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前往東、西洋:〈宇內形勢圖〉解析及其地緣政治想像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陳宗仁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Tsung-je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9:3
頁次:頁1-46
主題關鍵詞:郁永河裨海紀遊宇內形勢圖東西洋東亞海域Yu Yong-hePi-hai Ji-youCommercial networkEast Asian Sea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7
  • 點閱點閱:174
近年學界在十九世紀文獻《蘭苕館外史》找到一幅輿圖,據載出自郁永河的 《裨海紀遊》,此圖的出現引起一些問題,促使我們重新關注《裨海紀遊》的版本 與文本內容,特別是郁永河除了描述來臺見聞之外,他對清初東亞海域世界的觀 察角度與內容亦值得重視。 從文本內容與敘事結構來看,此一輿圖與《裨海紀遊》所附〈宇內形勢〉一 文相關,且部分內容與《裨海紀遊》其他諸稿的文字雷同或概念相似,可以認為 是郁永河同時代的作品,甚至是郁永河的作品,反映十七、十八世紀之際的地理 知識與東亞海域形勢。 其次,此一輿圖與〈宇內形勢〉均沿襲明末的東、西洋地理知識架構,再寫 入十七、十八世紀之際的新知識、新形勢,呈現了對臺灣、咬(口留)叭、呂宋、英圭 黎等地的關注。其空間關係不是依循自然地理如潮流、季風、島群分布,亦非受 限於交通技術條件,如遠近、險阻與否,而是顯現1684 年(康熙23)清朝開放 海禁後,閩南海商的商業運作網絡以及他們對東亞海域的認識與關注。
期刊論文
1.陳宗仁(20031200)。「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21(2)=43,249-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虹如(2000)。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臻(1983)。粵閩巡視紀略。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haudhuri, K. N.(1978)。The Trading World of Asia and the 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 1660-176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向達(2000)。兩種海道針經。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清高、楊柄南、安京(2002)。海錄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若曾、李致忠(2007)。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炫煜(1995)。明帝國與南海諸蕃國關係的演變。台北:蘭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士性、呂景琳(1981)。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9)。宋本歷代地理指掌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英(1958)。從征實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包樂史、莊國土(1997)。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廣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致治、楊衛東(2005)。西風拂夕陽:鴉片戰爭前中西關係。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繼廎(1981)。島夷志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倫炯(1958)。海國聞見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郁永河、方豪(1983)。裨海紀遊。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藍鼎元、蔣炳釗、王鈿(1995)。鹿洲全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orse, Hosea Ballou、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組、區宗華、林樹惠(1991)。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Teng, Emma Jinhua(2004)。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陳國棟(2005)。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仁川(1987)。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崑岡(196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啟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金明(1990)。明代海外貿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時鑒、龔纓晏(2004)。利瑪竇世界地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郁永河、許俊雅(2009)。裨海紀遊校釋。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余定國、姜道章(2006)。中國地圖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渭、鄒逸麟(2006)。禹貢錐指。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宗仁(20050000)。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燮、謝方(1981)。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覺羅勒德洪(1969)。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郁永河。裨海紀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郁永河(1732)。渡海輿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公一兵(2002)。江南分省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豪(1950)。郁永河及其裨海紀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遷(1979)。新校本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田汝康(1987)。中國帆船貿易和對外關係史論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向達(整理)(2000)。鄭和航海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德蘭(1988)。清開海令後的中日長崎貿易商與國內沿岸貿易(1684-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鳳瑤(1994)。東西洋的界域和演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偉實(1991)。許奉恩家世及生平考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偉實(1999)。許奉恩評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臻(1973)。粵閩巡視紀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凱(1961/1839)。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翔鶴(2010)。從郁永河《裨海紀遊》宇內形勢圖說明清時期中西文化交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松浦章(1986)。清代前期中英海運貿易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姜濤(2009)。清代江南省分治問題:立足於《清實錄》的考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宮崎市定(1942)。南洋を東西洋に分つ根據に就い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彬村(2008)。荷蘭東印度公司時代華人的商業勢力發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曹永和(2000)。明末華人在爪哇萬丹的活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叔平(2003)。蘭苕館外史,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佳榮(1996)。鄭和航行時期的東西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宗仁(2008)。Lequeo Pequeño 與 Formosa:十六世紀歐洲繪製的地圖對臺灣海域的描繪及其轉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宗仁(2008)。晚明「月港開禁」的敘事與實際:兼論通商舶、徵商稅與福建軍情之轉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國棟(2006)。談東洋針路與西洋針路:以婆羅洲汶萊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組綬(2007)。皇明職方地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普塔克(2010)。1600-1750年前後的華南港口和亞洲海上貿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雲萍(1954)。關於臺海使槎錄與裨海紀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序楓(1988)。清代前期の福建商人と長崎貿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序楓(1993)。十七‧八世紀の中國と東アジア:清朝の海外貿易政策を中心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序楓(2010)。由《華夷變態》看清初東亞海域的海上交通情況:以船隻的往來和人員的移動為中心(1674-1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迎勝(1996)。東洋與西洋的由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鳳雲(2006)。清康熙朝的禁海、開海與禁止南洋貿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覺羅勒德洪等(奉敕修)(1969)。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Brook, Timothy 卜正明(2010)。The Troubled Empire: China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5.Ng, Chin-Keong 吳振強(1983)。Trade and Society: 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緝華(197009)。明代劉大夏的治河與黃河改道。明代社會經濟史論叢。台北:台灣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彬村(2005)。十七世紀末荷蘭東印度公司為甚麼不再派船到中國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