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政策之實施與問題研究
作者:楊怡婷
作者(外文):Yi-ting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政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課程實施課程政策品德教育curriculum policy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0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政策的實施與問題。首先,瞭解教育人員對品德教育課程政策之詮釋;其次,分析品德教育課程政策在學校實施之情形,並歸納品德教育課程政策實施之問題及其相關因素;最後,綜合本研究結果提出品德教育課程政策改革的相關建議。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主要採訪談法,並輔以文件分析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發現,歸納重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課程政策方面
1.基層教師不熟悉品德教育課程政策的內涵。
2.政策工具的運用有助於品德教育的推動。
3.教育人員對政策評鑑多持負面的態度。
二、在課程政策實施方面
1.學校建立具有特色的品德教育方案,但無法真正落實民主參與的政策理想。
2.品德教育課程的實施以非正式課程為主、潛在課程次之,正式課程最少。
3.教師最常利用隨機教育進行教學,很少運用認知推理的教學。
4.教師肯定學校行政團隊的領導與協助。
5.教師透過各種管道提昇品德教育專業知能,但對品德教育專業內涵卻有不同的認知。
6.學校結合校內外資源推動品德教育;但未能善盡品質把關的職責。
7.學校重視品德教育的成果展現,缺乏永續發展的機制。
8.教育人員認為學生的品德正向行為有所增多,負向行為有所減少。
三、在課程政策實施問題與相關因素方面
1.學校實施品德教育課程政策所面臨的問題有:品德教育融入正式課程的問題、親師溝通的問題、學生管教的問題與人員編制的問題等四項。
2.學校實施品德教育課程政策的相關因素,主要來自於:校內環境因素,包括學校制教的影響、同儕的影響;校外環境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的影響、社會教育、升學主義的影響與公權力執行的影響。
最後,整合本研究的結果,研究者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育人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的建議。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to research the curriculum policy in the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cluding its development backgrounds, curriculum reforms, implementation and problem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were interview method and document analysis. Here were the four main purposes: First, to realiz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ff that made comments on the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curriculum policy. Second,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policy in schools. Then, to find out questions and induc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Finally, to provid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In the aspect of policy, (a) Teachers weren’t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policy in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b) The application of policy instruments con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for the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c) The education staff’s comments on the evaluation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al policy are negative.
2.In the aspect of implementation, (a) Schools established their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rogram features, but they could not really implement the policy ideal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b)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was through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primarily, through the hidden curriculum secondary, and through the formal curriculum least. (c)Teachers carried on the moral teaching at will much more than taught it in cognitive ways. (d) Teachers agreed with the leadership and assistance from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eam. (e) Teachers tried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but they 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it. (f) Schools integra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to promote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but failed to fulfill the duties of checking. (g) Schools emphasized the results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but lack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h) The staff had found that students’ positive behaviors were increasing and the negative ones were decreasing.
3.In the aspect of problems and factors: (a) Schools faced four problems while promoting moral and character curriculum policy: incorporating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into formal curriculum;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he disciplines of student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taff. (b)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ed the moral and character curriculum policy.
