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家的宗教性之哲學省察
作者:李彥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Yen Y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沈清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先秦儒家宗教性家族相似性宗教向度論宗教現象學classical Confucianismreligiosityfamily resemblancedimensions of religion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4
  本研究擬從宗教現象學的角度探討先秦儒家的宗教性。本研究以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作為描述「宗教」的理據,運用海德格的「形式指引」(“formal indication”)與呂格爾的「象徵主義」(symbolism)作為探討「宗教性」時的現象學方法,並以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的「宗教向度論」作為展開論證的參考架構。本研究透過討儒家之道、經典與傳統的內涵,而將《詩》、《書》、《易》、《論語》、《孟子》、《荀子》等典籍當作研究範圍與主要分析文本。
  本研究指出:《詩》、《書》、《易》裡所反映的殷周初民思想為先秦儒家之宗教性的根源,於其中我們可窺見其宗教性的敘事與神話、經驗與情感向度、儀式與實踐以及社會與制度等向度。孔子則承繼了《詩》《書》《易》的宗教內涵,而予以哲理形塑與倫理轉化。孔子之後,作為代表著先秦儒家的內聖與外王之內部的分化發展的孟子與荀子,他們皆自詡為道統的接班人與宣揚者,並分別使得先秦儒家之宗教性的情感經驗向度得以深化、儀式制度向度得以開展。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igiosit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It takes Wittgenstein’s concept of “family resemblance” as the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characterizing “religion” in general, and Martin Heidegger’s concept of “formal indication” as well as Paul Ricœur’s symbolism as the phenomenological tools in describing “religiosity” in particular. It also adopts Ninian Smart’s theory of dimensions of religion as the framework for unfolding its argument. Meanwhile, by way of discussing the Confucian ideas of “dao,” “classics” and “tradition,” this study delimits its intellectual journey and choses the Classic of Poetry, the Book of Documents,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Confucius’ Analects, the Mencius and the Xunzi as the main texts for its inquiry.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thoughts contained in the Classic of Poetry, the Book of Documents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are the roots of the religiosit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They reflect the narrative and mythic, experiential and emotional,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of that religiosity. Then this study shows that it is later philosophically reshaped and ethically transformed by Confucius. Finall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Mencius and Xunzi, who regard themselves as the apologists and propagandists of orthodox Confucianism, have explored the experiential and emotional dimension and developed t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s religiosity respectively.
壹、中文部分
一、古籍(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左丘明,鮑思陶點校,《國語》。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
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96年(1974年初版)。
普濟,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一)。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集注幷附編二種》,第二冊。臺北:鼎文,1991年。
韓愈,[清]馬其昶校注,[民國]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縣[新北市]: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二、近人研究(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 專書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下)》。臺北:黎明文化,2004年。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王曉朝,《宗教學基礎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史泰斯(Walter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瓦鄧布葛(Jacques Warrdenburg)著,根瑟‧馬庫斯(Guenzel Marcus)譯,《宗教學入門》(Religionen und Religion)。臺北:東大,2003年。
白川靜著,韓文譯,《孔子》。臺北:聯經,2013年。
皮錫瑞,《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任繼愈,《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江曉原,《天學真原》。臺北:洪葉,199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new window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
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吳曉群、姚蓓琴譯,《宗教思想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艾蘭(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Wahrheit und Method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new window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2014年。new window
余培林,《詩經正詁》上冊。臺北:三民,1999年。
吳文璋,《巫師傳統漢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的儒家為研究對象》。高雄:復文,2001年。new window
吳璵,《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2002年(1998年出版)。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
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Tradit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天綱,《關於儒家的宗教性:從「中國禮儀之爭」兩個文本看儒耶對話的可能性》。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申,《儒學與儒教》。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1978年。
李振興,《尚書學述(上):通論篇》。臺北:東大,1994年。
李振興,《尚書學述(下):(分論篇)》。臺北:東大,1994年。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2002。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李澤厚,《說巫史傳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李澤厚,《說儒學四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沈清松,《呂格爾》。臺北:三民,2000。new window
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臺北:五南,2002年。
沈清松,《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臺北:臺灣商務,2014年。new window
