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儒門內的莊子》淺議「莊子化的儒學」是否可行?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林遠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uan-tse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7:1=105
頁次:頁31-43
主題關鍵詞:儒門內的莊子楊儒賓莊子形氣主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1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林遠澤(20150600)。身體姿態與語言表達:論馮特的語言手勢起源論與民族心理學理念。歐美研究,45(2),139-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遠澤(2017)。姿態、符號與角色互動--論米德社會心理學的溝通行動理論重構。哲學分析,8(1),6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rtin, Jack(2008)。Taking and Coordinating Perspectives: From Prereflective Interactivity, through Reflective Intersubjectivity, to Metareflective Sociality。Human Development,51,294-317。  new window
4.林遠澤(20100700)。以音構義--試作赫德語言起源論的存有論詮釋學解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4,35-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遠澤(2017)。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reeman, Kathleen(1996)。Ancilla to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Hadot, Pierre(1995)。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Blackwell。  new window
4.楊儒賓(2003)。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儒賓(20160000)。儒門內的莊子。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