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朝詩「傷春」的連類譬喻
作者:楊佩螢
作者(外文):Pei-Ying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毓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傷春六朝詩歌連類譬喻the grieving in the springthe categorical associationSix Dynasties Poe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3
「傷春悲秋」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學的重要主題,然而對於「傷春」情懷如何生成?與哪些物候知識、時物體系可以互相輝映,以完成「傷春」書寫的碩大連類譬喻體系?是本文書寫的基本關懷。
六朝其不論在文學創作與批評、類書編纂與成熟上,皆成為上承先秦兩漢,下&;#21843;唐宋的關鍵時期。本文於是選以六朝詩作最為討論文本,以逯欽立先生《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為主要文本來源,佐以相關詩騷作品,期將六朝詩作中的春天書寫,作出合理的分類、分析與討論,找出六朝詩作中「傷春」書寫的連類譬喻體系。
筆者所依循的討論分法,實受雷可夫(George Lakoff, A.D.1941-)與詹森(Mark Johnson, A.D.1949-)之《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以及艾蘭(Sarah Allan, A.D. 1945- )之《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所啟發。本文期於對六朝詩作之細膩思索後,與日人松浦友久先生於《中國詩歌原理》一書中所提到的四季書寫,能相互討論、對話。
在論述安排上,筆者以先民觀察大自然之順序,從地貌及於人文與天文。藉以得出春草、春華、春苔與春樹乃春季書寫的主要意象群,而孕育各種地貌植物之春陽、春風、春水,以及與植物密切依存之春雲、鳥獸等,皆成為次要意象群。並且,春天的感受必得是感官體驗的充分浸潤,故視聽味嗅觸等各類感官經驗,亦紀錄於春天書寫中,成為連結各類不斷牽引、衍生的連類譬喻體系之重要關鍵。
經由這些分析後發現,所謂「傷春」無法簡化為春天的傷感悲思,而是各種詩人在春天的情境中所引發的種種思緒。不同於松浦友久認為「傷春」乃是「悲秋」之拓展,筆者認為兩者同時並存於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但多數是分屬不同族群、不同氣氛、不同季節感受。若說春天經常以青綠之姿、飽滿水滴引起士子對生命、愛情、家國之感懷,秋天則以枯黃之葉、唧唧蟲鳴引起生命、仕途之感傷。簡言之,「傷春悲秋」恰好分流成春天的、女子的、愛情的主題,與秋日的、士人的、悲士不遇的情境,瀰漫成中國傳統文學之大宗。
The “grieving in the spring, sorrowing in the autumn”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me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ajor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how to complete enormous metaphors series about the born and growth of emotion, the reflection to some animals, plants, and climate and such as phonological knowledge etc., of the “Spring”.
Six Dynasties are the critical periods inherit from pre-Qin and Han and become pioneer for Tang and Songs in literature, criticism, encyclopedias codification and maturity. This article bases on Six Dynasties Poetry and make Mr. Lu Qin Li’s " Pre-Qin ,Han, Wei-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etry" as text sources, plus with “Shi Jing” or “Chu Tzu”, to category and analyze the writing in Six Dynasties Poetry and to discover the categorical association in the “Spring”.
The way of discussion what I follow is triggered by “Metaphors We Live By”, written by George Lakeoff (A.D. 1941 - ), and Mark Johnson (A.D 1949 - ), and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written by Sarah Allan (A.D. 1945 - ). By doing detailed thinking and survey, it is expected to communicate with “Seasons” described in “Chinese poetry principle”, authored by Mr. Matsuura Tomohisa.
In the arrangement discussed, this paper follows the Chinese or the human ancestors to observe the order of nature, from the geomorphology and the humanities and astronomy. In order to come to spring grass, spring flowers, spring moss and spring trees were written mainly in spring image group, and to gestated various landforms plants, spring sunlight , spring breeze, spring water, as well as the clos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spring plants, birds, cloud etc., are becoming a minority group of images. Of course, the spring must be feeling the full sensory experience of invasion, so the olfactory touch audio-visual and other sensory taste experience, also recorded in writing in the spring, continue to be an important key to link various types of the categorical association of "Spring", even derived class system of metaphor.
