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向陽考--詩刊作為途徑
書刊名:文史臺灣學報
作者:蔡旻軒
作者(外文):Tsai, Min-hsu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5
頁次:頁39-67
主題關鍵詞:向陽詩刊學現代詩刊寫實主義Hsiang YangPoetry magazine researchModern poetry magazinesRe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7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陳芳明(19730500)。剪掉批評的辮子。中外文學,1(12),92-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上秦(1973)。探索與回顧:寫在龍族評論專號前面。龍族,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楓(20040700)。還原臺灣現代詩興起的歷史真相--一九五○年代臺灣詩史的疑案研究。文學臺灣,51,295-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光中(1968)。靈魂的富貴病。大學雜誌,5,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文標(19730700)。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論傳統詩與現代詩。龍族詩刊,9,217-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向陽(19840600)。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12,47-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燿德(19860800)。不安海域:臺灣地區八○年代前葉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25,9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史君美(19721100)。先檢討我們自己吧。中外文學,1(6),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燿德(19850800)。陽光的無限軌跡--有關向陽詩集<歲月>。文訊,19,21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光中(19731100)。詩人何罪?。中外文學,2(6),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向陽(1980)。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創世紀,65,7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向陽(1984)。「十行」心路。台灣詩季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向陽(1987)。在公布欄下腳。詩潮,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向陽(1977)。情調的節點--一個寫詩人的自述。詩脈,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敏勇(20170500)。戰後臺灣詩的民族論分野--《龍族》和《陽光小集》。文訊,379,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晟(1972)。吾鄉印象。幼獅文藝,224,238-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正忠(20190500)。老化與老練--余光中後期詩的創作主體。臺大文史哲學報,91,39-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明諺(2002)。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政彥(2007)。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柯順隆、陳克華、林燿德、也駝、赫胥氏(1986)。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臺北:文鏡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解昆樺(2007)。青春構詩:七O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光中(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瀅州(2008)。70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台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映真(1984)。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解昆樺(2010)。轉譯現代性:1960-70年代台灣現代詩場域中的現代性想像與重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芳明(1994)。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漢良、蕭蕭(1979)。現代詩導讀:導讀篇。台北:故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cLuhan, Herbert Marshall、鄭明萱(2015)。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燿德(1986)。一九四九以後--臺灣新世代詩人初探。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慧如(20190000)。臺灣現代詩史。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哈伯瑪斯、曹東衛(2002)。公共領域的社會結構。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洛夫(19800600)。新節奏的誕生--讀向陽詩集《種籽》雜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華特班雅明(2019)。譯者的任務。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城邦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