I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made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y, school staff and future studi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方永泉(1996)。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挑戰及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145-164)。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文化。
方志華(2009)。運用關懷關係課程培養品德力。學生輔導,107,37-49。
方炎明(主編)(1988)。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年。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方德隆(2004)。「基本能力、統整課程」:課程改革政策的理想與實際。載於教育部(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二),507-529。臺北:教育部。
方德隆(譯)(2004)。A. C. Ornstein & F. P. Hunkins著。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臺北市:高等教育。
毛連塭(1994)。生活教育與道德成長。臺北市:心理。
王文俊(1983)。人文主義與教育。臺北:五南。new window
王永進、施博惠、李寶琳(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2009年4月2日取自:http://www.kdps.tp.edu.tw/study/品德教育實施現況.pdf
王秀玲(1996)。臺灣地區「前期中等教育」課程重要論題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金國(2008)。國小中年級品格教育課程設計之協同行動研究。靜宜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2),107-140。new window
王金國(2009)。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一位品格教育行動者的省思。研習資訊,26(1),27-36。
王金國、龔信宏、林渝臻(2006)。一所國民小學推動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臺東大學主辦「2006年行動研究─教學歷程與結果的反思」研討會,臺東市。
王前龍、張如慧(1997)。新頒國民小學「道德與健康」課程標準與舊「生活與倫理」課程標準之比較與分析,國立編譯館通訊,10(2),57-61。
王苓如(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品德教育知覺與實施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瑞賢(2006)。B. Bernstein:符碼與教育論述導論。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257-287)。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麗雲(2005)。艾波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173-204)。臺北:冠學。new window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司琦(1971)。小學課程演進,臺北市:正中。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
史振鼎(1987)。人文主義教育的省思---試談人文主義教育的困境及其對應,臺灣教育,435,12-19。
江謝麗雪(2003)。在道德科消失了之後…一位國小教師道德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市:桂冠。new window
何琦瑜(2003),家長與老師品格教育大調查。天下雜誌2003年教育專刊,42-56。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華視教學部。
吳明清(1978)。澄清價值澄清法的幾個問題,師友月刊,138,12-17。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市:桂冠。
吳家瑩、郭守芬(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訂定之源起與過程,臺灣教育,581,48-57。
吳財福(2004)。國民中學道德教育調查研究-以臺南巿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清山、林天佑(2006)。教育名詞: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50。
吳清基(1980)。科學教育發展與人文主義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4,17-22。
吳毓瑩(1996)。德育評量的困境與可能解決的方法。現代教育論壇,1,40-43。new window
吳瓊洳(2005)。從課程社會學觀點論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知識的選擇。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13-133new window
吳麗君(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首演---改革理念與實務面向的落差。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頁25-52)。臺北:揚智。
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呂炎玲(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敏華(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五南。new window
李子建、尹弘(2003)。後現代視野中的課程實施。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21-33。
李奉儒(1996)。後現代與德育研究---多元文化的德育出路。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頁355-386)。臺北:師大書苑。
李奉儒(1997)。後現代倫理學與德育蘊義,研習資訊,14(1),57-63。
李奉儒(2004a)。道德教育的再轉向或新保守?對於品格教育一些質疑與期待。論文發表於東海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主辦之「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臺中。
李奉儒(2004b)。九年一貫課程中實施道德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雙月刊,92,38-55。
李奉儒(2004c)。國民中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整合道德教學之行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3-H-194-008)。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李奉儒(2006)。美國品格教育、價值教育與道德教育轉向。現代教育論壇,14,179-192。
李建興、吳璧純、周愫嫻(2004)。九年一貫課程教改成效評估研究案-國中分案。臺北:教育部。
李素貞、蔡金鈴(2003)。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3-68。new window
李淑菁(2006)。教育政策研究的傳統與批判---一個東方的性別觀點,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89-105)。臺北:心理。new window
李博緯(2008)。臺灣1952-1993年小學課程標準之論述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琪明(1991)。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道德內涵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琪明(1999)。道德素質公民的養成---論我國德育課程目標之建構。臺灣教育,625,16-24。
李琪明(2000a)。海峽兩岸德育沿革與現況之比較。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資料集刊,25,1-20。臺北市: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李琪明(2000b)。德育課程之理想與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德育課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琪明(2001)。兩岸德育與意識形態,臺北市:五南。
李琪明(2002)。道德社群之檢視:一所國中校園道德生活與氣氛之俗民誌研究。師大學報,47(1),83-106。new window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new window
李琪明(2004a)。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李琪明(2004b)。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臺灣教育,625,30-38。new window