These analyzes found the so-called " the grieving in the spring " can not be simplified as sad thought, but rather a variety of poe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pring” caused all sorts of thoughts. Unlike Matsuura Tomohisa consider " the sorrowing in the autumn " is the premise of "the grieving in the spring ", I believe that both coexist in Pre-Qin ,Han, Wei-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etry, and most belong to different groups, different atmosphere, different seasons of experience. If the characteristic marks of spring is green, full of water droplets caused the Six Dynasties poet to think about life, love, recollections of home and country, places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the chirp of insects cause them also to think about life, frustrated for one''s career ,and some sentimental story. In short, the "Spring” and the “Autumn" just split into two parts:the "Spring” on behalf of youth, women, love theme, and the “Autumn" behalf of sadness, scholars, sad situation of poet. Both become a sta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一、古籍文獻
《管子校注》(全三冊),﹝春秋﹞管仲著,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4.6第一版第一刷。
《論語集釋》,﹝春秋﹞孔子弟子等著,程樹德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論語彙校集釋》(全二冊),﹝春秋﹞孔子弟子等著,黃懷信主編,周海生、孔立德參撰,上海:上海古籍,2008.8第一版第一刷。
《春秋左傳注》(全二冊),﹝春秋﹞左丘明著,楊伯峻編著,高雄:復文書局,1991.9再版。
《莊子集釋》(全四冊),﹝戰國﹞莊子著,﹝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7第一版,1997.10北京第八次印刷。
《史記會注考證》,﹝西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編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7.1初版。
《史記》(全十冊),﹝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9.9第一版,1982.11第二版,2007.6第二版第二十一次印刷。
《楚辭補注》,﹝西漢﹞劉向集,﹝宋﹞洪興祖補注,臺北:大安,1995.6第一版第一刷,2004.1第一版第三刷。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西漢﹞董仲舒撰、孫&;#37979;等評,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
《說文解字注》,﹝東漢﹞許慎著,魯實先增訂,臺北:黎明文化,1974.9初版,1984.2十版。
《月令章句》,﹝東漢﹞蔡邕,京都:中文出版社,1998 年《古經解彙函‧小學彙函》(冊八)。
《春秋經傳集解》(全四冊),﹝魏晉﹞杜預集解,上海市:上海古籍,1988新1版,據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整理標點出版。
《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全五冊),﹝漢﹞班固等撰,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1986.10六版。
《後漢書集解》,﹝南朝宋﹞范曄撰,﹝唐﹞章懷太子賢注,﹝清﹞王先謙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鍾嶸詩品箋證稿》,﹝南朝齊﹞鍾嶸撰,王叔岷著: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3初版。
《新校本宋書附索引》(全三冊),﹝南朝梁﹞沈約著,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1990.7第六版。
《昭明文選 附考異》,﹝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選,﹝唐﹞李善等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12初版十三刷。
《杜詩鏡銓》(全二冊),﹝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上海:上海古籍,1962.12第一版,1980.7新一版,1998.2第二次印刷。
《樂府詩集》(全四冊),﹝宋﹞郭茂倩,北京:中華書局,1979.11第一版,2003.9北京第六刷。
《鶡冠子》,﹝北宋﹞陸佃解,臺北市:臺灣商務,1978.11臺一版。
《隋唐文明47‧太平廣記》(全一百卷),﹝北宋﹞李昉等敕&;#32534;,文懷沙主編,蘇州:古&;#21556;軒出版社,2004.12,2005.3第一版第一刷。
《稼軒詞編年箋注》,﹝北宋﹞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上海:上海古籍,1998.3.10第一版,1998.12第三次印刷。
《四書集註》(全二冊),﹝宋﹞朱熹,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9初版。
《十三經注疏 附校勘記》(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
《屈大均全集》(全八冊)﹝明﹞屈大均撰,歐初、王貴忱主編,北京:人民文學,1996。
《醒世恆言》,﹝明﹞馮夢龍編撰,廖吉郎校注,臺北:三民,1989.1初版一刷,2007.1二版一刷。
《唐詩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編,陳婉俊補注,北京:北京古籍,1993.9第一版,1995.6第三刷。
《增訂漢魏叢書附遺書鈔》,﹝清﹞王謨輯,臺北:大化書局,1983.12初版,精裝四冊(收錄﹝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群經識小》,﹝&;#28152;﹞李惇撰,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
《公羊義疏》,﹝清﹞陳立撰,王雲五主編,上海市 : 商務印書館,1936,第四冊。
《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大戴禮記解詁》,﹝清﹞王聘珍撰,王錦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3第一版第一刷,1992.1北京第三刷(收錄《夏小正》)。
《四書翼注論文》,﹝&;#28152;﹞鄭獻甫撰,臺中市:文听閣圖書,2010,據光緒五年黔南節署刻本影印。
《唐前志怪小說集釋‧魏晉編第二‧干寶搜神記》,臺北:藝文,1965。

二、當代論著
(一) 詩文詳析類 (含今人校釋箋譯之著作):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先秦漢魏六朝詩鑑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第一版第一刷。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2010.12二版一刷,1975.9初版一刷。
