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老子》治理思想之研究
作者:沈明昌
作者(外文):Shen, Mi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蕭武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老子》治理Laozigovern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的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國外文字發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聖經》,其次就是《老子》。可見,《老子》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是非常之大。在司馬遷「務為治」的觀念中,先秦六家的思想究其精義,其實都是為了「治」,也就是「治世」,其中尤以道家思想為佼佼者。
為延續《老子》「務為治」的精神,讓人不禁好奇地想像,老子如果出現在二十一世紀充滿各種治理理論與概念的現代社會,如同傅偉勳所提出的經典創謂之說,應當為何?本研究嘗試尋找東西方文化之間在「治理之道」的連結。是以,本研究提出以下的研究問題,做為之後章節的論述內容:
一、治理在西方理論與中文的意義為何?《老子》的治理意涵為何?
二、《老子》的哲學思想有否其根源?若有,源自於何處?
三、《老子》的治理思想如何論述?與現代學科之關係與如何應用於現代社會的治理?對於當代的治理理論有何貢獻?
聖經詮釋是西方詮釋學的肇始,本研究借詮釋途徑解讀《老子》。中國經典的詮釋有其獨特的質素,近代學者都認為是經世致用為本的實踐與體證。本研究溯源至唐君毅的經典詮釋途徑,並採傅偉勳的創造詮釋學的五個層次:實謂、意謂、蘊謂、當謂與必謂。澄清經典的脈絡,解讀《老子》的「實謂」;以本體論、認識論、人性論、方法論分析其中的「意謂」;再以黃老道家的靜因、身心一理、身國同治等概念衍發《老子》的「蘊謂」。既然老子務為治,本研究另以治理的主、客體及其間之關係,嘗試詮釋《老子》在治理上的洞見(當謂)--聖人之治;並以西方人本心理學、自然科學與社會學科的發展趨勢詮釋如果老子出現在現代社會,可能「必說(必謂)」或是「創造性說法(創謂)」的治理思想,以彰顯《老子》在現代網絡治理的可行性、實用性與必要性。
本研究蒐集西方社會人文與自然科學的相關文獻,經過經典詮釋的方法,得到以下結論:壹、對西方治理理論的回應與補充:西方治理理論比之於原有的統治概念有更寬的主體、更廣的作為,更多元學科的應用之外。《老子》的治理概念相對於西方治理理論,則有下列不同:一、以人為本,二、以水為師,三、與自然相通,四、與人文相合,五、以生生為動力,六、以長治久安為理想。其餘各點結論如下所列:貳、《老子》治理的終極理想:天人合一;參、《老子》的思想結構:道蒞天下與歸根復命;肆、《老子》的多元主、客體建構治理的多元價值;伍、《老子》治理思想具有積極的取向;陸、《老子》治理與西方人文、科學詮釋相融。
最後總結第5章的治理主、客體相融和、第6章由個體而整體的治理策略,認為主客、個體與總體均應「學習」生生不息的行動導向,並延續人本心理學在組織治理的闡發,提出以下建議:壹、以自我精進為永續治理的基石;貳、以改變思維為自我善治的起點;參、以共同願景建構主客交融的治理環境;肆、以團隊學習整合個體與總體的治理策略;伍、以道法自然為全觀治理的終極理想。
壹、 典籍
《老子王弼注》、《老子河上公注》、《馬王堆帛書老子》、《郭店竹簡老子》老子四種(1999)。臺北:大安出版社。
《老子王弼注》(唐)陸德明釋文。臺北:世界書局,1962初版。

貳、 中、日文部分
丁懷軫(1997)。王弼對《老子》思想的詮釋。中國哲學史,4,61-68。
孔繁(1997)。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尹振環(2008)。重識老子與《老子》。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東美(1979)。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
方東美(198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
王希坤(2013)。論老子治理之「道」。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邦雄(1980)。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王邦雄(2013)。老子十二講。臺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王邦雄(2013)。道家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臺北:立緒文化。
王邦雄(2014)。走過人生的關卡。臺北:立緒文化。
王彥文(譯)(1993)。渾沌魔境(J.Briggs &; F.D. Peat原著)。臺北:牛頓出版社。
王淮(1998)。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博(1989)老子與夏族文化。哲學研究,1989年第1期,43-52。
王博(1993)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
王漢哲(2012)。老子政治哲學的現代詮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灣中壢。
王震武、林文瑛(1994)。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臺北:桂冠。
王曉波(2007)。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王興國(2000)。哲學地建立中國哲學牟宗三對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憧憬。鹅湖月刊,303,8-20。new window
石元康(1986)。自發的秩序與無為而治,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new window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幼獅出版社。
朱淵清(2003)。金人銘研究。http://www.jianbo.org/Wssf/2003/zhuyuanqing01.htm。擷取日期:2014/05/01
朱曉鵬(2009)。老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黎紅雷編(2004)。朱謙之文集。廣州:中山大學。
江大樹(2006)。地方治理的反貪腐策略分析,廉能政府與行政倫理學術研討會。中國行政學會,臺北。
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4)。地方政府間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及其鄰近縣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8,1-29。new window
江明修(2000)。公共行政學:的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五南書局。