李琪明(2006a)。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臺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9(2),55-74。new window
李琪明(2006b)。將品德帶進教室,把民主融入校園。教師天地,142,22-30。
李琪明(2007a)。 品德教育面臨轉型的解構與重建。研習資訊,24(1),33-41。
李琪明(2007b)。德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編印),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頁11-53)。臺北市:教育部。
李琪明(2007c)。中小學品德校園之實施策略與評鑑方式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59,33-45。new window
李琪明(2008a)。學校品德教育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2009年4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46/moralstudy.pdf
李琪明(2008b)。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師大學報,53(3),153-178。。new window
李琪明(2009)。臺灣品德教育之反思與前瞻。學生輔導季刊,107,6-20。
李瑩(2004,10月18日)。新加坡如何培養好公民,環球時報,2009年8月2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8/13192/1183155.html。
沈六(1993)。國民中學價值教學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101-118。new window
沈六(2004)。論道德發展的心理本質與歷程,說道德教育。臺灣教育,24,2-18。
沈清松(1993)。從現代道候現代。哲學雜誌,4,4-25。
沈清松(1997)。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6-17。
汪霞(2003)。課程實施: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3,6-9。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東華。
周永捷(2009,10月14日)。立法院:有品運動經費重複編列。中央社。2009年10月16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14/5/1szi3.html
周珮儀(1996)。後現代社會中的教育省思。師友月刊,3,50-54。
周珮儀(1997)。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38,43-57。new window
周珮儀(2000)。論課程統整與學科知識,研習資訊,17(1),33-40。
周珮儀(2003)。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11-138。new window
周珮儀(2005)。吉魯斯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205-239)。臺北:冠學。new window
周淑卿(2002a)。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周淑卿(2002b):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16。new window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周慧菁(2003a)。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287,36-40。
周慧菁(2003b)。品格要怎麼教?天下雜誌,287,58-64。
孟祥仁、楊仁興(2008)。從後現代主義觀點評析臺灣當前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制度。教育資料集刊,38,1-18。new window
孟祥傑(2003,11月14日)。九年一貫品格教育遭排擠。聯合報,A6版。
林水波、施能傑、葉匡時(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發行。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水波編著(1999)。公共政策新論。臺北市:智勝文化。
林巧鵑(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調查。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永豐(2005)。楊格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137-172)。臺北縣:冠學文化。new window
林生傳(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社會學評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3-28)。臺北:揚智出版社。
林佳範(2008)。 講「理」不講「力」的輔導與管教---淺論人權法治品德教育與「友善校園」的落實。研習資訊,25(1),3-8。
林明地(2000):校長教學領導實際:一所國小的參與觀察。教育研究集刊,44,143-172。new window
林明華(2007)。臺灣與香港中學公民教科書之比較分析。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明輝(2007)。九年一貫課程領域中道德教育實施的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信志、劉藍芳(2009)。Nel Noddings 關懷倫理學對中小學品德教育的啟示。北縣教育,68,30-33。
林惠雅(1994)。人格及道德發展。載於蘇建文等(著),發展心理學(頁363-392)。臺北:心理。
林進材(2000)。從課程改革論教師層面的課程實施-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財團法人國立臺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99-119)。高雄:復文。
林新發、王秀玲(2004)。品格的意涵及國民中小學實施品格教育之策略。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編),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頁171-193)。臺北市: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瑞欽(1985)。價值澄清法的理論分析與實施時應注意事項。國教世紀,10,17-25。
林燕如(2004)。我國小學現行課程道德意涵之研究-以後現代性審視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錦英、黃建一(1995)。國民小學「道德與健康」科新課程標準精神與特色。載於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頁69-91)。臺北:省國教研究會。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
林素芬(2007)。國小中年級學生品格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邱金治(2006)。彰化縣國民小學品德本位校園文化營造模式實施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慧玲(2000)。我國小學道德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研究(1949-1997)。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姜添輝(2005)。B. Bernstein的理論以及在教學上的運用。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215-251)。高雄:復文。
姜穎(2009,6月23日)。教長鄭瑞城:品德+品質+品味=有品。聯合晚報。2009年8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00433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施能傑(1993)。計畫執行評估。載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行政績效評估專論選輯(二)(頁17-29)。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柯三吉(1990)。政策執行:理論與台灣經驗。臺北:時英出版社。
洪若烈、林沂昇、王詩茜(2009)。我國品德教育推動之探析。研習資訊,26(1),99-108。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臺北師範學員課程與教育研究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海泉(1963)。國民學校課程標準之特點及實施方法,國教輔導月刊,21,4-7。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市:巨流。
范熾文(1996)。人文主義心理學與人文主義課程論。空大學訊,17,47-52。
唐君毅(1978)。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17-93。