王更生註釋,《晏子春秋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1987.8初版,1989.5二版。
李山譯注,《管子》(中華經典藏書之叢書系列),北京:中華書局,2009.3第一版第一刷。
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1993.10。
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2003.11。
屈萬里註釋,王雲五主編,《尚書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1969.9初版,1977.4七版。
屈萬里著,《尚書集釋》,臺北:聯經,1983.2初版,2005.10第七刷。new window
屈萬里著,《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83.2初版,2000.10第十三刷。new window
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新華發行,1978.2新1版,1988.1第四刷。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9初版。
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1981.2再版。
姜書閣、姜逸波選註,《漢魏六朝詩三百首》,長沙:岳麓書社,1992.3第一版,1996.2第三次印刷。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4第一版第一刷。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增補修訂本)》,四川:巴蜀書社出版發行,四川新華書店經銷,1993.4一版一刷。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1985初版,全二冊。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4第一版,2001.8北京第八次印刷。
陳鼓應著,《老子註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5第一版,2003.4北京第九次印刷。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4初版,全二冊。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9初版。
廖名春、陳興安譯,《呂氏春秋全譯》,成都:巴蜀書社,2004.7第一版第一刷。
張夢機、張子良選註,《唐宋詞選注》,臺北:華正書局,2000.10二十一版。
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陳濤注譯,《呂氏春秋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9一版一刷。
黃坤譯注,《朱熹詩文》,臺北:錦繡,1992.10初版,錦繡版《中國名著選譯叢書》78。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黃懷信修訂,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2007.3第一版第一刷,全二冊。
康義勇釋義,《論語釋義》,高雄:麗文,1993年,全二冊。
霍松林校注,《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臺北:&;#21843;明書局,出版年不詳,全三冊。
錢振倫注、錢仲聯補注,《鮑參軍集注》:臺北:木鐸,1882.2。

(二) 專門論著類:
王力堅,《古典新詮:中國古典詩詞賞析文集》,臺北:臺灣商務,2005。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臺北:書林,1993.11一版。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1994.7初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86.10初版,1996.7初版第四刷。
王瑤,《中古文學風貌》,臺北:長安,1986.6第3版。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1966年。
木鐸編輯部,《中國科學文明史》,臺北:木鐸,1983.9初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5初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8修訂版九刷。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開明書局,1988。new window
朱光潛,《詩論》,臺北:漢京,1982。
江曉原,《天學真原》,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江曉原、紐衛星著,《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第一版第一刷。
呂晴飛等編著,《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北京:新華書店,1990.10第一版第一刷。
吳小如,《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9。
吳琦幸,《文化語言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第一版第一刷。
吳嘉麗、葉鴻灑主編,《新編中國科技史──演講文稿選輯》,新北市永和:銀禾文化,1990.2。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學生書局,1992.8初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1980.8初版,2001.11初版第六刷。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全二冊),臺北:漢京文化,1986.8.10初版。
李澤厚,《美學三書》(《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1第1版第1刷。
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1初版。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2.5第一版,1995.3第二次印刷。
林文月,《謝靈運》,臺北:河洛圖書,1977.5臺初版。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1996.6。
林庚,《唐詩綜論》,北京:清華大學,2006.7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竺可禎著,施愛東編,《天道與人文》(大家小書第四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第一版,2005.10第二次印刷。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1989。
宗白華,《美學散步》,世華文化社,出版地與年皆不詳。
周英雄,《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3。
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1991.11第一版第一刷。
孟憲忠編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思想錄》,臺北:智慧大學,1993.6初版。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廣西:廣西師範大學,1996.4第一版第一刷。
