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訓詁考據之外--《詩》義解釋背後的一些問題
書刊名:興大中文學報
作者:呂珍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u, Chen-yu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7
頁次:頁1-29
主題關鍵詞:詩經訓詁考據解釋思維Book of SongPhilologyTextual studiesInterpretationThink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7
  • 點閱點閱:201
期刊論文
1.洪章夫(20050600)。從昆蟲學角度平議各家注疏《詩經》「蜉蝣掘閱」一詞之得失。國文學報,37,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楨(1956)。由毛詩中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所引起的我國古代昆蟲學研究和唯心與唯物兩派的見解。生物學通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邊鳳花、紀興(2008)。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河北大學學報,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樹林(2012)。情境性--中國人思維方式總特徵。中華文化論壇,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珍玉(20130600)。《詩經》疑難詞語辨析。東海中文學報,25,27-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陸璣(1966)。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臺北市: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願(1985)。爾雅翼.釋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晨陽(1994)。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屈萬里(1983)。詩經證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本漢、董同龢(1960)。高本漢詩經注釋。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揚雄、李軌(1966)。法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璞、邢昺、阮元(198512)。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3712)。逸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辛鈃(2005)。文子。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不韋(1966)。呂氏春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嚴粲(2005)。詩緝。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喬樅(2002)。齊詩遺說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慶藩(1975)。莊子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延傑(200807)。詩序解。臺中:文听陽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村元、徐復觀(198104)。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語堂(198604)。吾國吾民。臺北:金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吾淳(1998)。中國思維形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武占江(2001)。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的形成及特點。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明恩浦、劉文飛、劉曉暢(201105)。中國人的氣質。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呂珍玉(201112)。詩經章法與寫作藝術。臺北:華藝數位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鄭元、孔穎達、阮元(198512)。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熙(1959)。釋名。臺北:國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義光(198611)。詩經通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呂珍玉(200703)。詩經訓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孔穎達、毛亨、鄭玄、阮元(198512)。重刊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程俊英、蔣見元(200501)。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奐(198610)。詩毛氏傳疏敘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馬瑞辰、陳金生(200402)。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顏重威、陳加盛(2004)。詩經裡的鳥類。台北:鄉宇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許慎、段玉裁(1987)。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姚際恆、顧頡剛(1993)。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先謙、吳格(19881000)。詩三家義集疏。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蒙培元(1993)。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李時珍(1983)。本草綱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高亨(1981)。詩經今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朱熹(1974)。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錢鍾書(1999)。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Allan, Sarah、汪濤、范毓周(1998)。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劉長林(1990)。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透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儒賓、黃俊傑(19960000)。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