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虛假消息散布處罰正當性之檢討--以食安法第46條之1為標的
書刊名:治未指錄
作者:游明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 Ming-de
出版日期:2022
卷期:10
頁次:頁77-103
主題關鍵詞:不實謠言虛假消息言論自由適性犯危險犯DisinformationIncorrect informationFreedom of speechCrime of dangerEignungsdelik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9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林子儀(19921200)。新聞自由的意義及其理論基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2(1),59-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明得(20031000)。論一行為誣告數人的競合處斷--以保護法益為中心。刑事法雜誌,47(5),8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映潔(20011100)。論危險前行為的成立要件--以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見解為說明。月旦法學,78,11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皇玉(20080800)。論危險犯。月旦法學,159,235-2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漾沂(20171100)。2016年刑事法實務見解發展回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與抽象危險犯。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6(特刊),1465-14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俊偉(20170600)。論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9條重新入罪化之必要性--以最高法院105年度第18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及近期相關判決對「攙偽或假冒」抽象危險行為之解釋爭議為出發點。月旦刑事法評論,5,143-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聖傑(2013)。親愛的小孩。月旦法學教室,131,3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宏宜(20140215)。摻偽假冒的刑事爭議問題。臺灣法學雜誌,242,6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游明得(20181200)。我國刑法第185條之3醉態駕駛罪危險概念的流變。中原財經法學,41,207-2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書楷(20200400)。吸毒不能安全駕駛罪之危險概念。月旦法學教室,210,3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皇玉(20181200)。跟蹤糾纏行為之處罰:以德國法制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7(4),2347-23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俊偉(20201200)。重新檢視現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9條第1項規定之解釋與適用--以食品健康安全法益的保護為詮釋基礎。世新法學,14(1),3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承宗(20190614)。虛假訊息與法律管制--我國現況與建議。臺灣法學雜誌,369,4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銘輝(20190900)。假新聞、社群媒體與網路時代的言論自由。月旦法學,292,5-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恒達(20200800)。論假訊息的刑法規制。月旦法學,303,226-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俊偉(20210600)。論食品刑法保護之健康法益內涵及其構成要件:一部風險刑法的立法正當性追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50(2),553-6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芳伶(20160828)。論遺棄罪之危險犯性質--簡評最高法院104年度臺上字2837號判決。臺灣法學雜誌,302,169-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曾昭愷、李聖傑(20191101)。適性犯概念在我國實務運作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聖傑專訪。法務通訊,297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麗卿(20191100)。食安法第46條之1打擊假新聞犯罪之評析。月旦醫事法報告,37,68-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景發(20211000)。社維法散布謠言之處罰與言論自由之界限--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109年度重秩字第149號刑事裁定評析。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41,163-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蔡蕙芳(20120600)。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行政刑罰規定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兼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00年度矚易字第1號刑事判決之評述。刑事法雜誌,56(3),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羅承宗(20210500)。對抗虛假訊息的法制破綻與整備。臺灣法學雜誌,41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Schröder, Horst(1969)。Die Gefàhrdungsdelikte im Strafrecht。ZStW,81。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蕙芳(2000)。從危險理論論不能安全駕駛罪(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婉婷(2012)。論適性犯(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宜蓁(2020)。虛假訊息與法制對策--以2018年以來相關立法與裁判為中心(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oyer, Andreas(1987)。Die Eignungsdelikte。  new window
2.Roxin, Claus(2006)。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new window
3.甘添貴(2016)。刑法各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子平(2017)。刑法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明修、陳清秀、胡博硯、宮文祥、范文清、范秀羽、楊奕華、東吳公法中心憲法小組(2018)。憲法講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ister, Helmut(2013)。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new window
7.Matt, Holger、Renzikowski, Joachim(2013)。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Franz Vahlen。  new window
8.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chönke, Adolf、Schröder, Horst(2019)。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new window
10.李惠宗(20150900)。憲法要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書楷(2020)。刑法總則。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澤天(2021)。刑法分則(下):人格與公共法益篇。新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Wessels, Johannes、Beulke, Werner、Satzger, Helmut(2020)。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C. F. Müller。  new window
14.董保城、法治斌(2021)。憲法新論。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信華(2021)。憲法釋論。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einrich, B.(2014)。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Stuttgart:Kohlhammer。  new window
17.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鴻禧(1986)。言論出版自由之民主憲政意義。憲法與人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東茂(1996)。危險犯的法律性質。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金桂(2002)。論刑法對個人名譽保護之必要性及其界限。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二)--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麗卿(1998)。交通刑法中的抽象危險犯--以德國刑法第三百十六條為例。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承宗(2017)。刑法作為保障食品安全之手段。刑法的象徵化與規制理性。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聖偉(2018)。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的危險犯屬性分析。法學與風範--陳子平教授榮退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子儀(19990000)。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子儀(19990000)。言論自由之理論基礎。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聖偉(2008)。從刑總法理檢視分則的立法。刑法問題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澤天(2010)。刑法規範的基本權審查--作為刑事立法界限的比例原則。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