胡大雷,《宮體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1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胡大雷,《玄言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3第一版第一刷。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0。new window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市:文津,1985。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1第一版第一刷。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臺北:純真,1982.9。
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市:臺灣學生,2000.9初版六刷。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9第一版,2002.7第二次印刷。
紐衛星,《天文學史──一部人類認識宇宙與自身的歷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第一版第一刷。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大出版社,1997.5第一版第一刷。
高福進,《太陽崇拜與太陽神話──一種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視》,上海:上海人民,2002.3第一版第一刷。
陶文鵬、韋鳳娟,《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4第1版第1刷。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4。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
陳炳良,《心理‧形式‧反應──中國文學新詮》,臺北:臺灣商務,1998。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2000。
曹亮吉,《從月曆學數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9.3.12第二版第一刷。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1991.12北京第一版,1998.6北京第二次印刷。
許天治,《藝術感通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7。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2004.1.31初版一刷。
許進雄編撰,《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縣深坑鄉:學海,2000.7初版。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的透視(修訂本)》,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11。new window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1992。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1北京第一版,2012.11北京第17刷。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香港:香港新亞書院出版,臺北:文史哲發行,1973.6再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樂學書局,2001.12初版。new window
曾&;#21843;雄,《色彩的科學與文化》,臺北:耶魯國際文化,2003.1.1初版一刷。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84.1初版一刷,2000.10增定初版十一刷。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6第一版第一刷。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3。
葛曉音,《謝靈運研究論集》,桂林:廣西山範大學,2001。
楊明、楊焄撰,《謝朓庾信及其他詩人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2002.10。
楊牧,《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2002。
楊牧,《唐詩選集》,臺北:洪範,1993.2初版。
楊德芳等六人合撰,《臺灣常見的蝴蝶》,臺北:士林臺灣蝴蝶保育協會,2003.5第一版,2005.6第四版第一刷。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11初版。new window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9,東亞文明研究叢書52。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1985.2初版。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1第一版,1993.3第二刷。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1997。new window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12。new window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9.6。new window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1986.5初版。
蔡源煌著,《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2.8修訂九版。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臺北:風雲時代,1990.11初版。
魯迅,《魯迅文萃‧雜文》,北京:新華書店,2003.7第1版第1刷。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1977.5。
盧勛、李根蟠著,《民族與物質文化史考略》,北京:民族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91.7第一版第一刷。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0初版,2000.9第二版修訂本。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透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2001.5初版第六刷。
錢志熙著,《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1993.1第一版,2005.9第二版第一刷。
錢鍾書,《錢鍾書作品集五‧宋詩選註(增訂本)》,臺北:書林,1990.9。
錢鍾書,《七綴集(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1996。
錢穆,《國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錢穆,《經學大要》,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蘭臺網路總經銷,2000.12。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書店,1997.3初版。new window
應有勤,《中外樂器文化大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第一版第一刷。
謝世俊,《中國古代氣象史稿(The meteorology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重慶:重慶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92.7第一版第一刷。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12第一版第一刷。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3第一版,2008.7第三次印刷。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1992.11初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
