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西傳理溯源:「悅服」與「說服」之間
書刊名:傳播與社會學刊
作者:林升棟宣長春普非拉
作者(外文):Lin, ShengdongXuan, ChangchunPu, Feila
出版日期:2023
卷期:64
頁次:頁63-93
主題關鍵詞:悅服說服意象形式傳理YuefuPersuasionImageFormCommunication theor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22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黃星民(2000)。禮樂傳播初探。新聞與傳播研究,7(1),27-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晉榮東(2014)。推類理論與中國古代邏輯特殊性的證成。社會科學,2014(4),127-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曉明、劉川(2015)。中國「推類」邏輯的歸納特性剖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37-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明華(20170900)。中國古代哲學宇宙觀的美學向度。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5),122-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宣長春、林升棟(2019)。管窺中西方傳統說服的原型及其內在邏輯。學術研究,2019(6),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朝陽(2009)。中國古代邏輯的主導推理類型--推類。南開學報,2009(5),92-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立華(2021)。《墨辯》中的物。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6),1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家林(2013)。傳學東漸考--紀念施拉姆來華講學30周年。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146-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龔文庠(1994)。說服學:攻心的學問。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東蓀(1946)。知識與文化。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漱溟(2010)。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旭培(1997)。華夏傳播論。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ron, R. A.、Byrne, D.、黃敏兒、王飛雪(2004)。社會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復觀(1987)。中國藝術精神。春風文藝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岱年、程宜山(1990)。中國文化與文化論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岳霖(1985)。論道。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成中英(1996)。論中西哲學精神。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安樂哲、溫海明(2009)。和而不同:中西哲學的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利安、吳泓緲、趙鳴(2016)。論普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卓立(2018)。暢活存在:進入朱利安的思想。臺北:開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Hall, David L.、Ames, Roger T.、施忠蓮(1999)。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望衡(1998)。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牟宗三(2007)。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東蓀、左玉河(2010)。思想與社會。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譚戒甫(1964)。墨辯發微。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Graham, Angus Charles、張海晏(2003)。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錢鍾書(1986)。管錐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胡適(2011)。中國哲學史大綱。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振復(2015)。王振復自選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僉崇(2018)。東西文化之辨:梁啟超的哲學思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安東尼.斯托爾、陳靜、章建剛(1990)。榮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維錚(2001)。利瑪竇中文注譯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約瑟、陳立夫、黃文山(1980)。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余英時(2004)。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克琳娜.庫蕾、鄧麗丹(2005)。古希臘的交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邵培仁、姚錦雲(2020)。華夏傳播理論。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唐君毅(1978)。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唐君毅(2016)。唐君毅全集。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夏秀(2012)。原型理論與文學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邁克爾.杜斯、瑪麗.布朗、王海(2018)。追溯柏拉圖--傳播學起源概論。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鄧曉芒、易中天(2019)。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旦(20190723)。宇宙觀:考察中國傳播的一種尺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余也魯(1985)。中國文化與傳統中傳的理論與實際的探索(代序)。傳學概論--傳媒.信息與人。中國展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榮格(1997)。本能與無意識。榮格文集。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武成第五。尚書正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