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G. Ezzo父母德育課程之研究:以「孩子的良知」為例
書刊名:課程與教學
作者:楊淑雅 引用關係李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Shu-yaLee, Ka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8:1
頁次:頁93-121
主題關鍵詞:良知道德教育課程ConscienceMoral educationCurricul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1
  • 點閱點閱:33
本研究旨在探討G. Ezzo針對學齡前幼兒父母所設計之德育課程,主要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重建其「良知」課程之目標、內涵、教學模式、學習評量等。本文之研究發現可歸納為以下四點:第一,G. Ezzo的課程設計,乃是植基於聖經觀點的良知理念。第二,培養幼兒良知的方法可分為禁止訓練與正向訓練。第三,良知課程之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七個步驟。第四,良知課程之學習評量,包括重點填充、問題討論及回家作業等部分。最後,本研究提出六點評析及建議以供各界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Ezzo's thoughts of parenting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 First, his course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based on the conscience theory of Biblical Ethics. Secondly, his model of moral instruction includes seven steps. Thirdly, his methods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conscience are both prohibiting training and positive training. Next, his ways of learning assessment are filling in blank questions, discussing problems, and doing exercises. Finally, six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Ezzo's parenting courses in Taiwan are proposed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期刊論文
1.林明進(20070100)。建立以「良知」為核心的自律道德教育。實踐博雅學報,7,23-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宜煌(20070400)。探析臺灣當前幼兒道德教育的實踐面向。研習資訊,24(2),69-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文三(20091200)。從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談學校品德教育的發展方向。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9,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雅婷(20100700)。品德教育敘事教材發展經驗之研究:一個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行動。課程與教學,13(3),105-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貞旬(20070200)。蒙特梭利教育構念下的品德教育。研習資訊,24(1),6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奉儒(20040500)。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道德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92,38-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琪明(20081200)。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師大學報. 教育類,53(3),153-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簡成熙(20040500)。「缺德」的道德教育如何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1,94-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鋒(1999)。轉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和審美重建。《底線美學論綱》 第五屆全國美學會會議,財團法人亞太綜合研究院舉辦 451-4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梁忠銘(2005)。日本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課程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分析 (計畫編號:NSC93-2413-H-143-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恣蓉(2009)。運用繪本教學實施國小二年級誠實品格教育之課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筱嵐(2009)。Carol Gilligan道德發展論中「關懷」概念及其在課程之蘊義(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龍珠(2011)。服務學習對學生品德教育影響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念儀(2013)。國小六年級學生實施「誠實」、「可靠」、「勤奮」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新竹市某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政男(2005)。家訓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意義與價值(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慧君(2010)。運用繪本教學於品格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雅雯(2011)。典範教學對高中學生關懷與尊重素養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玉梅(2007)。幼兒品德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藝芳(2008)。當我們同在一起--促進國小普通生對特殊生關懷互動之課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阿敏(2009)。品格教育之節制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祥玲(2011)。實施品德教育課程對幼兒品德行為表現之研究--以台中市某公立幼稚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麗靜(2009)。國小一年級班級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正麗(2012)。一位國小高年級導師的品德教育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賴良俊(2008)。高職學校本位課程品德教育發展之研究--以國立秀水高工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戴秋蓮(2010)。幼稚園實施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中部一所私立幼稚園中班幼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佳潔(2011)。非營利組織在國中實施品德教育課程之研究--以竹堤國中愛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沛玲(2008)。以聖經為基礎之感恩課程,對國中一年級學生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蜜芳(2006)。慈濟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台中縣陽光國小大愛媽媽團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琴心(2008)。國小實施品格教育課程之研究--以新竹市南寮國小為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淑雅(2006)。幼兒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郭小翠(2010)。國小三年級實施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闕美珍(2007)。公民行動取向品格教育之課程實施成效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彬彬有禮」課程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燕如(2004)。我國小學現行課程道德意涵之研究--以後現代性審視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孔漢思、庫舍爾、何光滬(1997)。全球倫理--世界宗教議會宣言。四川成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萬儀、李宜賢、高慧芬、黃志祥、楊婷舒(1999)。幼兒發展與輔導。臺北市:永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珮玲(2002)。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2011)。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Ezzo, G.、Ezzo, A. M.、吳琇瑩(2004)。如何教養孩子品德。臺北市:臺北靈糧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Ezzo, G.、Ezzo, A. M.、吳琇瑩(2004)。如何教養孩子品德。臺北市:臺北靈糧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華駒(2002)。21世紀大英漢詞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ickona, Thomas、Davidson, Matthew、劉慈惠、林麗卿、陳文玲、王莉玲、蘇育令(2013)。品學兼優標竿學校:成就卓越的品格教育。臺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鄧克銘(2012)。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Ezzo, G.、Ezzo, A. M.(2002)。Let the children come along the virtuous way。Louisiana:Growing Family International。  new window
11.李琪明(2011)。品格教育與校園營造。臺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歐陽教(1998)。德育原理。臺北市:文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Ezzo, G.,Ezzo, A. M.,姚彥懿,陳芳如(2004)。如何教養孩子品德,臺北市:臺北靈糧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