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現代臺南鄉土研究的成立與變遷(1930~1960年代)
書刊名:歷史臺灣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作者:陳怡宏
作者(外文):Chen, Yi-hung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2
頁次:頁7-48
主題關鍵詞:臺南研究臺南市文史協會鄉土研究Tainan studyTain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ssociationHomeland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6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三尾裕子(20040900)。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之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臺灣」為例。臺灣文獻,55(3),25-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佩賢(20080700)。「愛郷心」と「愛国心」の交錯--1930年代前半台湾における郷土教育運動をめぐって。日本台湾学会報,1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隆志(20061100)。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3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天橫(1975)。莊松林先生著作目錄。臺灣風物,25(2),3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鶴亭(1965)。石暘睢先生事蹟。南瀛文獻,10,3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喜夫(1975)。莊松林先生年譜。臺灣風物,25(2),5-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鋒(19530900)。臺灣的明墓雜考。臺南文化,3(2),4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鋒(19580300)。臺南近十年來考古工作概要。臺北文物,6(3),101-114+a8-a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鋒(19571000)。臺南近十年來的考古工作概要。臺北文物,6(2),89-103+a7-a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鋒(19580600)。臺南近十年來的考古工作概要。臺北文物,6(4),52-74+a10-a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松林(1965)。懷念石暘睢先生。南瀛文獻,10,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仕淵(20161200)。石暘睢(1898-1964)文史調查事業之初探--兼論戰後初期的臺灣博物館。師大臺灣史學報,9,139-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密察(2019)。臺南人的臺南研究--專訪國史館館長吳密察。觀.臺灣,40,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前島信次(1938)。枯葉二三を拾ひて。愛書,10,149-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前嶋信次(1975)。哀悼朱鋒莊松林先生。臺灣風物,25(2),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莊松林(1965)。石暘睢先生遺作目錄。南瀛文獻,10,5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連景初(1965)。暘睢先生的風義。南瀛文獻,10,1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天橫(1998)。回首台南市文史協會。文史薈刊,復刊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窪德忠(1975)。莊松林先生的追憶。臺灣風物,25(2),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盧嘉興(1965)。文獻導師石暘睢先生。南瀛文獻,10,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賴建銘(1965)。石暘睢先生年表。南瀛文獻,10,4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內田勣、林淑芬(20180500)。曾文溪的河道變動與聚落及耕地的關係。歷史臺灣,15,174-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國分直一(1965)。石暘睢先生的追憶。南瀛文獻,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戴文鋒(1999)。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川村湊(1996)。「大東亜民俗学」の虚実。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奮雄(2003)。臺南市文獻半世紀。臺南: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鳳嬌、陳美蓉、黃天橫(2008)。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毓英(1985)。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政誠(2005)。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季麒光、李祖基(2006)。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75)。三六九小報。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897)。臺南縣誌。臺南縣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明珊、陳怡宏(2018)。南方共筆:輩出承啓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專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金關丈夫(1942)。民俗臺灣。東都書籍臺北支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分直一(1944)。壷を祀る村:南方臺灣民俗考。東都書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鳳氣至純平(2020)。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益昌(20210000)。國分直一與臺南:不是灣生的灣生。蔚藍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1931)。臺灣史料集成。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英(1958)。從征實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包樂史、林偉盛、康培德、Everts, Natalic、Frech, Evelien(2010)。邂逅福爾摩沙--台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310619)。臺南史料館開館附寄不少內容漸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31115)。夜夜荒損田烟之墓前大石馬與被部落民盜去之銀首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301026)。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今日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暘睢(1942)。臺南市古額聯調查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第(1959)。東番記。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密察(20080000)。《民俗臺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野林厚志(2018)。探尋照片檔案的可能性--內田勣藏品所刻畫的臺灣風景。南方共筆:輩出承啓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專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天橫(1966)。臺南的壁鎖。臺灣文物論集。中華大典編印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昇德(2016)。旨趣與權力:日治晩期《民俗臺灣》的知識政治學解析。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豐饒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