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最早的漢人祖籍別與族群分布:1901年「關於本島發達之沿革調查」統計資料的圖像化
書刊名:地理研究
作者:許世融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Shih-ro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59
頁次:頁91-126
主題關鍵詞:沿革調查圖鄉貫別分布圖地理資訊系統Graphic of history investigationDistribution graphics of township penetration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1
  • 點閱點閱:100
期刊論文
1.洪惟仁(2006)。高屏地區的語言分布。Language and Linguistics,7(2),365-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世融(20110900)。語言學與族群史的對話--以臺灣西北海岸為例。臺灣語文研究,6(2),65-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惟仁(20110900)。臺灣西北海岸的語言分佈與閩客互動。臺灣語文研究,6(2),29-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8970612)。敕令第百五十七號臺灣總督府管内街、庄、社ニ長ヲ置ノ件。臺灣總督府府報,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8970627)。府令第三十號街庄社長設置規程。臺灣總督府府報,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明治31年6月告示第44號各搏務署支署並警察官吏派出所位置名稱及管轄區域。臺北縣報,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明治32 年4月告示第23號各辨務署支署並警察官吏派出所位置名稱及管轄區域改正。臺北縣報,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040216)。蕃薯寮廳令第六號。蕃薯寮廳報,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彥貴(2010)。嘉義縣大林鎭族群分布:以福佬客爲中心的檢視。「臺灣語言文化分布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臺中場」會議,(會議日期: 2010年6月25日),5-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惟仁(2010)。雲林縣的語言分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世融、黃依婷、李宜娟(2012)。廿世紀初期臺南地區的族群分布概況--從一份未出版的統計資料談起。2010-2011臺南人文與環境文化-文化與區域硏究學術硏討會。國立臺南大學。313-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敏麟(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世融(2011)。日治時期「新」舊濁水溪間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01-1935)--公文類篡、國勢調查、鄕貫調査資料試析。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世融(2012)。清末到日治初期恆春地方的族群分布(1870-1900)。「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エ作坊(2012臺師大場)」(2012.0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慣習硏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臺灣慣習記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慣習硏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臺灣慣習記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課(1907)。日臺大辭典。東京:大日本圖書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23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318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501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781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782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豪、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0630)。東瀛紀事 二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村上玉吉(1899)。臺灣紀要。東京:警眼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明仁(2009)。嘉義的宗教信仰、聚落與族群。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上河文化(2008)。五萬分之一臺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濁水溪以南)。臺北:上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夏黎明(1996)。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臺北:知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1969)。臺灣堡圖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査課(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査。臺北市:臺灣時報發行所:臺灣總督關防調査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戴炎輝(1992)。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鹿子木小五郎(1985)。臺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施添福(1997)。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素玢(2004)。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927)。臺灣史。寶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台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吳密察(1995)。淡新檔案(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光策(1966)。上福節相論臺事書。清經世文編選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