余英時(2014)。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牟宗三(1954)。王陽明致良知教引言。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牟宗三(1980)。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96)。政道與治道(增定新版)。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等著(1992)。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水牛出版社。
何兆武、柳卸林主編,(2001)。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上、下冊)(黑格爾等原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余英時(2006)。士與中國文化(初版四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培林(1993)。詩經正詁(上)。臺北:三民書局。
余培林詮譯(1990)。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吳汝鈞(2001)。胡賽爾的現象學方法(上、中、下)。鵝湖月刊,26(11),10-1;26(12),14-21;27(1),57-63。new window
吳宗霖(2010)。從官僚行政到公共治理:一個社會學的考察。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吳定(2006)。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
吳定等編著(2007)。行政學。新北市:國立空大大學。
吳怡(2005)。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吳清山、林天祐(2000)。混沌理論。教育資料與研究,34,69-75。new window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臺北:智勝文化。new window
吳瓊恩(1992)。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
吳瓊恩(2002)。行政學(增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李宏(2006)。從周初青銅器看殷商遺民的流遷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1,25-37。new window
李明輝編(2004)。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李明(譯)(2000)。亂序(Dee Hock原著)。臺北:大塊文化。
李俊達(2012)。提升公務人員職場精神力之研究,人事月刊,323,14-24。
李俊達(2013)。臺灣公務人員職場精神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李振興(2012)。尚書-華夏的曙光。臺北:時報文化。
李敏生(2000)。漢字哲學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極初(1997)。天帝教教義--新境界(三版)。臺北:帝教出版社。
李煥明編(1992)。方東美先生哲學嘉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李零(2008)。去聖乃得真孔子。北京:三聯書店。
李錫津(2006)。在修練中成長U型理論,臺北e大鮮活電子報,102,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發展訓練中心發行。擷取自http://epaper.hilearning.hiet.net/images/tpec/102/03.htm,擷取日期:2013.08.10。
李霞(2004)。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豐楙(2000)。順與逆:丹道修練的身心觀。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北。
李豐楙 (2002)。導讀。載於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杜正勝(1979)。西周封建之特質-兼論夏政商政與戎索周索。載於杜正勝編(1979)。中國上古史論文集。臺北:華世出版社。
杜而未(1976)。老子受易經影響,恒毅。25(7),20-21。
杜而未(1978)。老子的月神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杜而未(1979)。老子受易經的影響,恒毅。28(7),28-30。
杜書瀛(1997)。面對傳統:繼承與超越,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力(譯)(1990)。混沌中的秩序(Ilay Prigogine原著)。臺北:結構群文化。
沈清松(1983)。詮釋學的變遷與發展。鵝湖,9(3)(總99期),18-24。new window
沈清松(1990)。老子的人性論初探。載於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
沈清松(1993)。老子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20(1)。new window
周立升、王德敏編(1989)。春秋哲學。山東:山東大學出版。
周成功(2002)。尼采的狂放世界。載於齊若蘭譯,複雜--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序)。臺北:天下文化。
周春生(2001)。直覺與東西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俊宏(1999)。〈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一從「道」與幾個概念談起。政治科學論叢,10,171-194。new window
林俊宏(2003)。氣、身體與政治--《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政治科學論叢,19,1-34。new window
林思伶(譯)(2005)。領導與新科學(Wheatley, M.J.原著)。臺北:梅霖文化。
邱淑芬(2002)。靈性面向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成人教育學刊,6:51-72。
邱進之(1998)。老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
邵威等(譯)(1989)。科學與科學家的心理(Maslow原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侯外廬等(1957)。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俞可平(2011)。治理和善治引論,2014年1月7日,取自:http://sex.ncu.edu.tw/course/Michel%20Foucault/link/fou_link02.htm
