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民俗學研究典範:以劉枝萬、陳奇祿為討論對象
作者:劉韋廷
書刊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楊玉君, 洪瑩發, 溫宗翰 (主編)
頁次:127-149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中:豐饒文化
主題關鍵詞:民俗學劉枝萬陳奇祿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洪淑苓(20090200)。楊雲萍的民俗文化觀與民俗研究之特色。民間文學年刊,2(增刊),73-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汾陽(20080600)。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發展與特質1984-2007。通識研究集刊,13,57-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英哲(20061100)。戰後初期臺灣之臺灣研究的展開:一個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105-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枝萬、林芬郁(20100300)。臺灣與日本的海洋性民間信仰。臺北文獻 (直字),171,57-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嵩山(20010100)。論陳奇祿教授的原住民社會組織研究。臺灣風物,50(4),139-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春榮(19950200)。埔里與地方志--介紹劉枝萬著「臺灣埔里鄉土志稿」。臺灣史料研究,5,59-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世忠(20010100)。陳奇祿教授與文化史研究的方法理論。臺灣風物,50(4),11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炎憲(19890300)。臺灣民俗學的奠基者--劉枝萬先生。臺灣風物,39(1),10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修慎(20070700)。戰爭時期臺灣知識份子心中關於「民俗」的思考。臺灣人文生態研究,9(2),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隆志(20061100)。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33-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枝萬(19940300)。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44(1),15-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枝萬(1990)。我的田野調查經驗。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4,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韶君(20120700)。「民俗」作為「民族」共榮的途徑--以《民俗臺灣》為中心(1941-1945)。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1,161-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子寧(20090300)。轉型博物館--陳奇祿先生與省博早期民族學收藏與展示的形成(1945-1962)。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2(1),4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欽賢(20131000)。陳奇祿--臺灣文化守護大臣。鹽分地帶文學,48,2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佛兒(20051200)。陳奇祿與「臺灣風土」。鹽分地帶文學,1,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660500)。臺灣研究在中國史學上的地位--國立臺灣大學二十週年校慶文學院學術討論會紀錄。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7,3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枝萬(20070600)。關於臺灣的酬神劇。臺灣文獻,58(2),159-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蘭芳(20120900)。地方知識的傳承與轉化:劉枝萬先生的「鄉土史」。臺灣風物,62(3),101-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奇祿(1955)。臺灣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主義與國策,44,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新谷尚紀、林承緯(2012)。日本民俗學對臺灣民俗研究的可能助益。文資學報,7,159-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枝萬、石井昌子(2007)。臺灣の法教資料--閭山教科儀本(そのー)。創價大學一般教育部論集,31,196-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阮昌銳(19851200)。臺灣民俗研究的過去與未來。臺灣文獻,36(3/4),25-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功明(20010100)。物質文化、原始藝術與博物館--由陳奇祿先生的著作談起。臺灣風物,50(4),6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枝萬、余萬居(19890331)。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39(1),79-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枝萬(20030600)。臺灣之Shamanism。臺灣文獻,54(2),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枝萬(20060900)。臺灣之法教。臺灣文獻,57(3),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枝萬(1981)。中國殯送儀禮所表現之死靈觀。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117-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00)。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祐成(2010)。戰後臺灣「改善民俗運動」之探討(1945-1990)(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羿安(2013)。摸索「臺灣文化」:楊雲萍的文學、民俗學與歷史學(1920-1970)(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如豐(2007)。戲謔與神秘--臺灣北部正一派紅頭法師獅場收魂法事分析(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文鋒(1999)。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昇德(2012)。學科與權力:臺灣民俗學學科發展的知識社會學解析(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雅如(2009)。《公論報》「臺灣風土」副刊與戰後初期臺灣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婉如(2001)。《公論報》與戰後初期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1947~196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婉窈(2011)。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吳美慧、謝仕淵、謝奇鋒、蔡峙(2010)。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枝萬、林美容、丁世傑、林承毅(2008)。學海悠遊:劉枝萬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枝萬(1994)。台灣の道教と民間信仰。東京:風響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枝萬(1995)。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珣、江燦騰(2001)。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瀛濤(1975)。臺灣民俗。臺北:臺灣時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3)。民俗系列講座。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増田福太郎、江燦騰、黃有興(2005)。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枝萬(19670000)。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川田稔、郭連友(2008)。柳田國男描繪的日本--民俗學與社會構想。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阮昌銳、陳迪華、黃淑惠、許淑容(2013)。將學術還原社會:阮昌銳教授的臺灣民俗與原住民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佛兒(2013)。臺灣風土。臺南:臺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直江廣治(1987)。民間信仰の比較研究:比較民俗学への道。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宮家準(1992)。宗教民俗學。東京:財團法人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奇祿、陳怡真(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福田阿鳩、白庚勝(2008)。日本民俗學講演錄。成都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詩琅、張良澤(1979)。王詩琅全集--臺灣人物表錄-臺灣人物。高雄:德馨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片岡巖、陳金田(1987)。臺灣風俗誌。眾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古家信平(1999)。臺湾漢人社会における民間信仰の研究。東京:東京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江燦騰(2014)。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博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池上廣正、池上廣正先生著作刊行会(1991)。宗教民俗学の研究。東京:名著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獻導(1968)。中國學誌。東京:泰山文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業榮(2012)。陳奇溯根.探源.陳奇祿。臺中:臺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國分直一、邱夢蕾(1991)。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武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1983)。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調查研究第三年報告書。臺北:教育部社教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炎憲(1988)。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討論會五十回紀錄。新北市:臺灣風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川夫(1995)。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宮家準、趙仲明(2008)。日本的民俗宗教。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高賢治(1995)。臺灣宗教。臺北:眾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紫晨(1995)。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奇祿(1981)。民族與文化。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克武、潘彥蓉(2005)。李亦園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枝萬(19740000)。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增田福太郎、黃有興(2001)。臺灣宗教論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美容(1998)。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永發、沈懷玉、潘光哲、周維朋(2010)。家事、國事、天下事:許倬雲院士一生回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美容(1995)。臺灣民俗學史料研究。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慶祝建館八十週年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