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網球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關係研究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陳東韋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3:1
頁次:頁13-28
主題關鍵詞:關係模式驗證結構方程模式聚合效度區別效度組合信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
  • 點閱點閱:20
首為驗證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工具的信效度,次為比較大專兩組網球選手在參與動機與阻礙上之差異,最後探討兩構面間的關係。方法: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大專校院之公開與一般兩組之男、女網球選手總計有551位,其中204份樣本用於預試,另外347份則作為量表的信效度檢驗、差異比較與關係模式之驗證。研究工具則為網球選手參與動機、阻礙因素二份量表,研究程序是先進行量表之編製,而後進行差異考驗並以結構方程模式來驗證其關係。結果:(一)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量表各包含四個因素構面15及14個題目,在聚合效度、區別效度、組合信度等部分的考驗顯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二)大專網球選手參與動機中以「教練領導」構面最受到重視,而外在動機中「團隊制約」的自我感受程度則是最低。至於阻礙因素中是以「環境因素」的阻礙最高,而「人際關係」阻礙則是最低。(三)不同性別的網球選手在參與動機及阻礙上均無差異;而不同組別(公開組、一般組)的網球選手在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部分均有顯著差異,另外不同球齡網球選手在參與動機部分有顯著差異。(四)網球選手參與動機負向影響阻礙因素,參與動機得分愈高,阻礙因素得分相對愈低;反之亦然。結論:研究工具適用於大專網球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之檢測,不同組別與球齡的網球選手在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部分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負向影響阻礙因素。最後針對大專網球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提出一些應用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期刊論文
1.李昱叡(20120400)。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學校競技運動人才培育六年計畫之推動。學校體育,22(2)=129,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基庭、康龍豐、洪煌佳(20091200)。大專劍道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4,7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秀珠、康龍豐(20100600)。基層劍道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欽城、柳立偉、莊英萬、郭雨欣(20091200)。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滿意度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4,115-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麗玉、王宗進(20040200)。東海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57-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美雪(20090600)。臺北市大專校院學生休閒運動阻礙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1,267-2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rawford, Duane W.、Godbey, Geoffrey C.(1987)。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Leisure Sciences,9(2),119-127。  new window
8.林季燕、季力康(20030700)。運動動機量表之編製--信度與效度分析。臺灣運動心理學報,2(2),1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agozzi, Richard P.、Yi, Youjae(1988)。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6(1),74-94。  new window
10.簡瑞宇、陳東韋(20061200)。大專網球選手參與動機研究。福爾摩沙體育學刊,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麗琴、葉麗珠(20100500)。健身運動心理需求滿足感量表修訂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6,2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Deci, E. L.、Ryan, R. M.(1991)。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Lincoln, NE: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37-288。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潘冠璇(2011)。新北市國民中學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12)。2017 世界大學運動會學校競技運動人才培育六年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uest, Deborah A.、Bucher, Charles Augustus(2003)。Found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exercise science, and sport。McGraw-Hill。  new window
3.Deci, Edward、Ryan, Richard(1985)。Intric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New York, NY:Plenum Press Publishing Co.。  new window
4.張春興(1999)。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Tabachnick, B. G.、Fidell, L. S.(2001)。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Boston:Allyn and Bacon Boston。  new window
7.Jöreskog, K. G.、Sörbom, D.(1989)。LISREL 7: A Guide to the Program and Application。Chicago, IL: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SPSS Inc。  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2012)。教育部首長幕僚會議有關研擬「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學校競技運動人才培育六年計畫(簡報)」會議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