俞可平主編(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姜亮夫(1998)。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姜靜繪(1990)。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臺北:先覺出版社。
姜濤(民82)。混沌理論與其發展簡介。歐華學報,3,146-149。
胡適(1994)。老子。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書局。
若水譯(1992)。超個人心理學(Andre Lefebvre著)。臺北:桂冠出版社。
倪鵬飛(2006)。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5~200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唐君毅(1968)。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書院。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奚侗(2007)。老子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孫本初(2005.6)。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臺北大學,臺北。
孫本初、賴維堯(2008)。行政學辭典。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孫本初等(譯)(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Pierre, J& Peters, B. G.原著)。臺北:智勝出版社。
孫廣德、朱宏源編著(1997)。中國政治思想史。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徐木蘭等(2007)。《道德經》領導智慧的現代意義-系統性的探索。管理學報,24(3),229-251。new window
徐復觀(1999、2003、200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
何金俐(譯)(2004)。道不遠人(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原著)。北京:學苑出版社。
馬志欽(1996)。二十一世紀的熱門科學渾沌理論。美國資訊科學學會臺北學生分會會訊,9,4-9。
馬持盈(1988)。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高亨(2010)。老子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揚智出版社。
張立文編著(1991)。中國哲學範疇精選叢書--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光直(1983)。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張成秋(2012)。先秦道思想研究。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new window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岱年(1985)。中國古代本體論的發展規律。社會科學戰線,3,52-60。
張松輝(2009)。老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勇(2007)。從詩人之情到哲人之思-《詩經》二雅與竹簡《老子》的契合與演進。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5(1),28-31。
張凱元(2006)國中小校長對老子管理思想認同與應用知覺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屏東。new window
張揚明(1991)。老子學術思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景朗(2005)。老子的經營管理意涵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 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慈芳(2002)。「治理」研究的過去與未來—臺灣治理文獻之內容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鼎國(2011)。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張璋,武玉英(2001)。混沌理論與公共行政。北京行政學院學報,4,12-16。
張樹國(2008)。孔子觀周考辨。孔孟學報,86,1-14。new window
章光明等(2010)。中央與地方災害防救組織與職能之研究。臺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編號:RDEC-TPG-099-003)。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紺野登(2004)。創造経営の戦略:知識イノベ-ションとデザイン。東京都:筑摩書房。
莊士同(2013)。自由、秩序與法律:海耶克法治思想初探,2013臺灣法理學年會「法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莊淑琴(2002)。另類的課程組織-自我組織。教育科學期刊,2(1),123-136。new window
許士軍(2009)。企業組織變革新趨勢。研考雙月刊,33(3),14-22。
許元一、許立倫、夏道維和辜柏宏(譯)(2000)。後現代組織(Bergquist, W.原著)。臺北:地景出版社。
許楨元(2004)。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師大政治論叢(創刊號),1-3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臺北。
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著(2004)。企業創新的螺旋。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野中郁次郎、紺野登(1995)。知力経営 : ダイナミックな競争力を創る。東京 : 日本経済新聞社。
野中郁次郎、紺野登著(2004)。知識經營之道-如何從知識中找價值。臺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野中郁次郎、勝見明著(2011)。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臺北:生產力中心。