周何,《說禮》。臺北:萬卷樓,1998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69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2002年。new window
東方朔,《合理性的追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林安梧,《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2012年。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臺北縣[新北市]:立緒,2002年。new window
柯志明,《談惡──呂格爾《惡的象徵》簡釋》。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new window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1992年。
韋爾南(Jean-Pierre Vernant)著,杜小真譯。《古希臘的神話與宗教》(Mythe et Religion en Grece Ancienne)。北京:生活‧讀書‧知識三聯書店,200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全集校訂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六: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全集校訂一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孫周興 (編譯),《形式顯示的現象學:海德格爾早期佛弗萊堡文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69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三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晁福林,《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三)。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修訂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張光直,《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光直著,郭淨譯,《美術、神話與祭祀》(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2011年。new window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生活‧知識‧三聯書店,1996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張祥龍,《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祥龍,《德國哲學、德國文化與中國哲理》。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
梁啟雄,《荀子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梁濤,《儒家道統說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章太炎,《國學略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第貳、伍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new window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new window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高雄:復文,1991年。
陳榮捷,《中國哲學論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new window
陳慧、廖名春、李銳著,《天、人、性:讀郭店竹簡與上博主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曾慶豹,《上帝、關係與言說──批判神學與神學的批判》。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黃玉順,《儒教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第一卷。臺北:東大,1991年。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new window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new window
黃進興,《皇帝、儒生與孔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二版。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1994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臺北:臺灣古籍,2003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臺北:聯經,1982年。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錢穆,《孔子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鮑永玲,《種子與靈光:王陽明心學喻象體系通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集團,2012年。
韓星,《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魏啟鵬,《簡帛文獻《五行》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年。

(二)專書篇章
林素英,〈論先秦「儒」的轉變〉,收錄於[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編輯小組編輯,《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2003),頁417-456。
林鎮國,〈苦難與救贖〉,收錄於林正弘主編,《想一想哲學問題》(臺北:三民,2002),頁181-193。
唐君毅,〈論中國原始宗教信仰與儒家天道觀之關係兼釋中國哲學之起源〉,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第一冊: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頁173-192。
陳來,〈《五行》經說分別為子思、孟子所作論──兼論郭店楚簡《五行》篇出土的歷史意義〉,收錄於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編,《儒家思孟學派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8),頁32-40。
蔡英文,〈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1982),頁285-327。

(三)期刊論文
尤銳(Yuri Pines),〈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December 2003),頁137-184。new window
李彥儀,〈探討《論語》中的「教學」與「道德覺知」〉,《鵝湖月刊》第二九卷第三期(總號:339)(2003年9月),頁38-46。
李彥儀,〈從Religion與「宗教」的碰撞看儒家思想的宗教性〉,《當代儒學研究》第十六期(2014年6月),頁37-62。new window
李彥儀,〈約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論及其限制〉,金澤、趙廣明主編,《宗教與哲學》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頁280-308。
汪文聖,〈處於倫理內在性與宗教超越性之間:胡塞爾與海德格的宗教現象學之比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四十三期(2010年7月),頁227-264。new window
汪文聖,〈指引歷程看神性與美-一個現象學進路〉,《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卅八卷第十期(2011年10月),頁107-128。new window
沈清松著,李彥儀(譯),〈古典儒家中詩的詮釋學與智慧〉,《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一卷第十一期(總號:486)(2014年11月),頁123-139。new window
柯小剛,〈作為解構的哲學史研究:海德格爾對黑格爾哲學的解讀〉,《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四期,頁17-25。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九卷第三期(1999年9月),頁87-110。new window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二十四期(1999年12月),頁1-28。new window
歐陽禎人,〈孔子的宗教思想研究──從《魯邦大旱》說起〉,刊登於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頁166-181。
潘小慧,〈《荀子》中「智德」思想〉,《哲學與文化》第卅八卷第八期(2003年8月),頁95-114。new window
潘小慧,〈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卅五卷第十期(2008年10月),頁45-63。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李彥儀,《牟宗三與康德對於「道德情感」之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未出版。


貳、西文部分
A. Books
Banton, Michael, ed.,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London: Tavistock, 1966.