徐宗林(1985)。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之研究,師大學報,30,1-43。new window
徐宗林(1994)。人文教育的實施,北縣教育,3,6-9。
秦夢群、賴文堅(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政策與問題之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2),23-44。new window
翁毓旋(2008)。臺北市國小低年級教師實施品格教育課程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臺北:空中大學。
耿相曾等(主編)(1995):價值澄清教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
馬向青(1999)。後現代主義知識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教育研究,7,355-367。
高博銓(1999)。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道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0,62-67。new window
高義展(2000)。後現代道德觀對學校道德教育之啟示。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3,307-322。new window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揚智。
張秀雄(2002)。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訓育學報,11,39-52。new window
張佳琳(2002)。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取向。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芳全(1998)。教育政策:理念與實務。臺北市:元照。
張芬芬(譯)(2005)。Matthew B. Miles&A. Michael Huberman合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建成(2007)。臺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與誠信教育,論文發表於青少年誠信教育研討會,澳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東華。new window
張春興(200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家綺(2009,7月27日)。有品電玩虛擬與現實有距離。台灣醒報。2009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7166
張效齊(2009)中部四縣市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實施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華、石偉平、馬慶華(2000)。課程流派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張煌熙(1997)。解讀國小新課程標準。教育資料與研究,17,2-8。
張煌熙(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問題與展望。輯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頁420-427)。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輝山(2003)。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網絡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197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國教司。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第一階段會議研討結論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a)。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8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fsnps.ntct.edu.tw/school/data/files/200702230126070.swf
教育部(2004b)。施政主軸-行動方案。2008年4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409.doc
教育部(2004c)。九年一貫課程概要內涵。2009年5月5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教育部(2005)。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2009年4月30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40817edumain.doc
教育部(2006)。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8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fsnps.ntct.edu.tw/school/data/files/200702230126070.swf
教育部(2007a)。96年教育部獎勵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實施計畫。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ce.naer.edu.tw/upload/compositions/133_96年教育部獎勵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實施計畫.doc
教育部(2007b)。教育施政主軸行動方案暨成果表(96.12)。2009.4.30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6_12.doc
教育部(2008a)。97年教育部獎勵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實施計畫。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ce.naer.edu.tw/upload/compositions/173_97年教育部獎勵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實施計畫.doc
教育部(2008b)。教育施政藍圖(98-101年)。2009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教育部施政藍圖__1_1.pdf
教育部(2009a)。98年學校品德核心價值調查問卷。2009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download/B0046/980420moralsurvey.doc
教育部(2009b)。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9年12月15日取自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
教育部(2009c)。98年教育部獎勵品德教育績優學校實施計畫。2009年10月3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372
教育部(2009d)。新世紀品格(品德)教育方案(草案)。2009年5月2日取自http://www.hceb.edu.tw/hccta/board/view.asp?ID=1040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2)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8)。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秘書室(2003)。2003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實錄。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世界各國推動品格及道德教育與學生行為規範概況。2009年8月2日,取自http://host2.whps.tyc.edu.tw/~zin/criticism/criticism10.htm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9,6月17日)。品德教育實施策略-學校品德核心價值調查結果。教育部電子報。2009年11月1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262
曹亮吉、周麗玉(1996)。課程改革。臺北市:教改會。
曹俊漢、丘昌泰、林忠山、顧慕晴、郭登聰(1985)。評公共政策之「規劃」與「執行」間的差距:評美國公共政策評估經驗的個案分析。公共政策學報,8, 1-65。
梁忠銘(2000)。日本新教育課程與道德教育內容的研究---以小學階段為主。教育資料集刊,25,265-280。new window
梁忠銘(2008)。日本中等教育前期階段道德教育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8,73-90。new window
莊明貞(1995)。從變通式測驗的發展談國小德育評量的可行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2,15-16。new window
許芳菊、陳慧嬌(2006)。品格決勝負。天下雜誌2006年教育專刊,100-104。