陳一壯譯、愛德格•莫蘭著(1999)。迷失的範式:人性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元德(1971)。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中華書局。new window
陳木金(1996)。混沌現象(Chaos)對學校行政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9,69-75。new window
陳木金(1999)。混沌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因應策略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創刊號,61-68。
陳木金(2000)。從奇異吸子理論談新世紀的學校行政革新--混沌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因應策略之啟示。學校行政,5,13-24。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臺北:高等教育出版。
陳右勳(2002)。老子無為管理新詮釋-以第五項修練為架構。中國文化月刊,271,48-68。
陳怡蓁(2006)。第六項修練-從腦到心的修練,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中文版序文)。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陳金貴(2013)。治理之理論與發展。公共治理季刊,1(1),25-36。
陳嫈郁(2012)。治理理論與國家職能的辯證:英國觀點,政治科學論叢,53,1-52。
陳鼓應(1991)。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1993)。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2003)。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陳鼓應(2007)。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三修七刷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2010)。老子註釋及評介(修訂增補版)。臺北:中華書局。
陳德和(2005)。戰國老學的兩大主流-政治化老學與境界化老學。鵝胡學誌,35,59-102。new window
陳德興(2009)。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臺北:五南圖書。
傅偉勳(1986)。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臺北:東大圖書。
傅偉勳(1999)。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
勞思光(1974)。中國哲學史(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
勞思光(1990)。新編中國哲學史(增訂六版)。臺北:三民書局。
勞思光(2012)。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嵇 哲(1982)。先秦諸子學。臺北:洪氏出版社。
曾威揚、李培芬(2004)。生物系統中的自組織現象。全球變遷通訊雜誌,45,24-27。
游伯龍(2009)。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臺北:時報文化。
湯因比(Arnold J. Toynbee)、池田大作(Daisaku, Ikeda)原著(1999)。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談集。臺北:正因文化公司編譯。
湯恩佳(2000)。應邀參加印尼共和國孔教會新年團拜向宗教學術團體人士的講詞,2014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tenjzjxsh.htm。
賀榮一(1985)。道德經註解與解析。臺北:五南圖書。
賀榮一(1988)。老子之道治主義。臺北:五南圖書。
馮友蘭(1961)。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馮友蘭(1996)。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馮朝霖(1994)。自我創生與教育-我組織理論之教育學意涵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17,263-282。new window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高等教育。
黃乃熒(2001)。論學術自由及理想的學術組織經營型態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2,91-122。new window
黃仁宇(1997a)。中國大歷史。北京:三聯書店。
黃仁宇(1997b)。萬曆十五年。北京:三聯書店。
黃光國(2008)。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沛榮編(1985)。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
黃俊傑(1981)。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載於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增訂新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黃俊傑(1981)。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載於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出版。new window
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new window
黃俊傑(2001)。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new window
黃俊傑(2004)。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研究的現況及其展望,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1),145-200。new window
黃俊傑(2009)。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中國詮釋學(第六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黃鉦堤(2000)。公共行政意象之研究-三種系統理論典範的觀點。臺北:翰蘆圖書。
彭碧台譯(1994)。在對錯之外思考(Edward de Bono原著)。臺北:桂冠出版社。
楊志誠(2008)。全球化衝擊與人道關懷。「多元文化與人文關懷:人道救援與文化存續」論壇。政治大學,臺北。
