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韓非之人性論及其評價
書刊名:雲科漢學學刊
作者:陳若葳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6
頁次:頁21-39
主題關鍵詞:韓非人性論性惡說因勢自為好利自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3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林俊宏(19990600)。從「自為心」論韓非政治思想中的「法」、「術」、「勢」。孔孟月刊,37(10)=442,24-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19880500)。韓非政治哲學的特質及其困限:以「法」、「勢」、「術」三者為核心展開的分析。鵝湖學誌,1,97-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振邦(19880500)。韓非哲學的人性觀探論。鵝湖,13(11)=155,30-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柏園(19931200)。韓非哲學的根本問題及其理論根基。漢學研究,11(2)=22,39-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曉波(19980500)。中國帝王的統治智慧--「韓非子」思想評介。哲學雜誌,24,11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俊宏(19990700)。從「自為心」論韓非政治思想中的「法」、「術」、「勢」。孔孟月刊,37(11)=443,18-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柏園(19890100)。唐君毅先生對韓非子哲學之詮釋與發展--以「中國哲學原論」為中心之討論。鵝湖,14(7)=163,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義正(1988)。先秦法家人性論之研究。中國哲學之人性論專題研討會,台大哲學系〔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孫邦盛(1995)。荀韓禮法思想及其人性論之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億仁(2009)。《韓非子》政治思想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步(2008)。《韓非子》論「勢」(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宜蓉(2010)。荀韓人性論及其禮法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管力吾(2010)。韓非政治思想探析(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鐮倉國年(1973)。從功利主義之觀點看韓非法治思想(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黃海(2007)。從「任勢為治」說的形成論韓非思想的蛻變(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佳琪(2003)。論韓非「法」思想之哲學基礎及其意義(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名浚(1999)。《韓非子》人性觀究論(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拱(2008)。韓非思想衡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雅棠(2005)。民本治理學。臺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哲賢(1994)。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勞思光、劉國英、張燦輝(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邦雄(1993)。韓非子的哲學。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雲飛(1989)。韓非子析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200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增(2001)。先秦法家哲學思想:先秦法家法理、政治、哲學。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素貞(198510)。韓非子思想體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1981)。四書集注。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先慎(1968)。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韋政通(1997)。先秦七大哲學家。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開泰(2009)。先秦諸子精神:百家爭鳴、融合與傳統文化整體觀。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啟天(1991)。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素貞(1989)。韓非子的實用哲學。臺北: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素貞(1987)。韓非子難篇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曹謙(1992)。韓非法治論。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茂澤方尚(1996)。「韓非子」幻思想史的研究。東京:近代文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裕宜(2007)。韓非子的規範思想--以倫理、法律、邏輯為論。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荀況、李滌生(1991)。荀子集釋。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純、王曉波(1983)。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瀧川龜太郎(1997)。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素貞(2001)。新編韓非子。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牟宗三(1994)。名家與荀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高柏園(19940000)。韓非哲學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韓非、陳奇猷(1974)。韓非子集釋。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曉波(20070000)。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姚蒸民(1999)。韓非子通論。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澤厚(199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蔡榮桐(1988)。韓非子思想管窺。台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鄭良樹(19930000)。韓非之著述及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信彰(20060000)。專制君王的德行論:《韓非子》君德思想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曉波(1983)。「法」在韓非思想中的意義。儒法思想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日然(1997)。韓非法思想的特色及其歷史意義。法理學論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義正(1990)。先秦法家人性論之研究。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