郭玉霞(1996)。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所扮演的角色。國民教育研究集刊,4,53-59。new window
郭為藩(1994)。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臺北:五南。
郭實渝(1996)。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237-275)。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文團(1988)。意識形態的教育與道德教育。載於陳伯璋(編著),意識形態與教育(頁65-130)。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仲彥(1997)。人文主義的成人教育思想,社教雙月刊,79,26-33。
陳光輝(1991)。臺灣地區中、小學道德教育的現況和發展趨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1),51-75。
陳伯璋(1987)。潛在課程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94)。人文主義的課程發展,北縣教育,2,26-27。
陳伯璋(1999a)。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1),1-13。new window
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上)(頁10-18)。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new window
陳秀敏(2006)。臺南縣市國民中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及其可行策略之調查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延興、柯安生(2010)。 冰島實施價值教育課程之評析與啟示。教育研究欲發展期刊,6(2),59-86。new window
陳俊明(2008)。國民小學中年級階段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迺臣(2007)。品德教育基本原理與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59,5-14。new window
陳迺臣、劉秋木等(1993)。國民小學道德教育的內涵、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之研究(第三年)。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陳康宜(2007,4月6日)。教出孩子好品格 六成家長沒信心。國語日報。2009年4月5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49799。
陳康宜、陳玉珊(2007,4月6日)。學者:品格教育應列入正式課程。國語日報。2009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49800。
陳淑美(1999)。品德教育之探討。臺灣教育,587,15-20。
陳祥麟(2010,1月3日)。吃苦、善念---縣市訂品德核心價值。國語日報。2010年3月5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65142
陳舜芬、王昱峰(1996)。國中公民與道德教育的檢討與展望。論文發表於「公民道德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
陳照雄(1983)。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高雄:復文。
傅木龍(2007)。推動品德教育其實不難。研習資訊,24(1),7-16。
傅木龍、林建福、丁亞雯、李寶琳、陳仙英(2006)。中小學品德教育的挑戰與經營對策。中等教育,57(3),180-208。
單文經(1985),價值澄清法與杜威價值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30,89-114。new window
單文經(2000)。兼論道德氣質的成分與道德教育的策略。臺灣教育,595,6-16。new window
彭富源(2002)。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政策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彭富源(2005)。課程政策制定應如何正當合理:批判論與技術論交融可能性之辨析。教育研究月刊,139,80-91。new window
曾漢塘、林季薇(2000)(譯)。Nel Noddings著。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臺北:弘智。
馮朝霖、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頁19-33)。臺北:業強。new window
黃文三(1999)。後現代主義的思想及其對道德的啟示,教育研究,7,19-30。
黃光雄、李奉儒(2003)。整合型學校道德教學改進方案。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黃芳玫(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1(2),91-118。new window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漢文。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8)。教育理想的追求。臺北:心理。
黃政傑(1990)。課程。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頁341-363)。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
黃政傑(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品格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22-34。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臺北:冠學文化。new window
黃政傑(2008)。品德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載於黃政傑(主編),新品格教育-人性是什麼?(頁261-284)。臺北:五南。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臺北:心理。new window
黃訓慶(譯)(1993)。R.Appignanesi著。後現代性(Postmodernism for beginners)。臺北:立緒。
黃湘閔(2009)。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之探討-以陽光國小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德祥(2003)。學生行為輔導與品格教育。發表於嘉義大學主辦「教育論壇」研討會,嘉義市。
黃德祥、洪福源(2004)。美國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臺灣教育,625,17-29。new window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 35-43。new window
新竹師範學院(編)(1988)。價值教學原理與實務。新竹:新竹師範學院。
楊思偉(2006)。日本推動新課程改革過程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1),29-58。new window
楊思偉、溫明麗(譯)(1997)。Apple、Whitty、長尾彰夫著。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臺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2)。面對科技的衝擊:開拓人文教育之發展,成人教育,8,3-13。
楊深坑(2004)。後現代主義的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15-21。
楊惠芳(2008,3月18日)。品德教育十大指標公布。國語日報。2009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55218。
溫明麗(2007)。教師專業倫理及品格之內涵分析與喚醒。教師天地,149,11-23
溫明麗,黃奕清 (1998)。國民小學道德與健康教材教法。臺北:師大書苑。
葉興華(2002)。從課程領導者的角色期望談我國國校校長課程領導之困境與展望。初等教育學刊,13,177-200。new window
裘學賢(1997)。人文教育的哲學基礎,臺南師院學報,30,67-92。new window
裘學賢(1998)。人文主義哲學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高雄:復文。new window
詹允文(2006)。美國新品格教育理論取向與實施方案之探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臺北:五南。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臺北:五南。
甄曉蘭(2000)。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元照。new window
臺灣教授協會(1993)。體檢國小教科書,臺北:前衛。
蓋浙生(1995)。政府遷臺後教育政策的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文摘,36(1),19-41。new window