葉仁昌(1996)。政治作為一種藝術:老莊對支配的反動,國立臺北大學「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行為」研討會,1-22。
葛榮晉(2003)。道家文化與二十一世紀。2013年10月15日,取自:http: //www.ln.edu.hk/philoso。
董俊彥(1986)。桓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董俊彥(1989)桓子新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詹昭能、黃玉清(2001)。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書局。
鄔昆如(1987)。老莊哲學「觀」概念之研究。第一屆世界道學會議暨第四屆國際易學大會會前論文(第一輯),臺北。
劉昌元(2001)。研究中國哲學所需遵循的解釋學原則,收入於沈清松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劉笑敢(2003)。關於《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詮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179-209。new window
劉錦秀(譯)(2003)。非連續時代(出井伸之原著)。臺北:商周出版。
劉慧玉(譯)(1999)。調適性領導(Heifetz, R.A.原著)。臺北:麥田出版社。
潘德榮(2003)。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上海藝文出版社。
蔡明田(1976)。老子的政治思想。臺北:藝文印書館。new window
蔡進雄(2005)。量子型管理對學校行政領導的啟示。師說,185,17-22。
蔡進雄(2009)。學校經營的新典範:論教師學習社群的建立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88,48-59。new window
蔡進雄(2010)。從複雜理論探討學校領導與經營的趨勢。教師之友,51(2),12-19。
蔡璧名(1997)。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蔣錫昌(1971)。老子校詁。臺北:明倫出版社。
鄭良樹(1998)。〈金人銘〉與《老子》。臺大中文學報,10,333-340。new window
鄭良樹(2001)。〈金人銘〉與《老子》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圖書館。new window
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盧希鵬(2009)。老闆為什麼要開會?群體迷思與群體極化理論。2014年10月15日,取自:http://140.118.9.116/mislab/?q=node/752。
蕭武桐(1999)。當頭棒喝與創造力。高雄:清涼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蕭武桐(2000)。人生雙贏的磐石。新北市:佛光文化。
蕭武桐(2000)。管理發展與創造力,張潤書教授榮退暨新世紀行政管理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公企中心。
蕭武桐(2002)。公務倫理。臺北:智勝文化。
蕭武桐(2008)。人道救援與文化存續。「多元文化與人文關懷:人道救援與文化存續」論壇,臺北:政治大學。
蕭振邦(2009)。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東方人文學術。new window
蕭振邦(2014)。《老子道德經》思想的文化衝浪,宗教哲學,62,11-30。new window
賴世剛(2006)。都市、複雜與規劃—理解並改善都市發展。臺北:詹氏出版社。new window
賴錫三(2013)。《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份子與權力批判。清湖學報,43(1),1-52。new window
賴錫三(2013)。氣化流行與人文化成─《莊子》的道體、主體、身體、語言、文化之體的解構閱讀。文與哲,22,39-96。new window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天下雜誌。
魏元珪(1997)。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羅耀軫(1986)。呂氏春秋之義兵主義,明新學報,6,31-45。new window
譚宇權(1992)。老子哲學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譚家健、鄭君華(1987)。先秦散文綱要。山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龐光華(2005)。論《金人銘》的產生時代。孔子研究,2,56-64。
嚴靈峯(1983)。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
嚴靈峰(1966)。老莊研究。臺北:中華書局。
嚴靈峰(1968)。道家四子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嚴靈峰(1992)。老子研讀須知。臺北:正中書局。
曉鵬(2009)。老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嚴靈峰編(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六)。臺北:藝文出版社。
鐘震宇(譯)(2010)。何謂治理(Jean-Pierre Gaudin原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英文部分
Adams, D. W. &; Csiemik, R.(2002). Seeking the Lost Spirit: Understanding Spirituality and Restoring It to the Workplace. Employee Assistance Quarterly, 17(4):31-44.
Amabile, T. M.(1983a).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nc.
Amabile, T. M.(1983b).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45,357-377.
Amabile, T. M.(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Oxford:Westview Press.
Amabi1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Amabile, T. M.(1998). How to Kill Creativ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 77-87.
Amabile, T.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10,l23-167.
