿階。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洛夫(1994)。無調的歌者:張默其人其詩。詩癡的刻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國華(1994)。在時間之上旋舞:評張默長詩《時間,我繾綣你》。落葉滿階。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