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惡的象徵:孫維民詩研究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陳政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Jeng-ya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8
頁次:頁31-52
主題關鍵詞:孫維民保羅.里克爾基督教現代詩現象學Sun, Wei-minPaul RicoeurChristianityModern poemPhenomen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5
  • 點閱點閱:86
圖書
1.孫維民(1991)。拜波之塔。臺北: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icoeur, Paul、翁紹軍(1992)。惡的象徵。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灝(1989)。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正忠(2010)。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柯志明(19970000)。談惡:呂格爾〈惡的象徵〉簡釋。臺北:臺灣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Embree, Lester、水軏、靳希平(2007)。反思性分析:現象學研究入門。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維民(1997)。異形。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維民(2001)。麒麟。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維民(2010)。日子。台北:孫維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白萩(1992)。換位的觀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