Bell, S. &; Hindmoor, A.(2009). Rethinking Governance: The Centrality of the State in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
Benson, G. D. , &; Hunter, W. J. (1997). Arrows in Time: The Mis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Edu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27(1), 87-100.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Bernstein, R. J. (1978).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ergquist, W. (1993). The Postmodern Organization: Mastering the Art of Irreversible Chang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Briggs &; Peat (1 999). Seven Life Lessons of Chaos: Timeless Wisdom from the Science of Change. NY: Harper Collins.
Brown, S.L., &; Eisenhardt, K.M.(1998). Competing on the Edge. New York: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uber, M.(1937). I and Thou. Edinburgh:T. &; T. Clark, 38 George Street.
Burke, J. P. (1986).Bureaucratic Responsibility,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apra, F.(1982). The Turn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e. Toronto: Bantam Books.
Capra, F.(2000). The Tao of Physics,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Capra, F.(2014)The Systems View of Life: A Unifying Vis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ristensen, T., &;Lægreid, P. (2007). The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to Public Sector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6), 1059-1066.
Chung, J.K.(1997).Taoism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9(1,2),173-178.
Cohen, B.(1997). The Edge of Chaos: Financial Booms, Bubbles, Crashes and Chaos. New York: John Wiley.
Csikszentmihalyi, M.(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Csikszentmihalyi, M.(1994).The Evolving Self: A Psychology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Csikszentmihalyi, M.(1997).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Csikszentmihalyi, M.(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pp.325-33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rtis, R. K. (1990). Complexity and Predict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Economic Forecasting. Futures Research Quarterly, 6(4), 57-70.
Denhardt R. B. &; Denhardt J. V. (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Putting Democracy First. National Civic Review. 90(4). 391–400.
Denhardt, R. B.(2013). Managing Human Behavior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U.S.A: SAGE Publications.
Dreher, D.(2002). Leading with the Tao: the Energizing Power of Respect,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9(5), 206.
Flood, R. L. (2000). Rethinking the Fifth Discipline-Learning within the Unknowable. New York :Routledge.
Frederickson, H. G. (2005). Whatever Happened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Governance Everywhere. In Ferrlie, E., Lynn Jr., L. E. and Pollitt, C.(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Management(pp. 282-30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eick, J.(1987). 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New York : Penguin.
Griffiths, D. E., Hart, A. W., &; Blair, B. G. (1991). Still Another Approach to Administration: Chaos theo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7(3) , 430-451.
Haken, H. (1983). Synergetics: An Introduction. Berlin.
Harris, A.(2003). Teacher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Harris, A. etal. Ed.(2003),Effective Leadership for School Improvement(pp.72-83).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Hayek, F.A. (ed.), (1967)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ayek, F.A.(1960).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yles, N. K. (1990). Chaos bound: Orderly Disor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Science.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ifetz, R. A.(1994). Leadership without Easy Answers.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bson, J. M.(2004). 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ck, D. (2000). Birth of the Chaordic Age.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Hock,D.(2005)One from Many: Visa and the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Hughes, O.(2010). Does Governance Exist? In Osborne, S. P.(Ed.) The New Public Governance(pp.87-104), London, UK: Routledge.
Keene, A.(2000). Complexity Theory: The Changing Role of Leadership.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32(1), 15-18.
Kelsey, D.(1988) the Economics of Chaos or the Chaos of Economics, Oxford Economics Papers,40, P1-31.
Kiel , L. D. (1993). Nonlinear Dynamical Analysis: Assessing System Concepts in a Government Agen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2), 143-152.
Kiel, L. D. (1991). Lesson from the Nonlinear Paradigm: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in the Social Science. School Science Quarterly,72(3),431- 442.
Kiel, L. D. (1993). Nonlinear Dynamical Analysis: Assessing Systems Concepts in a Government Agen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2), 143-152.
Kjaer, A. M. (2004) . Governanc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Kooiman, J. (1993) (Ed.)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California: Sage.
Kooiman, J. (2002). Governance: A Social-Political Perspective. Retrieved October,15,2010, from http://www.ifs.tudormstadtd_! pglheinelt/peu2002-kooiman.pdf.