Berthrong, John H., All under Heaven: Transforming Paradigms in Confucian-Christian Dialogue. New York: SUNY Press, 1994.
Boyer, Pascal, Religion Explained: The Human Instincts that Fashion Gods, Spirits and Ancestors. London: Vintage, 2001.
Cox, James L., A Guide to 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Durkheim, Émile, Durkheim on Religion: A selection of readings with bibliographie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acaueline Redding and W. S. F. Pickering. London &;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5.
Eddy, Paul, John Hick’s Pluralist Philosophy of World Religions. Aldershot: Ashgate, 2002.
Heidegger, Martin, 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us Life. Trans. Matthias Fritsh and Jennifer Anna Gosetti-Ferencei.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Hick, John,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Human Response to the Transcendent, 2nd, edi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Hinnells, John, R., A New Dictionary of Religion. Oxford: Blackwell, 1995.
James, William,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New York: Penguin, 1982( first published by Longmans, Green, and Co. in 1902).
Jones, Lindsay, ed.,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2nd Edition, Vol.11: Piusix- River. Hills: Thomson Gale, 2005.
Katz, Steven T., ed., Comparative Mysticism: An Anthology of Original Sour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Küng, Hans and Julia Ching,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Religions (London: SCM Press, 1993(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9 by Doubleday and Collins Publishers).
Müller, F. Max.,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Religion(Elibron Classics series).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2005.
Müller, F. Max., Lectures on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Religion: As Illustrated by the Religion of India(Elibron Classics series).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2005.
Netland, Harold A., Encountering Religious Pluralism: The Challenge to Christian Faith &; Mission. Leicester: Apollos, 2001.
Otto, Rudolf, The Idea of the Holy: An Inquiry in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 of the divin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translated by John W. Harve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eterson, Michael et, al., eds., Reason and Religious Belie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5th edition.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Ricœur, Paul, The Symbolism of Evil, trans . Emerson Buchanan. New York, Evanston and London: Harper &; Row, 1967.
Rose, Kenneth, Knowing the Real: John Hick on the Cognitivity of Religions and Religious Pluralis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96.
Sharpe, Eric J., Understanding Religion. London: Duckworth, 1983.
Shen, Vincent, ed., 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 Berlin: Springer, 2013.
Smart, Ninian, The Religious Experience of Mankind. London: Collins Clear-Type Press, 1969.
Smart, Ninian, The Phenomenon of Religion. London: Macmillan, 1973.
Smart, Ninian, World’s Religions,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Smith, Wilfred Cantwell, 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to the Great Religious Tradtions. London: SPCK, 1978.
Stiver, Dan R.,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us Language: Sign, Symbol &; Story. London: Blackwell, 1996.
Taylor, Rodeny L., The Religious Dimensions of Confucianism. New York: SUNY, 1990.
Whitehead, Alfred North, Religion in the Mak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6.
Yang, C. 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Taipei: SMC Publisher Inc., 1994.
Yao, Xinzhong, An Introduction to Confucian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B.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Cheng, Chung-ying, “Time and Timeliness(Shizhong, Shih-chung),” in Antonio S. Cua, ed.,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New York and London : Routledge), pp.728-734.
Cua, A. S., “Dimensions of Li (Propriety): Reflections on an Aspect of Hsün Tzu’s Ethic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29, No. 4 (Oct., 1979), pp.373-394.
Cua, A. S., “Compentence, Concern, and the Role of Paradigmatic Individuals (Chün-tzu) in Moral Educa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42, No.1 (Jan. 1992), pp.49-68.

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Chen, Hsi-yuan, Confucianism Encounters Religion: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Discourse and the Confucian Moder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99.
Lee, Yen-yi, One and Many: Rethinking John Hick’s Pluralism. Ph.D. Thesis,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12.
Sun, Anna Xiao Dong, Confusions over Confucianism: Controversies over the Religious Nature of Confucianism, 1870-2007.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