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家文化在現代的處境與出路—以牟宗三、勞思光 的論述為主軸
作者:吳景玄
作者(外文):WU,JING-XU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杜保瑞
黎惟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牟宗三勞思光中體西用良知坎陷文化功能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本文主旨在於藉著牟宗三與勞思光對儒家文化觀的論述,重新來看待清末民初以來中、西文化的衝突,以及其後的影響,即儒家文化如何對應現代化思想-主要為民主與科學。首先說明「中國問題」之出現,「中國問題」一詞是基於勞先生所提出的內涵加以擴充的,內容是指清末明初,中國面臨西方之軍事、政治、文化等的衝擊與挑戰,在談論文化問題上「中國問題」都是一個深具時代意義且不可迴避的問題。第三、第四章則是論述牟、勞二位先生所看待的儒學即儒家文化為何,特別是牟先生提出了一套「天道性命相通貫」的論點來定義儒學,同時這也是牟先生會以「坎陷說」來對應儒家困境的基礎。勞先生則以「文化功能論」的觀點來看待中、西文化的差異,同時勞先生以文化模型的思考來區分單一文化發展與異質文化交流的問題。中西文化的融通自清末以來一直是許多學者的思考模式,究其文化本質實則是對應不同的價值層面,故今日在看待儒家文化,不必一定要著眼於儒家文化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特質,亦即對於「中體西用」觀的解套。
參考書目
專書

王宗昱(民81),世界哲學家叢書—梁漱溟,臺北市:東大。
杜維明(民78),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 : 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臺北市 : 聯經。
杜維明(1999),十年機緣待儒學—東亞價值再評價,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
牟宗三(民65),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市:台灣學生。
牟宗三(民68),生命的學問,台北市:三民。
牟宗三(民68),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市:台灣學生。
牟宗三(民71),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 : 文化傳統的重建,臺北市 : 時報文化,。
牟宗三(民72),政道與治道,臺北市 : 臺灣學生。
牟宗三(民73),歷史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民76),開創與反省,臺北市 : 幼獅。
牟宗三(民79),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市 : 臺灣學生。
牟宗三(民81),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市 : 臺灣學生。
牟宗三(民85),心體與性體(一),台北市:中正。
李明輝(民80),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
李明輝(民83),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梁漱溟(民72),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市:里仁。
梁漱溟(民78),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市:中正。
勞思光(民73),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 : 三民。
勞思光(民75),哲學與政治,臺北市 : 時報。
勞思光(民80),解咒與立法,臺北市:三民。
勞思光(民81),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台北市:三民。
勞思光(民82),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台北市:三民。
勞思光(民82),中國文化路向之新檢討,臺北市:東大出版。
勞思光(1996),思辨錄,台北市 : 東大。
勞思光(1998),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勞思光(2000),文化問題論集新編,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勞思光(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勞思光(2001),自由.民主與文化創生,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勞思光(2003),虛境與希望 : 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勞思光(2002),文化哲學講演錄 ,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
勞思光(2007),危機世界與新希望世紀 : 再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劉述先(民82),理想與現實的糾結,台北市:台灣學生。
劉述先主編(民84),當代儒學論集 : 傳統與創新,臺北市 : 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
劉述先主編(民89),當代儒學論集 : 挑戰與回應,台北市 : 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
劉述先(民93),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臺北市 : 中硏院文哲所。
劉國英、張燦輝編(2003),無涯理境 : 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劉國英、伍至學、林碧玲合編(2007),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蔡仁厚(民73),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市:台灣學生。
蔡仁厚(民76),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文津。
蔡仁厚(民83),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臺北市:中正。
薛化元(民76),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台北市:弘文館。
羅志田(民87),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市:東大。

期刊論文

王劍(2010),論牟宗三先生的「政道-治道」思想,鵝湖月刊;425期, P38- 44。
江日新(2008),張君勱與「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其想法及訴求,鵝湖學誌;40期,P1-30。
朱銘貞(2008),從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論儒學與科學,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2卷3期,P.49-71。
李強(2012),牟宗三先生思考自由問題原因探析,鵝湖月刊;44期,P58 -64。
李瑞全(2013),論中國文化與後現代化:為勞思光先生之文化哲學進一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卷4期,P3-22。
陳忠信(1988),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認識論層次的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4期,P101-138。
陳德和(1998),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述要,鵝湖月刊;277期,P50 -52。
陳瑞麟(2011),牟宗三「科學開出論」的形上學困難-以儒家思想為本的中國文化可以開出現代科學嗎?,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2期,P43- 77。
陳振崑(2013),勞思光教授的德性理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卷4期,P23-32。
唐聖(2011), 由良知開出民主與科學-牟宗三新外王學的現代性意義,鵝湖月刊;427期,P40 -51。
張善穎(2013),勞思光—面對世界的中國哲學家,國文天地,332期,P40 – 48。
馮耀明(1999),勞思光與新儒家,哲學與文化;26卷8期,P712 – 720。
楊祖漢(1991),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鵝湖月刊;198期,P50 – 55。
楊儒賓(1988),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4期,P139-179。
楊自平(2008),牟宗三先生歷史哲學論英雄與時代之意義探析,當代儒學研究;4期,P169-203。

楊澤波(2011),“坎陷”概念的三个基本要素,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卷5期,P39-43。
楊祖漢(2013),勞思光先生與當代中國哲學,鵝湖月刊;451期,P0 – 1。
曾國祥(2016),牟宗三與儒家民主:一個黑格爾式的再詮釋,台灣政治學刊 ; 20卷2期,P1 -64。
勞思光(2010),對中國哲學研究之省思-困境與出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卷2期,P193-202。
蕭美豐(2003),解讀學統-牟宗三科學觀研究之一,鵝湖月刊;40期,P23- 32。
劉紹禎(1996),牟宗三的精神辯證與民主科學開出導論,鵝湖月刊;250期,P.19-21。
劉國英(2013),當代中國的批判思想家和世界意義的哲學家—敬悼勞思光先生,國文天地,32期,P32-39。
劉滄龍(2017),牟宗三論政治自由和道德自由,師大學報,第62卷1期,P.49-61。
廖曉煒(2014),作為哲學家的勞思光—評張善穎著《勞思光哲學要義—超越中國哲學史》,東吳哲學學報,第29期,P.125~131。
羅義俊(2005),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學之概念與三統並建論-為紀念牟先生忌辰十周年而作,鵝湖月刊;358期,P20-30。


碩、博士論文

孫善豪(1986),對當代新儒家的實踐問題之探討:勞思光的政治哲學,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班。
陳玉芳(2001),梁漱溟文化哲學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
祝家華(2002),牟宗三「開出民主論」評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
林士華(2008),異質文化的衝突與消解-現代性文化在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
陳逸俊(2011),從勞思光的主體性觀念探究儒家思想之原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碩士班。
林宏仁(2012),勞思光宋明儒學方法論辨析,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班。
廖曉煒(2012),牟宗三、勞思光哲學比較研究:以儒學重建和文化哲學為中心,台北縣:花木蘭文化。
田慧琪(2013),論「良知自我坎陷」中泛道德主義與新外王的困境,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劉艾娜(2016),論勞思光「哲學基本問題與討論」課程的哲學視域,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