Kooiman, J. (2003). 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oiman, J.(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Kooiman, J.(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ierre, J.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pp.54-90).New York: Oxford.
Kratky,K. &; Wallner, F.(1990). Grundprinzipien der Selbstorganisation. Darmstadt.
Krugman, P.(1991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Krugman, P.(1991b). The Geography of Trade. Cambridge, Ma:MIT Press.
Lichtenstein, B.B., Uhl-Bien, M., Marion, R., Seers, A., Orton, J.D., &;Schreiber, S.(2006).Complexity Leadership Theory: an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on Leading i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Emergence: Complexity and Organization, 8(4), 2-12.
Liu, H. J.(1998).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Chaos. Retrieved October, 23, 2013, from http://members tripod.com/huajie/paper/chaos.html.
Marion, R. (1991).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Chaotic Social Structur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5 321)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aslow, A. H.(1968).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 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H.(1993).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Pengiun.
Maslow, A.H.(1999).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organ, G.(1981). The Schismatic Metapho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 2(1):23-44
Morgan, G.(1986). The Images of Organiz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Morgan, G.(1997). The Images of Organizations(New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Morrison, K.(2002). School Leadership and Complexity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Palmar,R. E. (1969).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Pierre, J. and Peters, B. G.(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Prigogin, I.&; Niconlis, G.(1997)Self Orga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m. New York: Wiley.
Prigogine, I. &; Stengers, I.(1984)Order Out of Chaos: Man’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 New York: Bantam Books.
Rhodes, R.A.W.(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64,652-667.
Rhodes, R.A.W.(1997).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hodes, R.A.W.(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Jon Pierre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pp.54-90). New York: Oxford.
Robinson, K. &; Aronica, L.(2009).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New York : Viking.
Senge, P. M.(2004) Presence: Human Purpose and the Field of the Future. New York: Doubleday.
Senge,P.M.(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imon, H.A. (1987). Making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 Role of Intuition and Emo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February, 57-64.
Simonton, D. K. (2000). Creativity: Cognitive, Personal,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Jan 2000, 151-158.
Spillane, J.P.(2006). Distribute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ernberg,R. J.&; Lubart,T.I.(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Sternberg, R. J.(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1-15). Cambridge, U.K.;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oker, G. (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 :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50(155),17–28.
Stoker, G.(2000).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 Hampshire,U.K.:Macmillan; N.Y.: St.Martin's.
Stoker,G.(2002).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 the New Reform Agenda. N.Y.: Palgrave.
Tan, A.(2007).Creativity-A Handbook for Teacher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Thomas, K.W.(1976).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M.D. Dunnette(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pp.889-935). Chicago:Rand Mcnally.
Thomas, K.W.(1977).Toward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in Teaching: The Example of Conflict Behavi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2,484-490.
Thoresen, C. E. (1999). Spirituality and Health: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4(3),291-300.
Tim, R.(2014) A Mindful Nation: How a Simple Practice Can Help Us Reduce Stress,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Recapture the American Spirit. London: Hey House.
Waldrop, M. M.(1993). Complexity: 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Wertheimer, R., &; Zinga, M.(1997). Attending to the Noise: Applying Chaos Theory to School Reform.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8707)
Williams, J.M.G. &; Kabat-Zinn J. (Ed) (2013).Mindfulness-Diverse Perspectives on its Meaning,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Wolf, G. (1990). Gestalten von Komplexitaet durch Netzwerk-Management. In Kratky und Wallner(Hrsg.)
Yukl, G. (2010).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7th Ed.). Upper Saddler River, NJ: Prentice Hall.
Zohar, D.(1997).Rewiring the Corporate Brain: Using the New Science to Rethink How We Structure and Lead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野中郁次郎(Nonaka,I.)、竹內弘高(Takeuchi,H.)(2004). Hitotsubashi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Hobaken NJ: Jonhn Wiley &; Sons, Inc.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