羅聯添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一)》,臺北:臺灣學生,1978。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市:大安,1990。
龔鵬程,《春夏秋冬──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季節》,臺北:故鄉,1979初版,1980再版。

(三)譯作專書 (先以國別為序,次以作者生卒年為序):
﹝美﹞蘇珊‧郎格(Susanne Katherina Langer, A.D.1895-1985)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10.5。
﹝美﹞耶胡迪‧梅紐因(Yehudi Menuhin, A.D. 1916-1999)、柯蒂斯‧W‧戴維斯(Curtis W.Davis)著,冷杉譯,《人類的音樂》,香港:三聯書店,2003.10第一版第一刷,2004.4第一版第三刷。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 A.D. 1941-)、﹝美﹞詹森(Mark Johnson, A.D. 1949-)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原文書名:《Metaphors We Live By》,出版於1980年),臺北:聯經,2007.3初版第二刷。
﹝美﹞孫康宜(A.D.1944-)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2001.9.30。new window
﹝美﹞艾蘭(Sarah Allan, A.D. 1945-)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原文書名:《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第一版第一刷。
﹝美﹞艾蘭(Sarah Allan)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原文書名《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 Art,and Cosmosin EarlyChina》),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2.8。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A.D. 1946-)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1第一版第一刷(參考其中〈自然景觀的解讀〉一文)。原文參見並引自《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 : essays in Mid-Tang literary culture》(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美﹞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A.D. 1948-)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原文書名:《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臺北:時報文化,2007.5.28二版一刷,1993.8.15初版一刷。
﹝美﹞烏爾利希‧韋斯坦因(Ulrich Weisstein)著,劉象愚譯,《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英﹞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 A.D. 1881-1964) 著,周金環、馬鍾元譯,臺北:商鼎文化,1991。
﹝英﹞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 A.D. 1943-)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1993。
﹝法﹞路易‧加迪(Louis Gardet, A.D. 1904 - 1986)等著,鄧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原文書名:《Cultures and Time》),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2.1初版(收錄﹝法﹞克洛德‧拉爾(Claude Larre, A.D.1919-2001):〈中國人思維中的時間經驗知覺和歷史觀〉)。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A.D.1908-1961)著,姜智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第一版,2005.7北京第三次印刷。
﹝德﹞艾德蒙特‧胡塞爾(Edmund Husser,A.D. 1859-1938)著,倪梁康譯,《邏輯研究》第二卷,臺北:時報文化,1999。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 A.D. 1874-1945)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1第一版第一刷。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 A.D. 1874-1945)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6。
﹝德﹞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 A.D.1928-)著,龐學銓、李張林譯,《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5。
﹝德﹞W‧顧彬(Wolfgang Kubin, A.D.1945-)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第一版第一刷。
﹝瑞士﹞埃米爾‧施塔格爾(Emil Staiger, A.D. 1908-1987)著,胡其鼎譯:《詩學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3。
﹝比﹞戴卡琳著,楊民譯,《解讀《鶡冠子》 從論辯學的角度》,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10第一版第一刷。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7。
﹝日﹞小川環樹氏著,周先民譯,《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四)英文著作:
J.D.Frodsham:〈The Murmuring Stream:The Life and Work of Hsieh Ling-yun〉,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1967,V.1,P.92。
Mark Johnson:《The Meaning of the Body:Aesthe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
Stephen Owen:《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 : essays in Mid-Tang literary culture》,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三、期刊論文
(一)臺灣及大陸論文:
朱光潛,〈遊仙詩〉,《文學雜誌》,1948,第3卷,第4期。
朱學瓊:〈胡笳十八拍作者之蠡測〉,《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4.5,第7卷,第5期,頁39-41。