劉佳惠(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楚凰(2005)。國民小學教師品德教育現況調查研究-以新竹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世閔(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 與EndNote 8 為例。臺北市:心理。
廢除操行成績之後(2006,8月2日),臺灣立報。2009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nta.org.tw/hta/wwwboard/show.asp?repno=9619&page=1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文景。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0)。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8)。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統整課程爭論平議。載於國立臺北師院(主編),自主與卓越: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與展望(頁1-25)。臺北:國立臺北師院。new window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的獨白與對話。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歐用生(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3-387。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等(譯)(1987)。Louis E.Raths等著。價值與教學(Values in the Classroom)。高雄:復文。
歐陽教(1986)。德育原理。臺北市:文景。
潘致惠(2006)。國中國文的品格典範教育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其蓁(2000)。Giroux後現代主義教育理論之啟示。教育社會學通訊,20,20-25。
蔡孟錡(2006)。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內涵與實施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詩欣(2008)。國小國語科課程綱要與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之研究─1975年至2006年。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春女(2008)臺中縣市國民中學實施品德教育之探討。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崇趁(2005)。教育政策的核心價值與發展趨勢。國民教育,46(2),4-12。new window
鄭嘉惠(2005)。九年一貫國中階段國文教科書「品格教育」之內容分析-以關懷倫理學之關懷關係為分析架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毓浩(1994)。從國高中公民課程標準的修訂談公民教育的發展。訓育研究,33(1),25-29。
錢清泓(2001)。有地無位、有名無實:九年一貫重大議題課程實施困境之探討。國教學報,13,1-17。
薛荷玉(2008,3月17日)。德育評鑑指標 學校批很可笑。聯合報。2009年8月1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15863
薛荷玉(2009a,5月20日)。有品教育 找典範人物推動。聯合報。2009年8月1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printpage.jsp?f_ART_ID=195183
薛荷玉(2009b,6月18日)。花12億元,教部推有品運動。聯合報,A2版。
謝佳雯(2007)國民中學品格教育實施成效意見調查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謝銘賢(1998)。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鍾啟泉(1991)。現代課程論。臺北:五南。
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料集刊,25,185-212。new window
簡成熙(2004)。「缺德」的道德教育如何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1,94-108。new window
簡成熙(2006)。品格教育能夠促進公德嗎?課程與教學季刊,9(2),94-108。new window
簡成熙(2007)。臺灣德育的推展與研究何去何從?教育研究月刊,159,46-59。new window
簡宏江(2006)。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1988)。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第4冊)。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店。
藍順德(1986)。我國國民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顏秉璵(1991)。生活與倫理科教材修訂經緯及教學改進芻議,國立編譯館通訊5(2),1-10。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羅瑞玉(2005)。品格教育實施與融入綜合學習領域教學之探討。國教天地,159,30-42。
羅道勳(2006)。臺東縣國民小學品德教育推動現況及教師德育素養之探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蘇秀芬(2003)。國小教師實施SSEHV價值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芸慧(2005)。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麗春(2008)。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合理性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龔世芬、周淑卿(2006)。課程理論與實務的落差及其改善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45,109-118。new window
龔寶善(1967)。道德教育實施論。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二、英文部份
Althof,W. & Berkowitz, M.W.(2006).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their relationship and roles in citizenship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35(4),495-518.
Althusser, 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pp.127-186).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Apple, M.W.(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London: Rouledge and Kagan Paul.
Bernstein, B.(1971).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1: 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rown, S., & McIntyre, D.(1993). Making sense of teaching.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ll, N.J.(1969). Moral Education.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Center for The Fourth and Fifth Rs.(2004). A 12-point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May 16, 2009 from http://www.cortland.edu/character/12pts.asp
Character Counts.(2003). The six pillars of character. Retrieved April 3, 2009, from http://charactercounts.org/sixpillars.html
Cuban, L.(1998) How schools change reforms: redefining reform success and failure. Teacher College Record, 99(3), 453–77.
Dilley, R.(2004). Interviews and the philosoph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ssay review).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5(1), 127-132.
Doll, W. E.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more, R. & Sykes, G.(1992).Curriculum policy.In P.W.Jacks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185-215). New York:Macmillan.