何乏筆(Fabian Heubel) :〈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美〈氣氛美學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2003.4,188期,頁34-43。
車行健,〈論鄭玄對於《禮記‧月令》的考辨〉,《東華人文學報》,第一期,1999.7,頁183-196。new window
吳世昌,〈魏晉風流與私家林園〉,《學文月刊》,第1卷,第2期,頁101-103。
林庚,〈山水詩是怎樣產生的〉,《文學評論》,第3期,1961年,頁92-101。
施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10卷10期,1982年3月,頁70-107。new window
宣煥燦,〈從《尚書‧堯典》看中國早期曆法的功能──與《天學真原》一書的一點商榷〉,《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1999,第20期,頁162-168。
高友工,〈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上)〉,《九州學刊》,第2卷第2期,1988年1月,頁1-12。
高友工,〈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下)〉,《九州學刊》第2卷,第3期,1988年4月,頁1-12。
袁行霈,〈也談山水詩的產生問題〉,《文學評論》,第4期,1961,頁100-105(亦收錄於袁行霈編選,張相儒註釋:《中國山水詩選‧序言》,河南:中洲書畫社,1983)。
孫永忠,《類書淵源與體例形成之研究》,臺北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3。收錄於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集刊》四編,第三冊。
韋鳳娟,〈山水詩溯源──試論東晉前的自然景色描寫〉,《文學評論叢刊》第13輯,古典文學專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頁316。
曹道衡,〈也談山水詩的形成與發展〉,《文學評論》,第2期,1961,頁26-33。
陶禮天,〈視域融合:《文心雕龍》審美心物觀之建構論〉,《政大中文學報》,第四期,2005.12,3-38頁。new window
陳雅雯,〈說東〉,《成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09.12,頁153-190。new window
張亨,〈論語中的一首詩〉,《臺大中文學報》,第八期,1996.4 (亦收入於《思文之際──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1997,頁469-495)。new window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6,頁59-98。new window
廖美玉,〈「歸田」意識的形成與虛擬書寫的至樂取向〉,《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2003.11,頁 37-78。new window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9,第二十三輯 (又可見於氏著:〈〈詩大序〉的詮釋界域──「抒情傳統」與類應世界觀〉,《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new window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22卷2期,2004.12,頁1-34(又可見於氏著:《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new window
鄭毓瑜,〈連類、諷誦與嗜欲體驗傳譯──從七發的療疾效能談起〉,《清華學報》,新36卷2期,2006.12,頁399-425。new window
鄭毓瑜,〈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一個反思〉,《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12,頁257-272。new window
鄭毓瑜,〈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從詩經「山有……隰有……」、「南有……」重複短語談起〉,《清華學報》,39 卷1 期,2009 .3,頁1-29。new window
鄭毓瑜,〈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3,頁35-67。new window
魯燕芳,〈從色彩心理的共感覺來探索物體藝術的原理〉,《美育》,94期,1998.4,頁17-22。
顏崑陽:〈《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2期,1994.6,頁31-55。new window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10.1,頁55-102。new window
龔鵬程:〈詩歌鑑賞中的評價問題〉,《中外文學》,1981.12.1,第10卷,第7期,頁28-58。new window

(二)譯作論文:
﹝日﹞小尾郊一著,高輝陽中譯,〈魏晉文學所表現的自然及自然觀〉(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藝術學報》,42期,1988.6,頁77-135。new window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分見《中外文學》6卷4、5期,1977.9、10,頁24-55、113-131。new window
﹝日﹞二間瀨敏史監修,〈長期以來讓物理學家苦惱的──「時間」是什麼〉,《牛頓量子科學雜誌》,2009.8.1發行,22號,頁14-51。
﹝德﹞伯美(Gernot B&;ouml;hme, A.D. 1937-)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美學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4,10-33頁。

(三)會議論文:
鄒昌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月令〉成書時代新探──兼及《逸周書》與《周禮》成書問題〉,《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12,頁214-224。
韓學宏:〈試釋《莊子‧逍遙遊》「鯤化為鵬」──從鳥類學的角度〉,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12初版,文史叢刊之一三一。new window
張連偉,《管子哲學思想研究》,四川:成都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2008.12第一版第一刷。

(二)碩士論文 (含未出版之作):
方韻慈,《謝靈運山水詩分期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8年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芬好,《白居易詩集中季節詩研究》,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錦華,《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又可見於氏著同名之作,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楊貞祥,《先秦時期物候農時文獻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佩螢,《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5年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孟儒,《節氣&;#12539;食治與醫療──唐代食療風氣的傳承與發展》,中興大學歷史學所,2006年碩士論文,未出版。

五、網路資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關於詩文之「基本字義」與「異體字」皆參考與徵引於此,並多以「筆者按」方式呈現於註腳中。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