Fontana, A., & Frey, J.H.(2000).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645-655). San Francisco, CA: SAGE.
Foucault, M.(1980). Power and Knowledge. Brighton: The Harvester Press.
Fullan, M.(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3r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ullan, M., & Pomfret, A.(1977). Resea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ch, 47(1), 335-397.
Giroux, H.(1983). Critical theory and rationality in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Giroux H. & Purpel D.(Eds.),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pp.321-360). California: McCutrhan Purblishing Corp.
Giroux, H.(1981). 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Massachusetts: Bergin & Gravey.
Goodlad ,J.I., Klein, M.F., & Tye, K.A.(1979).The domains of curriculum and their study. In J.I. Goodlad and Associates,Curriculum inquiry: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pp.43-76).New York:McGraw-Hill.
Halstead, J.M., & Taylor, M.J.(2000).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30(2),169-202.
Hargreaves, A.(1989).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Refor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ughes, A.S.(1991).Curriculum policies.In A.Lewy(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p.304-306). Oxford:Pergamon Press.
Johns, D.P.(2002). Changing curriculum policy into practice: the ca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The Curriculum Journal l3(3),361–385.
Kohlberg, L.(1981).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One):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Kohlberg, L.(1983).The moral atmosphere of the school. In H. Giroux and D.Purpel( 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pp.61-81). California: McCutchan.
Kohn, A.(1997). How not to teach values. Phi Delta Kappan,78(6), 428-439.
Lee, C.M.(2004). Changes and Challenge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33(4),575-595.
Lickona, T.(1991).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Bantam.
Lickona, T.(1996).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5(1), 93 -100.
Lickona, T.(2003).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Ten essential virtues.The Fourth and Fift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10(1),1-3,Retrieved November 12, 2008 from the World Web:http://www.cortland.edu/character/newsletters/2003-Fall-blue1.pdf
Lyotard, J.F.(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rshall, C. & Rossman, G.B.(199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th ed.). CA: SAGE Publications.
McClellan, B.E.(1992).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5310).
McLaughin, T.H., &Halstead, J.M.(1999). Education in character and virtue. In J.M. Halstead &T.H. McLaughin (Eds.), Education in morality (pp.132-163). London: Routledge.
McNeil, J.D.(1996).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5th ed.), N.Y.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Michael, D.(2003).What’s Wrong with Character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10,32-57.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Alexander L.(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alysis (2th ed.),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unn, P(1995). Teacher involvement in curriculum policy in Scotland. Educational Review, 47(2), 209-217.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ddings, N.(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Pinar, W.F., Reynolds, W.M., Slattery, P. & Taubman, P.M.(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In W. F. Pinar et al. (Eds.),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pp. 3-65). NY: Peter Lang.
Purpel D. & Ryan K.(1976). Moral education…it comes with the territory. Bekerley, Calif.:McCuthan Pub. Corp.
Purpel, D.E.(1999). Moral Outrage In Education. New York: New York : Peter Lang
Rich, J.M.(1991).The conflict in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inciples or virtues? Clearing House,64(5),293-296.
Rorty, R.(1989). 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yan, K. & Bohlin, K.E.(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8 from 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787959545/ref=sib_dp_pt/102-1981408-0120157#reader-link
Scheffler, I.(1983). The Moral Content of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In Giroux H.& Purpel D.(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pp.309-316). California: McCutrhan Publishing Corp.
Schubert, W.H.(1986).Curriculum: perspective,paradigm, and possibility. N.Y.:Macmillan Publish Company.
Shaffer. D.R.(1994).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3rd). Calif.: Brooks-Cole.
Shenton, A.(2004). Strategies for ensuing trustworthines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jects. Education for Information , 22,63-75.
Stiff-Willams, H. R.(2010). Widening the Lens to Teach Character Education Alongside Standards Curriculum. The Clearing House, 83, 115–120.
Straughan, R.(1988).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be good? Basic Issues in Moral, Personal and Social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S., Rizvi, F.,Lingard, B., & Henry, M.(1997).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London:Routledge.
Thornberg, R.(2006). Hushing as a moral dilemma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35(1),89-104.
Turner, J. H.(1998).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6th ed).New York: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Young, M.F.D.(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